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体系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论文,社会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已愈来愈深地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已成为全球资本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国际上正在风行的社会责任运动也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中国企业。比如,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对中国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工厂的劳动条件、工人权利、健康与安全及商业道德方面能够符合相关行为守则。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4年7月,先后有8000多家中国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关于社会责任的审核。
从国内来看,在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食品安全、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种主流媒体上,“重大矿难”、“饮用水污染”、“假冒伪劣”、“有毒奶粉”、“工资拖欠”等等这些频频出现、触目惊心的字眼,使广大社会公众要求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社会经济大背景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问题。事实上,面对国际和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我国民营企业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尽快承认现实并积极应对。因为不管是否愿意和喜欢,这种运动浪潮对于企业来说,都会是一个越来越强的、新的、不可回避的外部约束,只有那些快速反应的积极应对者,才能赢得竞争优先地位,从而更好的生存并发展。
为了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新挑战,制定并推行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切合中国实际状况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既是企业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又是企业改善社会责任表现的行动指南。
二、理论依据与指标选取原则
(一)理论依据
企业是否需要有社会责任?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①?对这些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我们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必须跳出传统观点的窠臼,这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论。作为探索,我们提出了下述基本看法。表1归纳总结了我们的观点与传统观点的区别。
表1我们的观点与传统观点的差异
传统的观点
我们的观点
对企业的定义 企业是为股东实现利企业是为社会实现价值创
润创造的经济实体 造的经济实体
企业的投资元素包括:
资本:1.包括投东资本、人力资
投资元素 资本定义企业,企业为 本在内的经济资源
资本负责 2.社会资源
3.自然资源
企业为如下各种关系负
责:
为谁负责 为资本关系负责1.经济关系
2.社会关系
3.自然关系
治理问题 投资人与经理人投资资源所有者与企业行
为以及各种关系之间
内部治理 内部治理
治理机制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
社会治理监督机制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是资本的企业或者是股东的企业,所以企业要为资本的回报负责(自由主义经济学所谓的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其它资源是占有和利用的关系(虽然有时甚至是操纵),但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已经对这种占有和利用做出了相应的回报。
我们认为,企业是为社会实现价值创造的经济实体,资本不过是企业的投资元素的一部分。除资本以外,企业的投资元素还包括,诸如人力资本等其它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不是被企业占有和利用的关系,而是投资关系。这些资源要素的所有者,实际上也在承担并不比资本投资者低的投资风险。
通过这一理论视角,我们看到的企业,不再仅仅是“股东资本—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事实上,企业已经处于一个包括了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体系之中。企业被这些关系所决定,为所有这些关系负责,为实现这些关系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存在。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治理(Governance)就不再是单纯股东和代理人之间的问题。企业的治理变成代表三类投资元素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与企业行为之间的问题。治理问题也不再是狭义的所谓投资人与代理人——企业经理之间的契约安排问题,而是广义的代表各种投资元素的多方面关系与企业② 以及企业中的部门、群体和个人等各级代理人之间的多重契约问题。
所以,企业的治理需要除了内部治理机制(董事会制度、独立董事等)和资本市场外部治理机制(如股权并购、市场监管等)以外,还需要第三种机制③ 来代表并且保障企业的各种投资元素的利益,而企业责任以及与之相应的一套实施体系和监督机制,就是这种新的第三种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作为一项探索性的研究,重点是建立一套规范的企业责任评价标准体系,作为民营企业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此外,本文还对本评价体系的实施机构设置提出一些基本设计原则和程序性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第三种治理机制的研究结果将通过另文报告。
(二)指标选取原则
根据上面的理论,我们认为,企业责任评价体系,作为第三种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保护三个层面的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环境关系。
在经济关系上,企业不但要正确处理好与股东或投资者的关系,还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做到合法诚信,致力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经营,提供更多的平等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承认股东关系仍然是企业关系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因为股东关系目前属于企业经济关系的最强联结,而且已经有了比较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在起保护和督促作用。此外,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正确处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际上也对传统企业治理结构进行了间接考察;再加上需要在内部治理机制上特别关照的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在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中只占极小的比例,所以,为了简化,我们不把股东关系的有关指标纳入到我们的指标体系。
在社会关系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处理好与员工、消费者及社区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尊重基本人权、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员工、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具有安全保障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等等。
在环境关系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正确处理企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追求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主要包括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持续地改进环保工作,积极应对和规避环境风险,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等等。
我们在每个层面进行了代表指标的选取。指标选取主要考虑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力图使所选指标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事实上,围绕企业运营、绩效和各种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很多指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统计相关性,所以,只选取其中那些有可靠信息承载量的关键指标是合适的。概括地说,我们的指标选取原则采用SMART原则,即:简单性(Simplicity);可测性(Measurability);获得性(Availa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时效性(Timing)。
三、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一)经济关系类指标(E系列)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单位,其存在的目的是吸引各种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要促进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回报,确保投资者基本利益的实现。因此,在经济责任方面,企业应该合法诚信地进行企业的经营活动,诚信纳税;尽可能地促进就业,为社会、为所在地区减少就业压力;在不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合理合法利益的情况下,保障广大股东和投资者的合法收益权。同时,企业经济责任的实现也是企业实现其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基本保障和前提。
企业经济责任表现指标E系列主要从企业的基本财务绩效表现和企业对社会的主要经济贡献两个方面来评估企业的经济责任表现的好坏,代表了与企业在经济方面有主要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股东或投资者以及当地社会社区等。同时,也考虑了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应该要求的企业在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基本表现。具体指标如下:
1.E1——企业基本财务绩效水平。
(1)E11——企业增加值;
(2)E12——企业总销售增长率;
(3)E13——企业研发费用占当期销售额的比重;
(4)E14——企业当期新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
企业财务绩效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企业履行其责任的基本保障,其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而且反映企业股东和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实现程度。衡量企业财务绩效水平的指标很多,这里主要从企业的增加值(E11)及企业总销售增长率(E12)和企业研发投入(E13)以及新产品的贡献率(E14)四个方面来考察,既考虑企业当期表现,又考虑企业持续经营的潜在能力。
2.E2——企业对外部社会的经济贡献水平。
(1)E21——企业所缴纳的总税收;
(2)E22——企业吸收的就业人数。
企业除了要取得良好的经济绩效,实现自身可持续良性发展外,诚信纳税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企业实现其经济责任的一个突出方面。指标E2从企业对税收的贡献(E21)和就业的贡献(E22)两个方面来考察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
(二)社会关系类指标(S系列)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指标S系列主要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出发考察企业在社会层面上所承担的责任。在企业内部,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贡献。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善待自己的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企业外部,消费者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消费者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最终力量,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依赖消费者的认同来实现。企业应该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负责。此外,供应商参与了企业价值链的形成过程,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公平竞争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最终为消费者和全社会带来福利。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采用合理合法的市场竞争手段,杜绝腐败和贿赂行为。具体指标如下:
1.S1——企业内员工权益保护。
(1)S11——普通员工教育培训直接支出占普通员工工资总额的比例;
(2)S12——员工工资保障水平;
(3)S13——社会福利保障水平;
(4)S14——企业在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单位员工支出费用;
(5)S15——发生职业病或工伤伤害事故的员工的数量;
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S1)强调企业应该遵守我国合法使用劳工的有关规定,在劳动时间、工资保障、平等的就业晋升机会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切实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不受到侵犯;还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对重大危害的预防,避免或减少健康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应该重视员工的发展,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公共价值观的认同与融合,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S2——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
(1)S21——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安全保障水平;
(2)S22——供应商关系管理水平;
(3)S23——企业对公平竞争原则的遵守状况。
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消费者、供应商、主要竞争对手以及社区、政府等。企业的行为广泛地影响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外部利益相关者也对企业的行为产生制约及反应,他们相互制衡,相互制约。有责任感的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极承担相应责任。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主要从消费者权益保护(S21)、商业伙伴权益保护(S22)以及企业对公平竞争原则的遵守(S23)三个方面来考察。
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安全保障水平(S21)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考察企业是否具有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应该包括明确的质量方针(ZT1)、不断提高的员工的质量意识(ZT2)、有效的组织保证和稳定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ZT3)、严格的内部审核和定期的外部审核(ZT4)、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良的工艺设计(ZT5)、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和严格的质检控制(ZT6)以及完善的服务手段和良好的服务形象(ZT7)等方面;另一个方面是考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被消费者投诉次数的多少,这里投诉的次数按照有记录并有明确原因的投诉次数计算。指标值的获得采用专家主观印象打分和客观数量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具体方法如下:专家从ZT1到ZT7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进行考察,如果具有ZTi(i=1,2,3,4,5,6,7)则得一分,然后各项相加得到专家对企业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的总得分ZT;然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指标S21的值。
S21=Z1×14-(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被消费者投诉的次数)×10
供应商关系管理水平(S22)主要考察企业在供应商选择和管理方面的能力:一是考察企业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主要从有关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的政策(GM1)、程序(GM2)以及相应支持能力(GM3),包括企业中进行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的各种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如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考察;二是考察企业是否有拖欠或无故克扣供应商款项的情况发生,以该类行为发生的次数计算,要求企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应该无故拖欠或克扣供应商款项。指标值的获得采用专家主观印象打分和客观数量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具体方法如下:专家从GM1到GM3对企业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进行考察,如果具有GMi(i=1,2,3)则得一分,然后各项相加得到专家对企业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的决策支持能力的总得分GM;然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指标S22的值。
S22=GM×30-(拖欠或无故克扣供应商款项的企业行为发生的次数)×10
企业对公平竞争原则的遵守(S23),从企业管理程序和企业行动来考察企业对公平竞争原则的遵守。在管理程序上,主要从企业在公司章程或行为守则上是否有明确的反腐败和反垄断的原则(GP1)和是否具有相应的支持能力(GP2)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在企业行动上,考察企业有明确证据显示的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次数的多少。指标值的获得采用专家主观印象打分和客观数量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具体方法如下:专家首先从GP1和GP2两个方面考察企业对遵守公平竞争原则的管理能力,如果具有相应的能力则相应的GP值取1,否则取0,得到总GP值(GP=GP1+GP2);然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指标S23的值。
S23=GP×50-(企业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次数)×10
(三)自然关系类指标(N系列)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环境的巨大破坏。环境的污染、土壤的沙化、物种的减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成为人类面临的迫切而严峻的问题。企业在环境污染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因而,在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中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承担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严格遵守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全员环境意识,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指标N系列从企业对所在社区的生态环境影响(N1)和对整个地球资源环境的影响(N2)两个方面来考察企业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大小。
1.N1——企业对其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1)N11——环境污染违法记录次数;
(2)N12——环保投入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
(3)N13——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
(4)N14——污染物削减率;
(5)N15——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
(6)N16——环境扰民被投诉次数。
企业生产经营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企业的直接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会越来越广泛和深远。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其经营行为可能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力减少其经营行为对资源或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中,N13考察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有计划、协调运作的管理活动,其中包括有规范的运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机制。它通过有明确职责、义务的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指标N13通过企业环境政策方针的确立(HG1)、环境因素的确定(HG2)、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制定(HG3)、环境管理方案的确定(HG4)、环境管理方案体系的实施和控制及监测(HG5)、环境管理体系的评审和改进(HG6)等方面来考察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该指标值的获得采用专家主观印象打分办法,具体方法如下:专家从HG1到HG6等6个方面考察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如果具有相应的能力则相应的HG值取1,否则取0,加总HGi(i=1,2,3,4,5,6)得到HG值;然后根据公式N13=HG×16计算指标N13的值。
指标N15考察企业在当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的次数及累积影响程度的大小,其中影响程度按照由于污染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大小(WR1)、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WR2)、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的影响(WR3)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危害(WR4)等方面来确定。该指标值的获得采用专家主观印象打分办法,具体方法如下:专家根据专业知识和考察记录从WRi(i=1,2,3,4)等四个方面对污染事故的影响程度进行考察,将WRi(i=1,2,3,4)指标的严重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五等,各等相应得分为从0到4,然后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指标N15的值。
N15=(WR1+WR2+WR3+WR4)×7
2.N2——企业大尺度④ 资源环境影响程度。
(1)N21——企业非清洁能源消耗费用占总销售额的比重;(2)N22——温室气体类排放物削减量。
注释:
①与“企业社会责任”相类似的说法和提法有很多种。比如,企业公民、企业社会响应、企业发展可持续性、企业伦理等,这些提法虽都强调责任,但有各自相应的概念范畴。
②企业应该是被“揭开公司‘层层’面纱”的企业。在以往,由于公司人格被滥用,具有控制权的股东或者内部管理人员的权力失去有效制约而损害了包括各种利益相关方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关于这一点,中国新的《公司法》已经予以明确: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③可以称之为社会治理监督机制。
④大尺度,一般是地理和环境学领域界定问题范围的用语。本报告中概指影响途径和后果超越企业运营本地范围的情况。
标签: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利益相关者理论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社会责任报告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社会责任标准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供应商审核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企业责任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公平原则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