论文化全球化下的汉语母语安全_英语论文

论文化全球化下的汉语母语安全_英语论文

论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母语安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母语论文,中国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09)04-0074-04

一、语言对民族、国家文化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国家的文化正是通过该民族、国家的语言进行传承的。一个国家、民族的母语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文化身份’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它是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前提条件。身份危机表征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总体危机。”[1]一个民族、国家的母语对该民族、国家文化的存亡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翻开世界历史,我们会发现,历来的征服者总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改造被征服者的文化身份,而被征服者一旦采用征服者的语言,往往会被征服者的文化同化。语言的衰落意味着民族的衰落,语言的霸权意味着文化的霸权。在这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如,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时期,在印度建立了大量的英语学堂,让印度本土的精英阶层接受英式教育,尽管后来英国在印度的这些殖民地相继独立,但这种英语教育却深深地影响了印度本土的这些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学者或作家后“采纳殖民者的话语来重读重写甚至解构自己民族的宗教和历史,使得殖民者的语言文化在这些国家保留了特殊地位”。[2]

语言对民族、国家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言本身是一种共同体的产物,正像从另一方面说,语言本身就是这个共同体的存在,而且是它的不言而喻的存在一样。”[3]一个民族的语言受到威胁,这个民族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取消一种语言,意味着消灭一个民族,而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意味着获得了“进入”这个民族文化内核的通行证。同样,一个国家的母语受到威胁,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安全受到了威胁。语言关系到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不仅是“现象”所在的“场所”,语言也是我们精神寄寓的家园。我们许多人都还记得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德国占领法国领土,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迫使法国国民放弃法语学德语。都德将一堂普通的法语课上升为向祖国的告别仪式,失去母语如同失去了祖国。这个悲哀的情节已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个看过这部小说的读者的心里,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特别是对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遭遇过民族危难的中国人来说,这个情节更是我们心灵隐隐的痛。

二、文化全球化时代的英语霸权现象

近现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未放弃话语霸权这一利器,消灭或削弱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自己的语言一直是其文化入侵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英语,进而普及英语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英语国家梦寐以求的事。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4]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75%的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85%的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0%的电子邮件是用英语传递。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5]英语在全球的强势显露无遗。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说过:“美国目前所具有的第一大优势是它的语言。英语是在……数十个领域内通用的世界性语言,全球各地数以亿计的人口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英语,从而使得美国的思想、作风、发明和产品能够畅通无阻地走向世界。”[6]对于英语霸权的效能,托夫勒进一步提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7]

语言不仅是声音与符号的差异,也有世界观的差异。在当今中国,英语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外国语言,不用说大学和中学,就连小学甚至学前班都开设有英语课程。已有有识之士提出,英语在中国的强势可能会把我们的母语淹没在茫茫的英文信息里。语言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承载着文化的扩张与渗透,会让你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语言承载的文化价值。英语语言在中国的霸权现象,极有可能导致我们思维取向的欧美化,冲击我们的社会规则和传统价值观,严重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发展下去最后势必影响到国家主权。

英语话语霸权对其他文化的冲击也是明显的,由于英语话语霸权造成的语言同化和隔离问题,挤压了世界上其他语言的生存空间,美国语言学家马提索夫教授说,估计到2050年,在全世界现有的6000多种语言中,将有一半语言消亡。[8]面对文化全球化时代的英语霸权,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家集团,甚至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内部也为了各自国家的民族文化利益纷纷采取文化保护主义政策和建立防范机制,维护母语安全。以色列为了建国,决定恢复只有在宗教仪式中才使用的希伯来文作为日常通行语言,现在希伯来语不仅已成为耶路撒冷大街小巷生活的工具,而且也逐渐成为美国纽约犹太人追寻文化根源的凭借;马来西亚为了强调其民族的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法国为抵制和限制美国文化娱乐产品在法国的销售、传播,保护法国文化和文化产业,规定法国的电视和广播节目至少有40%的时间要使用法语,并明确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必须使用法文;韩国“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俄罗斯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9]在中国,维护母语安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北京举行“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此后,中国每年都举行活动纪念国际母语日。

三、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母语危机

汉语是华夏民族的母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语是华夏文化的主筋,是华夏文明的根脉。几千年来,华夏民族一直用汉语思想、交流,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慧,铸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汉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靠汉字继承续记的。汉语对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上,汉语在世界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近代以米,汉语在世界的影响,有走弱的趋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达到侵蚀中国文化的目的,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削弱汉语在世界的影响,美国一方面在全球推行英语霸权战略,一方面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去汉字”活动。早在“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担心“汉文化圈”的形成会影响甚至动摇其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地位,于是支持韩国、日本相继废除了大量汉字,韩国在朴正熙时代,颁布了韩文专用企划案,全面废了在小学和初中的汉字教育,同时韩国公共机关全面禁止使用汉字。战后日本投降后,转身成为美国的崇拜者。这个千百年来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加速了废除汉字的历程——中学课本中很少有汉文诗文,轻视汉字的政策导致了青少年一代对汉字的隔膜,日本年轻学生对汉字日益疏远。全日本重视英语的后殖民倾向相当严重,昔日的汉字词汇和日语词汇正被英语音译的假名所代替。不仅所谓的亚洲资本主义国家在“去汉字”,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朝鲜也在“去汉字”,就连越南、新加坡这些以华人为主体,和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国家也在“去汉字”。[10]

美国推行的英语霸权战略和“去汉字”政策,导致了汉语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影响力的减弱。而我们自己对母语保护不力的行为更是差点使汉语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五四”时期,在我们内部“汉字不亡,中国必亡”的激进主张风靡一时,“甚至在建国之初,还有很多人主张汉字彻底拼音化,简化字就是这种文化激进主义的产物”,“当时中国没有废除汉字实属历史的眷顾,也令今天的人们庆幸。”[11]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有意识的侵害中国母语安全的企图,长期以来,我们似乎缺少警觉,在当代,中国母语安全受到威胁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改观,反而愈演愈烈,这既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语言霸权有关,也与我们的麻木和放任有关。甚至已有学者说,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不重视自己的母语。在当代,中国母语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汉语表达日益“西化”。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文化以强势的姿态同化和改写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冲击下,汉语表达日益被“西化”,汉语传统日益被割裂。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外来语,普通话夹杂着英语单词的说话方式被认为是标准的、时髦的说话方式;在媒体宣传和产品取名上任意洋化现象严重,纯粹的国货也要起一个不知所云的洋名;学术界的“西化”色彩更是浓重,照搬命题,袭用概念,衍生术语,大量使用外文直译,对外文的追随已到了迷信状态。特别是西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使大量充满淫秽、色情、暴力等恶果的语言文字被制造出来,恶化了当下中国文化生态,损害了汉语的尊严。

2.现阶段我国重英语、轻汉语的政策规定,强化了英语的霸权地位,损害了汉语的声望。在中国,英语几乎成了衡量人才的尺度。招生、晋级、录用、升职,是否掌握、运用英语成了首先考虑的因素,甚至成为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明令要求,而能否说好汉语,能否写好汉字、汉文反而退到其次,甚至根本不作为衡量因素。我国强制性的普及英语教育让学生学习英语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超过了任何一门课程,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都是主课,而大学语文在很多学校都不是公共必修课,处于边缘化地位。英语的强势入侵(可以说它已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人们的思维取向开始英语化,不少社会规则和伦理道德也逐渐欧美化,传统的亲情和血缘关系因西方式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淡化,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这不仅威胁到中国的文化安全,发展下去最后势必威胁到中国的国家主权。

3.随意简化汉字、滥用省略语、不识繁体字的现象较为严重。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意简化汉字、滥用省略语现象已习以为常。如不按国家简化字标准的规范要求,任意生造错字、怪字、僻字;随意地在标准汉字上增减笔画、掐头去尾;把一句完整的句子,只取其中两字或几字来简化缩称等现象比比皆是。当代中国的年轻人大都不识繁体字、不写文言文、不读经典名著,对传统和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4.网络语言大规模的侵入,使汉语陷入空前的危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米,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网民不断递增,网民数已占全球第一,网络不断地改写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网络语言也因此而衍生并逐步发展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量的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也开始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和追捧各种搞笑、轻浮的网络语言,虽然对待网络语言,学术界和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对网络语言缺乏及时合理的鉴别和引导,麻木放任,无疑将会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消解传统汉语的诗意和韵味,割裂汉语的文化传承脉络,威胁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四、当代维护中国母语安全的战略与举措

自古以来,大国成长总是伴随着保卫母语的过程。当前汉语的危机,与我国所处的历史地位不相称,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也不相适应。维护汉语安全,提高汉语的世界影响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努力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促进汉语尽快走向世界。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大国地位获得了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认同。汉语汉字的国际影响力又开始显现,中国文化和语言重新获得了周边国家的重视:韩国从2000年开始恢复使用汉字,并在中小学推行汉字教育;日本也在“脱亚入欧”的喧嚣后让日本学生重新开始学习汉语,每年都有数万日本学生接受汉字水平考试;而越南与中国的边贸十分火热,汉语也成为与英语同样的热门外语;新加坡政府近些年来主导“讲华语运动”,新一代华人使用普通话的现象日益普遍。可以说,新一轮的汉语热,说明了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未来的信心。[12]汉语汉字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在海外华人社区圈、传统的汉字文化圈(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开始显现,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汉语的热潮也越来越高涨,致力于以教授、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配合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努力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争取汉语在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汉字文化圈国家)成为主要外语的地位,力促汉语进入其国民教育系统;在各种国际会议(特别是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和以华人为主体的国际会议)中,要争取汉语作为会议语言的地位;要把争取各种国际组织以汉语作为工作语言作为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总之,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汉语尽快走向世界。

2.制订和实施“汉语优先政策”,改变媚外的文化心态,增强对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外语,中国要实现大国和平崛起战略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但是我们要科学处理外语与母语的关系,不能走极端,外语只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不可能也绝不能代替汉语,要淡化目前在我国各个领域、各个层级普遍实现的外语(主要是英语)等级考试,尽快制订和实施“汉语优先政策”,建立健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语文课程体系,在某些专业、相关单位试行与英语等级考试类似的“中文水平等级考试制”,走出英语崇拜的误区。要在全社会树立以“说我汉语,写我汉字”为荣的观念,培育营造保护汉语汉字的环境氛围,要从战略高度树立中国人必须首先学好母语,决不允许外语吞噬母语的观念。

3.加大普通话的推广力度,加强汉语汉字的规范化建设。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法定的通用语言文字,要把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建设提高到国家意识的战略高度,珍爱国家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凡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近几年来,我们的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追求收视率,大量吸收地方方言中的粗话、脏话,把“媚俗”当有趣,不仅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而且玷污了汉语的纯洁,影响了汉语的声誉。我们的教育、传媒、文化艺术等领域,要在维护母语安全、纯洁汉语上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由于汉语方言分歧严重,普通话还没有普及,因此,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力争到2050年使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规范汉语语音,要把熟练使用汉语拼音当成当代中国人的必有素养。

要重视汉语汉字的规范化建设。在国际上汉字因繁简之争其规范和统一一直未有定论,这给汉语在世界的教学与使用造成了困难,我们至今没有全面反映海内外华人词语的词典。汉语文字的信息处理因规范问题也不是很方便,影响了汉语的传播。由于在中国大陆推行简体字和白话文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短期内完全恢复繁体字和撰写文言文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简繁双轨制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不管采取什么措施,总之是要把推动国际汉字的规范活动和统一进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4.加快对汉语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扩大汉语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在全球化环境下,扩大汉语在网络空间的运用是保护母语的重要举措。当前,由于美国控制了网络的主要技术,在互联网技术领域,英语占有先天的优势,所有的编码和程序都是以英语书写和开发的,网络传播在全球发展起来后,以英语为载体的信息轻而易举地流向世界各地,英语在全球网络空间的运用处于垄断地位。要扩大汉语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必须加快对汉语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要集中力量建设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语言资源和软件资源,使汉语在信息处理技术上实现飞跃,跨上新的台阶。要建立足够的面向公众的汉语数据库,方便中国的网民使用,增加汉语在网络空间的比重;要积极开发以汉语为中心的多语种数据库,使外国人能很方便的访问我国网站;要积极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等中国文化的数据库,“使负载中华文化的古今汉字、古今民族文字和各种有用的符号进入国际标准化的空间,以保证中国文化以其本来面貌保存、开发及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无障碍交流。”[13]

标签:;  ;  ;  ;  ;  ;  ;  ;  

论文化全球化下的汉语母语安全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