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683198701039113 山东莱州 261400
摘要:在房建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为混凝土。同时,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手段。所以,若想更好的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应当对混凝土性能及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加以全面了解,掌握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并通过科学、适宜的措施,以提升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为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基础保障。本文对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现阶段在进行房屋建设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施工环节,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出现,有关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施工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每一环节的施工,有关人员都要努力的对其进行优化,并且使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质量进行加强。
1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房屋建筑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整个过程涉及到很多内容,操作复杂,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根据实际情况抓好每一环节。具体要点如下:①对模板浇水,使其保持在一个湿润的状态,之后再开始实施浇筑;②对于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倾落高度要严格控制。通常最合适距离是不超出2 米;③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每层结构和特点的不同合理控制浇筑厚度;④混凝土必须要连续浇筑,中途不可间断;⑤提前做好分析和研究,合理确定钢筋位置以及浇筑保护层厚度;⑥将施工缝里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之后再实施浇灌,必要时候也需要进行凿毛;⑦浇筑施工即将完毕的时候,相关人员要对剩余原料数量进行准确的估算,做好预料的调度处理,避免浪费;⑧所有的工作都完毕之后利用刮杠做好混凝土表面的刮平处理,随后进行拉毛。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技术
模板的制作和安装一定要有切实的质量依据标准,保证模板的刚性和强度能够符合该标准。相关人员要了解建筑施工图纸与建筑结构,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确定房建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范围与表面类型。在房建工程混凝土模板施工之前,不仅需要校验施工测量所需要用到的钢尺、水准仪、经纬仪,还需要同时校验加工所用钢尺,确保各项仪器的精度保持一致并准确。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施工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施工经济效益与施工灵活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模板设计、安装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施工要求、房建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以及施工现场设备条件等,同时结合单元划分方法来有效设计模板,确保模板设计与安装的质量效果。在模板安装时,需要依照模板安装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要求,提高模板安装的效果与质量。在进行具体安装时,首先在基上上稳定基础,模板的接缝处要确保严密,避免灌浆时出现漏浆的现象。如果在安装模板之前有预埋件,在安装模板时就一定要保证安装方位准确合理。拆模工作要细致,在进行拆模时很容易伤害到建筑的表层和边角。
2.2 钢筋技术
钢筋的安装可以采用整装和散装两种方式。如果采用散装,首先要将钢筋送到工作现场,然后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安装;整装就是把所有的钢筋骨架运送到工作现场,一起安装。由丁钢筋的使用位置不同,其受力程度也不同,所以在连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确的焊接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焊接品质,节约钢筋材料。整个钢筋的连接过程严格遵守标准的相关规定,以保证工作完成质量达到最佳。焊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细致地检查。在节点和接缝处的连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约束连接,另一种是套筒连接。前者在构件连接时需要预留出孔洞,带有波纹的内壁,通过排气孔和留有的孔洞进行作业,最后还要注意养护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者重点在套筒灌浆,将钢筋和通过金属套筒的浆料连接,最后同样也要进行养护工作。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2.3.1 混凝土的配置
在配制混凝土时,要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稳定性、强度等级等都满足施工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在配置过程中要设计好混合料的配合比,水泥、石料、砂在加入拌和机内之前要过称,对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气候情况来对石子与砂的含水量进行测量,计算并调整实际混凝土拌制所需水量。为了缩减水泥使用的数量,避免水泥发生水化热现象,在配置清水混凝土的时候还需要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从而避免施工裂缝等质量缺陷的产生。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混凝土的水热化、混凝土和易性与稳定性等等。混凝土配合设计要尽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增强混凝土强度,提高混凝土可泵性。
2.3.2 混凝土的运输
在运输水泥混凝土的时候都采用自卸汽车、翻斗车或者手推车等,若是混凝土拌制场地距离施工现场较远时多通过运输机来运输混凝土。在远距离运输混凝土的时候,要保持搅拌的状态,运输路线要选择好,运输时间也要把握好,混凝土要尽量避免出现离析现象。要是混凝土到是现场后没法满足施工需求,要停止使用该批混凝土,进而避免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混凝土不可装载过多,在运输车辆中加盖帆布可以避免混凝土受天气影响蒸发水分,铺筑卸料与出料的高度要低于150cm,装卸完混凝土要及时清洗车辆。
2.3.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设置好沉降缝部位,尽量降低有害裂缝的出现,确保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若是必须中断浇筑也要尽可能的缩短两次浇筑间隔时间。通常采用插入式的振捣棒来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 之间,并且振捣移动的间距要控制在45~60cm 之间。在浇筑施工时为了达到饰面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浇筑方式,在浇筑施工时要注意保持连续性、均匀性以及对称性,从而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施工。振捣要遵循预制构件的特点,要用稳定的振捣方式,振动台适用于规模比较小的预制构件,振捣的时间一定要长,必须要保证预制构件的密实性。混凝土一般是从下面向上进行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方法一般先浇筑结构比较长的一侧,后浇筑结构比较短的一侧,浇筑一定要连续不间断。大体积的混凝土一般会进行二次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位置也要把握好,尽量避免出现过振、漏诊情况发生,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够。要保证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是温度出现异常,要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变化非常复杂,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我们可以预设冷却水管进行外部干预的降温处理。
2.3.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做好洒水养护工作,控制好养护的时间以及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并定期进行洒水与养护,避免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失误操作等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通常都要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质量要求。在外模的钻孔作业、切割作业以及焊接作业中要注重混凝土防护工作。都必须做好混凝土的防护工作,以免对混凝土产生破坏,切实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可以混凝土的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控混凝土内外温度,采取洒水、盖膜等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房屋建筑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采取合适的措施优化每一施工环节,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清江.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探讨[J]. 门窗. 2017(12)
[2] 张 楠. 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J]. 建筑知识. 2017(09)
论文作者:施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工作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