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专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资本论论文,研究会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次年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9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资本论》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会学者认为,《资本论》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理论工作者有责任阐述这部巨著中的有关理论,为两个转变提供科学的理论导向。学者们认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革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的。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的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这两个根本转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体制转变是前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手段。没有前者转变,后者转变就缺乏强有力的依托;没有后者转变,前者转变也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
持这一类观点的一些学者论证说,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失灵,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竞争机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均没有或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就给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个滋生和蔓延的空隙和条件。所以,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必须同时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和健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才能从体制上把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我国“九五”计划开始时期,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在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可观,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提出来的。而这一转变的全面实现,还要依赖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否则是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的。所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组织生产要素,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也是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物质基础。
另有学者认为,两个转变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有主次之分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目的,通过转变使整个经济向低耗高效的方向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基础,是决定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应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为中心,加快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换,深化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尽快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新的体制能够真正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也有学者认为,经济体制转变主要是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意见,在商品生产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价值规律分配社会总劳动来配置资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解决如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其实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如何节约劳动时间的问题。但是,两个转变有着相互紧密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前一个转变是主要的,是前提,为后一个转变提供动力。国有企业不转变经营机制,不能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还有学者认为,在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的社会系统工程中,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学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含义是价值规律的微观要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含义是价值规律的宏观要求。价值规律的实际作用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要求统一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还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商品生产者只有首先了解(当然是相对的)市场的需求,尽可能按照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结构和规模及其变化趋势来安排自己的投资和生产,并力求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使自己的产品顺利卖掉,并达到超常的获利率。在市场发育、竞争正常的情况下,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单个商品的市场价值,是在部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而一个部门商品市场价值(或其转化形态——生产价格)总量,是在部门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其客观基础是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既发挥市场基础调节作用,又发挥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才能有效地利用价值规律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要求的积极作用。可见,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建立“市场+计划”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赶超”战略的关系
有的学者指出,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济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在客观上就有一个“赶超”问题。“赶超战略”的提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赶超”的认识存在偏差,一讲到“赶超”,总把它理解为经济总量的“赶超”,总认为是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任务,因而采取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是“粗放”的。而列宁说的“赶上和超过”的含义:一是指水平而不是数量;二是指劳动生产率的“赶上和超过”而不是就经济总量而言;三是说“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赶超战略”的真正要义,是要在生产技术水平、在劳动生产率上“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而积极推进“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有的学者在探讨《资本论》再生产理论时指出,“内含”这个词较之“集约”更切近于实际,比较合理。但是它还不够完善,仅局限于生产力,未涉及生产力的源泉(环境与人口),未涉及我国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型实际上是人口不断膨胀,素质继续下降,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难持续发展的不健康型。因此转变的根本就在于下狠心贯彻基本国策,转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型上来。
有的学者指出,为了解决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里不应该局限于从传统意义上去理解粗放型和集约型。现在,将过去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归结为“粗放型”,因而“集约型”实际上是要求讲究“科学、质量、效率和效益”相协调的增长方式。现在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结为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走一条使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贫困问题,还有资源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搞掠夺发展,等于变相自杀。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十分注意人口的控制,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前提下,真正实现计划生育;应该注意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通过价格杠杆来控制过度消耗,寻找替代品,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应该注意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当作一个产业来办,从而提高社会宏观经济效益。
有的学者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观产生和形成过程来看,它是作为对以往经济发展所带来一系列难题诸如人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反应而出现的,是对人类传统的单纯追求产量、产值的粗放式增长的沉重反思。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和目的。许多国家经验证明,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甚至是由片面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因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是难以长期维持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到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要求的。
有的学者在讨论中提出了“人本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即在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中强调以“人”为中心,协调经济、自然、政治、文化、资源以及其它社会经济要素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佳组合。这种意见一是强调经济增长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强调“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更新人的价值观念和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的供给量随着人口绝对量的增多而绝对增多;同时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甚至绝对减少。这是不可回避的严重矛盾。
有的代表从社会主义本质、我国国情和发展潜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增加就业这对矛盾是能够解决的。解决的途径是从宏观政策上正确把握矛盾,做到以下四个结合:即梯度式推进与超常式跃进相结合;科研与生产、军用与民用相结合;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社会生产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质量和增加数量相结合。在微观上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建立健全以生产设备为主要调剂对象的生产资料调剂市场;健全科技市场;拓宽国内外消费市场;提高干部职工素质。
有的代表指出,大规模劳动力就业,属于外延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是要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这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身。首先,我国最多的资源是劳动力,最短缺的资源是资金。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粗放型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仍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由于要解决众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来达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即提高经济效益。其次,由于使用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能够降低投入成本,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更多吸收劳动力就业。第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矛盾。因为劳动密集型并不一定是粗放型,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并不一定是集约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可以实现集约经营。
有的代表从保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分析,认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标志着资金有机构成提高,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愈加发展的情况下,劳动者下岗的人数会增加,社会上待业人数就会大幅度增加。在我国社会生产力还不高人口又多的情况下,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发展一定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社会生产力既能快速发展,又能保持社会稳定。
有的代表指出,人口的增加和就业人口的供给增加,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大障碍。为此,(1)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增加,同时广开就业门路;(2)充分挖掘农业生产的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乡镇企业,吸收农村过剩劳动力;(3)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切实注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此外,有的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概括了有关经济增长方式诸方面的关系。除了前文已经述及的,还有:(1)不同地区增长方式的关系。我国东南部发达地区,应多强调集约内含型经济增长;中西部粗放外延型增长还是不可避免的。(2)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大多数部门和产业,特别是大量轻纺工业和一般机械加工工业应该以内含增长为主;而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电子、石油化工、汽车等新兴支柱产业,外延增长还是需要的。(3)不同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调整时期,应以内含增长为主;在经济高涨阶段,外延的扩大会多一些。(4)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和微观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也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5)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与西方经济学为借鉴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同时吸收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合理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