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黎明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 针灸科 江苏南通 226005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中风后遗症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疗效更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针灸;补阳还五汤
中医内科中“中风”属危重证候之一,治疗后往往容易遗留后遗症,如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1]。我院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方案,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确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经诊断确诊,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并经MRI或头颅CT证实,均证实为气虚血瘀证[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2~75(60.6±6.8)岁;病程(6.2±3.3)个月。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4(60.2±7.3)岁;病程(6.5±3.6)个月。两组患者在上述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西药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0.1克,每天1次;同时给予患者基础疾病对症治疗,并帮助患者进行功能的锻炼。
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基础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中药组方:黄芪80克,当归20克,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与续断各15克,地龙10克。每天1剂,早晚分服。体质偏寒者:加肉桂、附子;体质偏热者加丹皮、黄芩;湿盛者:加苡仁、泽泻;伴四肢僵硬、麻木者:加乌梢蛇、木瓜;口眼歪斜者:加全蝎、白附子;言语不利者:加郁金、石菖蒲。同时配合针灸治疗:①半身不遂者:上肢取穴:曲池、肩髃、手三里、合谷、内关;下肢取穴:足三里、委中、环跳、血海、阳陵泉、三阴交、承山、太冲、太溪。②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者:头面部取穴:风府、太阳、百会、攒竹、人中、地仓、下关、廉泉、哑门。留针30分钟,每天1次。
2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3天,然后继续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评价。
1.3疗效评价[4]
治愈:患者肢体、语言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自理、正常工作;显效:肌力>4级,语言恢复明显,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有效:肌力>3级,语言一定程度恢复,生活能够部分自理;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或者无改善,生活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组间采用卡方检验,显著水平α=0.05。
2结果
2.1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2,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以头晕、呕吐、恶心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其中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11.67%),观察组不良反应5例(8.33%),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7,P>0.05)。
3典型病例
患者男,73岁,2014年10月2日入院,因突然昏倒2小时就诊,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伴有右侧肢体偏瘫,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辩证为气虚血瘀。出院后至本科予中药加针灸治疗后恢复,给予补阳还五汤基础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中药组方:黄芪80克,当归20克,地龙20克,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与续断各15克。每天1剂,早晚分服。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分两组取穴,第一组腧穴配肩髃、百会、哑门、风府、阳陵泉、曲池、足三里、环跳、三阴交、太冲;第二组腧穴配百会、环跳、委中、太阳、廉泉、内关、肩髃、手三里、合谷与承山。留针3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口眼歪斜症状消失,肢体基本能够正常的活动。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后遗症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气虚血瘀型最为常见。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黄金药”[1],方中黄芪具有补益元气之功效,瘀祛正不伤;川芎、赤芍、当归具有活血和营之功效;红花、桃仁、地龙能够化瘀、通经活络;全蝎、续断、乌梢蛇与牛膝则能够增强通经活络的效果。同时选取针灸配合治疗,从中医角度讲,上肢屈肌分布于前、内,属阴,下肢伸肌分布于后、外侧,属阳,根据人体阳气相互消长,相互制约,选取阴阳经穴互刺,达到通畅血气、调和脉气、缓解痉挛与缓解拘急的功效。三阴交为肝、肾与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养血柔筋、滋阴平肝之功效;阳陵泉属筋会,能起到疏利关节、舒筋活络之功效;足三里、合谷属机体强壮穴位,具有培元扶正、益气养血之功效。本组研究结果发现,中药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疗效更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松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652-654.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3-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王重洋.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39-40.
论文作者:毛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针灸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地龙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补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