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 目的:观察经胃镜食管内支架置入术(EESI)对于食管癌伴食管狭窄(ECS)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5月间行EESI手术+化疗的28例ECS病例作手术组,选择同时期在我院采用放疗+化疗治疗的25例ECS患者作放疗组,对上述病例随访至今,对比两组的相关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生存期情况。结果:短期疗效方面,治疗后1月手术组的总有效率、食管狭窄口径、并发症率、病情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放疗组(P<0.05)。生存期方面,手术组存活2年以上13例(占46.4%),放疗组存活2年以上4例(占16.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SI手术具有微创无痛、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值得在晚期食管癌(特别是ECS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借鉴、应用。
【关键词】 EESI;ECS;疗效;分析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048-02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esophageal sten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with stenosis Tailiaiti Abudureyimu.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jiang, Urumqi830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esophageal stenting (EESI)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with esophageal stenosis (ECS). Methods 28 cases of ECS were treated with ~2013 from May to February 2012 in our hospital, and 25 patients with ECS were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now.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with the groups. Results The short-term efficac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esophageal stenosis caliber, the complication rate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adiotherapy group (P < 0.05). Survival period, the survival of the surgical group for more than 13 years in 2 cases (46.4%), radiotherapy group for 2 years, 4 cases (1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ESI oper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painless, high success rate,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less complications, convenient op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etc. i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 (especially ECS lesions).
【Key words】EESI; ECS;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and observation
ECS复发率高,其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EESI术式可针对ECS病因利用支架有效扩张食管狭窄部位、促进患者进食、防止食管狭窄复发,并因此提高化疗成功率和临床疗效,为评价EESI术式应用于ECS的临床疗效、可行性,特作本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2月~2013年5月共确诊、收治53例ECS患者,所选患者均具有吞咽、进食困难或胸痛等症状,且经内镜、影像学检查发现具有食管狭窄病理特征,同时内镜病理活检证实上述病例患有中晚期食管癌,根据其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手术组28例采用EESI手术+化疗方案,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在44~81岁间,平均(62.7±4.7)岁,肿瘤部位位于食管上段、中段、下段分别有11例、10例、7例,食管狭窄处内径范围在0~4mm间,平均(3.5±1.2)mm;手术组25例采用放疗SRS +化疗方案,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在45~83岁间,平均(63.0±5.2)岁,肿瘤部位位于食管上段、中段、下段分别有11例、8例、6例,食管狭窄处内径范围在0~5mm间,平均(3.6±0.8)mm,组间ECS病例在年龄性别、肿瘤分布、食管狭窄程度等基础资料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化疗治疗(TXT+DDP+5-FU治疗方案,适用于中晚期食管癌)基础上按照下述要求实施手术治疗。
(1)放疗组:本组25例病情均符合颈部、上胸段癌变放疗适应症要求,放疗采用伽马刀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放疗范围、剂量、放疗方式(根除性、姑息性)的选择均参照食管癌放疗指南中的要求。
(2)手术组:本组28例采用EESI方案作内镜置入治疗,在术前应对患者作常规项目检查(包括血液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等)以初步确定肿瘤位置、食管狭窄程度、合并症情况,本组28例均为EESI术式适应症病例。术前作好禁食、胃排空、手术器具准备工作,并向患者食管处置入胃镜,渐进式将胃镜伸入至所有的食管口径≤5mm的肿瘤、狭窄部位,并利用扩张器调节所连导丝扩张狭窄部位口径至12~14mm置入支架,同时使用探针作穿刺活检取样,取样、扩张结束后撤除导丝、内镜,为患者补液、补水,在术后1周内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食管不适情况则提示支架位移、堵塞等,此时应再次通过胃镜调整支架位置,本组3例并发症患者经处理后食管不适均得到缓解。所用支架材质为镍钛合金,所用胃镜检查装置为GVE-2100型电子胃镜。
1.2.2评价项目 (1)短期疗效:治疗1月后根据国际对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的短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食管不适症状基本消失,X线检查显示肿瘤体积减少80%~100%)、部分缓解(食管不适症状大部分消失,X线检查显示肿瘤体积减少50%~80%)、控制(相关症状有所改善,肿瘤体积减少20%~50%)、进展(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肿瘤体积减少20%以下或增大)四种。
(2)并发症率: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1月后的并发症情况,支架术包括支架移位和脱落2例、支架阻塞1例共3例,放疗组营养不良5例、全身乏力2例、胃肠反应3例共10例。
(3)复发率:记录患者在治疗后1月内出现食道不适、吞咽困难、难以进食等症状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狭窄处口径≤5mm。
1.3 统计方法
将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并发症率(%)、狭窄口径(x-±s)、复发率(%)、存活期(%)等指标导入所选软件SPSS16.0中,对组间的计数资料作卡方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作t检验,P<0.05证实两组比较资料间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短期疗效
术后1月对两组病例进行X线、胃镜检查,并据此评价两组短期疗效,表1中,手术组的完全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7.0%和92.8%,均显著优于放疗组相关指标(完全缓解率:28.0%;总有效率:68.0%)。
2.3 生存期统计
手术组28例存活0~1年5例、存活1~2年10例,存活2年以上13例,放疗组25例存活0~1年12例、存活1~2年9例,存活2年以上4例,两组患者2年以上存活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P=0.018)。
3.讨论
在各类消化道癌症病变中,食管癌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化学、生物、饮食结构、遗传基因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病,而该病的发病也具有性别和地域差异性、高复发性。
早期食管癌临床症状特异性差、容易漏诊,而随着病情进展到中晚期,以吞咽困难等主要特征的食管狭窄、管瘘等症状则愈发明显,此时患者多数无法自主进食,并因此引发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神经系统紊乱乃至脏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1]。
相关研究指出,ECS患者的生存期较短、化疗失败率高、基础体力差,而由于食管肿瘤造成的食管堵塞、狭窄则是导致ECS难治性的主要原因,而手术治疗则能通过切除肿瘤有效缓解食管狭窄造成的无法进食症状,并通过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基础体力、耐受力和化疗效果[2]。目前,SRS放疗、EESI作为治疗食管癌狭窄的两种主流术式,而EESI更凭借其微创无痛、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在临床中备受推崇,本文对53例ECS进行分组,并对比观察了SRS放疗、EESI的手术效果,结果表明,EESI术式在临床疗效、食管狭窄口径改善状况、并发症率、复发率、生存期等指标均显著优于SRS放疗术式(P<0.05),分析原因可知,EESI手术在内镜引导下进行,可准确定位病灶、有效扩张狭窄部位、保证患者能够充分摄取营养、提高患者基础体力及化疗耐受力、延长存活时间,并具有微创无痛、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只需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短期观察、复发率低、无需重复手术[3],值得在晚期食管癌(特别是ECS)的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春霞,秦玉成.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133-134.
[2]王郑.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39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7):1640-1641.
[3]杨雪琴.经胃镜作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伴狭窄或伴食管瘘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182-183.
论文作者:邰力艾提?阿不都热依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食管论文; 狭窄论文; 食管癌论文; 患者论文; 胃镜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