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从今年5月3日开始的沙尘天气覆盖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的10余省(区、市),影响面积达163万平方公里。沙尘强度大,多地空气质量爆表,其中内蒙古局地PM10峰值浓度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北京局地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内蒙古及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出现5-7级风,阵风达8-9级。当前生态环境恶劣,一次又一次敲响了警钟,保护和改善环境已刻不容缓,必须从小抓起。
一、注重主题教育,强化环保意识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逐步增长知识和能力的阶段,也是由感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的阶段。这一阶段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们以后的人生方向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保护环境必须从小抓起。注重环保主题教育活动是强化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班集体里展开环保主题教育活动,能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进一步理解。如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以“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学生外出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根据春夏时节的沙尘暴天气状况,让学生在获得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环境被破坏后,我们的生存条件会变得怎样?”并通过对比,使其知道良好的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教育学生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结合“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吗?”等问题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宝贵的水资源》,使学生知道水来之不易,如果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他们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要加强《环境教育》地校课的开发和利用,开展护绿行动、废品利用制作、环境保护小品节目等,使学生明白保持环境整洁、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是每个人的责任,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支持并积极参与家乡绿化建设,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增砖添瓦。
二、加强学校与社区相结合开展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
学校要经常加强与社区的联系,通过社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无形地影响学生的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利用村卫生整治的契机,家长同学生一起打扫街道卫生,使学生知道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并在学校打扫学校卫生,双管齐下,使学生明白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环境,需要自己来保护,如果人人在街道旁边乱倒垃圾而没有人来清理打扫,垃圾就会堆积如山,影响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就会被自己破坏。
三、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学校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加强环保宣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在宣传栏内开辟“环保教育”专栏,及时更新;举办环保知识图片展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举行黑板报比赛,利用网络等现代化设施。少先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组织环保讲座,进行环保征文活动;举办“环保与科技”手抄报比赛,组织“我与环境”主题班会观摩活动。举办“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要求学生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不用一次性木筷,买菜购物多用布袋,少吃口香糖,节约纸张,回收废纸,不吃野生保护动物”等随手可做的小事。
四、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环保活动
1.针对独生子女大都是家庭的“小皇上”,现在的学生吃得好穿得好,但对粮食不太爱惜,教师可结合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宣讲地球上还有许多人吃不饱饭,正在挨饿。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背唐诗《锄禾》来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白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学生自己不浪费粮食,还要监督其他同学珍惜粮食,从而达到既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能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品德。
2.开展“小使者”活动。结合“白色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让学生向家长宣传塑料袋虽然方便却增加了垃圾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劝父母上街购物、买菜时使用环保袋。再如利用学生在家中的地位劝爸爸禁烟,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未来,爸爸与心爱的香烟说再见。还如家庭垃圾要分类存放等,通过这群“小使者”来监督,其效果非常明显。
3.组织学生观赏录象、图片、阅读资料。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要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可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和阅读材料,从中了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五、教师在环境保护教育中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时刻为学生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和纸屑,不在公共场所抽烟或大声喧哗。同时,可建立绿色小卫士队,齐抓共管,共同爱护一草一木,让学生亲自参加环境保护劳动实践,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六、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要把学科渗透作为环境教育的突破口,特别是把语文、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学科作为环境教育渗透的重点学科,教师要深挖教材,将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渗透。教师要尽可能把教材中涉及到的环保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教师应当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如在《科学》课程中教学动物时,以麻雀为例,通过介绍麻雀是人类的益鸟、有很强的捕虫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麻雀,并与捕食麻雀的行为作斗争,以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论文作者:王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学生论文; 环境论文; 教师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组织学生论文; 粮食论文; 麻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