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 目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碎石技术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门诊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1]。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20世纪80年代的高科技技术,冲击波源主要采用水下高电压电容器发生电火花,使局部水汽化而产生高能冲击波,经反射聚焦而击碎结石,使之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这种治疗方法使大多数结石患者免除了开刀手术之苦,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体位冲击波碎石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治疗过程患者无痛苦,不需要麻醉即可完成治疗过程。体位冲击波碎石术,多用于泌尿系结石,做好护理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碎石成功率[2]。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结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344-02
选择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门诊收治泌尿系结石836例,其中男性477例,女性359例,年龄19~63岁;尿结石285例,输尿管结石352例,肾结石199例。结石患者具备以下条件:所有患者均经B超和腹部平片确诊,病程不超过3个月,首次发病,单发结石,结石不超过2cm,碎石前无明显肾积水及输尿管积水。
1.护理特点
1.1 术前护理
1.1.1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准备
护理人员应熟悉掌握泌尿系的解剖形态,了解结石形成的基本理论,掌握碎石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以及碎石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善后处理,以便在整个碎石治疗过程中做到有效的配合及护理。在碎石前告知患者,说明体外冲击波碎石对身体伤害不大,相对于做手术取石来说危险性要小,一般病人都能接受,手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腹部平片等。体外冲击波碎石前为了避免肠道内积气,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必要时患者在术前1小时饮水,适当充盈膀胱,有利于超声定位。针对碎石患者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多次反复受到疾病折磨,碎石后效果不佳的患者,出现焦虑,对治疗持怀疑态度,针对患者的特殊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碎石前的宣教,为了达到碎石的预期目的,护理人员应积极的配合做好心理护理[3]。
1.2 术中护理
1.2.1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结石的部位采取适当的卧位,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应采取仰卧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应采取俯卧位,在碎石的过程中告知患者不要随意移动肢体及更换卧位[4]。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表情、疼痛情况,如发现有疼痛不适等异常情况应暂停碎石操作,查找原因对症处理,对于不能耐受疼痛的患者酌情给予使用镇静药物,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进行碎石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在碎石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陪护在患者身旁,陪患者聊天,进行语言诱导转移其注意力。室内实施音乐疗法,选择轻松,旋律优美的音乐播放,通过听觉产生美感,会使人产生安宁,愉快的心情[5]。
1.3 术后护理
1.3.1患者碎石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排尿情况,疼痛情况,尿液颜色,有无结石排出等情况。碎石后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告知患者每日饮水2~3L,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碎石后尿路粘膜损伤,大多患者出现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一般无须特殊处理,2~3天症状可消失,体外冲击波碎石后部分患者出现血尿,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血尿颜色深浅程度,遵医嘱给予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有利于结石排出。对疼痛比较敏感的患者,酌情给予止痛镇静药物。
1.3.2观察排石情况
患者碎石治疗后一般应鼓励患者加强运动,鼓励多饮水,在利用尿液冲击力的情况下加速结石的排出。告知患者每次排尿后均用盆,纱布过滤一次,检查过滤后的纱布上有无结石沉渣及颗粒,留取标本送检结石成分,根据结石成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改善饮水设施,饮食习惯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指导患者一周后复查腹部平片或彩超,了解排石情况。
2.健康教育
2.1饮食指导
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留取标本送检结石成分,根据结石成分适当调节及改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针对性的注意饮食,有效预防结石再次复发,如果是草酸盐结石,要少吃草酸类食物,比如菠菜、土豆、坚果、豆类等,如果是磷酸盐结石应食用低磷低钙饮食,可以食用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如果是尿酸结石,可以食用动物内脏及豆制品,啤酒等,也可服用食醋,酸化尿液[6]。
2.2饮水指导
针对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患者,明确告知患者饮水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大量饮水是为了增加尿量,有利于碎石后结石排出,减少石巷的发生率,大量的尿液冲洗尿路可以减轻血尿的淤积,减少尿路感染。指导患者掌握饮水量及饮水时间,碎石后患者在饭前、饭后及睡前不宜多饮水,以免影响进食和睡眠,心肺功能差的老年人及小儿酌情减量,告知患者每日饮水量2~3L,每日尿量在2000~2500ml左右。指导碎石后患者在饮水后半小时可以适当运动,利用尿液的冲击力加速结石下移排出。
3.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血尿
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出现血尿是最长见的并发症,这是由于冲击波碎石或排石过程中,肾脏黏膜血管或输尿管内膜受损所致,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微血尿或镜下血尿,一般无特殊处理,嘱多饮水增加尿量,1~2天症状可自行消失[7]。
3.2肾绞痛
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少数患者在排石过程中会出现肾绞痛症状,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疼痛情况,如症状严重,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果出现胃肠道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给予解痉药物,大多数用药后症状能缓解。
3.3石街形成
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中由于结石颗粒过大,经过一次粉碎后为形成粉末状碎石,较多碎石聚集在输尿管内形成石街,石街常常嵌在输尿管3个狭窄处易引发梗阻,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石街形成应及时处理,患者卧床休息,严禁跳跃,同时给予解痉药物,大量饮水后活动,碎石多能自行排出。
3.4发热
碎石后出现发热症状,多见于碎石前已的感染,偶有发热者是结石碎粒淤积输尿管产生梗阻所致的尿路感染,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等。
【参考文献】
[1]叶章群,灯耀良,董诚等.泌尿系结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8.
[2]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4.
[3]车小波.心理护理在体外振波碎石的作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5(4):248.
[4]刘善美,姜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4162例围术期护理[J].山东医药,2008,12(23):44-45.
[5]车小波,曾莹,黄小敏等。音乐疗法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8,7(1)3-5.
[6]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7]缪丽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并发症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4):61-62.
论文作者:唐正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碎石论文; 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冲击波论文; 体外论文; 泌尿系论文; 饮水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