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沃土论文

金融活水润沃土

文_况从林

黔南州农村信用社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发展,助力地方产业和乡村振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活力。

1.3.2 标准曲 精密量取0.5,1,2,3,4mL对照品溶液,分别置25mL于容量瓶中,各加水至6mL,加5%NaNO2溶液1mL混匀,放置6min,加10%Al(NO3)3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入NaOH溶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以相应试剂为空白,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2019年1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为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回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在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前,在艰巨的政治任务面前,黔南州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黔南农信)乘势而为、顺势而上,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各项贷款余额578.72亿元,新增贷款17.84亿元,信贷投向主要集中于农户和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贷款余额505.60亿元,涉农贷款比例高达87.36%,在黔南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3.3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新一代的口服全肠道清肠液,它具有非渗性,非吸收性,非分泌性和非爆炸性特点[8]。其作用机制是聚乙二醇有很多-OH基,它可与周围水分子形成缔合分子,增加肠道内液体的保有量,刺激小肠蠕动,增加粪便体积而软能保持肠腔内粪水呈近似等渗液,短时间不被肠黏膜吸收,故肠道准备时体内水钠潴留较少,从而避免了水、电解质过多丢失[9],同时又不产生可爆炸气体,不影响电凝、电切除手术[10]。因此,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法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推动手机银行、网上快捷支付、助农取款“村村通”、金融生态扶贫超市等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将村级金融服务与村级事务服务相融合,让村民享受“一站式”综合服务。

党建引领是关键服务乡村振兴有保障

坚持开展“1+1”爱心育才工程,集中力量将扶贫扶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从帮扶工作开展至今,黔南农信共计1169人主动参与到“1+1”爱心育才工程,结对帮扶了1180名4至25岁的贫困户子女,涉及101个乡镇、701个村组,帮扶期间共现场走访5868次,电话联系3331次,帮扶总金额达到78.46万元。

武法提[10]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中的定义作为学术概念过于宽泛而不够严谨,内涵太小而外延太大,网络课程几乎成了整个网络教学系统的代词。他认为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该学者侧重自主学习和网路学习目的上进行定义的。

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先进加工技术,通过精深加工完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增值;支持农产品收储、运输、批发、零售等企业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和价格;支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机耕机种、良种、农业科技进步推广运用等加大支持力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黔南州农业产业化“接二连三”。

脱贫攻坚是重点服务乡村振兴有成效

通过开展“金融夜校”宣讲,帮助贫困群众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2018年黔南农信累计开展“金融夜校”宣传28400场,培训70.64万人次,切实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中药材种植企业应当改变中药材筛选、分装、贮存、运输的模式,依靠专业的、高科技仪器确定中药材的质量、药残、农残,使中药材质量和残留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利用清洁、卫生、科学的分装设备对药材进行包装,利用温度、湿度适宜的贮存仓库和运输车辆对药材进行存储和销售,避免中药材在不适宜的环境下出现药性降低、丧失甚至药材整体变质的现象,有效降低中药材种植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值,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中药材种植企业扩大产能、提高抗市场风险冲击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用户口碑提供辅助力量。

大力支持“三农”春耕备耕。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2019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要求,把支持“三农”春耕备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进村入户,了解农户需求,对农户小额贷款手续及程序进行简化,减少贷款审批的中间环节,做到春耕贷款随申请、随办理、随发放。积极落实限时办贷,坚决实施阳光信贷。通过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有效增加对春耕备耕的信贷支持。

黔南农信主动融入大扶贫战略行动,以“智志”双扶为主抓手,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扶贫相结合,以自身“造血”巩固“输血”成果,帮助贫困群众拔出穷根、消除贫困。

以打造“样板信用村”为抓手,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量体裁衣,创新推出“农村金融致富学校”为贫困群众融资融智。目前,全州共开办“农村金融致富学校”91所,讲授各类种养技术课程1025场、受训25680人次、为学员融资10.26亿元,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功效。

黔南农信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索出党建引领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以样板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创建为载体,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产业融合是核心服务乡村振兴有依托

作者(右一)在三都自治县了解贷款农户产业发展情况。(黔南州农村信用社供图)

针对黔南州产业结构和地理特征,黔南农信从2016年起,围绕金融服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措施,不断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优势。

由图3(a)可知:在同一地震烈度下,从Ⅰ类场地到Ⅳ类场地输电塔地线挂点位移依次增大;在同一场地条件下,从6度到9度地震烈度输电塔地线挂点位移依次增大.因此,对于该钢管塔,最严重的工况组合是Ⅳ类场地和9度地震动.

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服务。配合质量兴农战略的实施,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大力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效益;加强支农支小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民财产权抵押试点,引导信贷资金向服务乡村振兴倾斜,加快推动农产品生产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升级、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向,支持高效优质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

以派驻金融驻村干部为载体,探索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模式。与黔南州委组织部、州金融办联合开展金融驻村干部派驻,共派出315名金融驻村干部到346个贫困村,实现深度贫困村全覆盖。全体金融驻村干部深入群众、吃住在村,协调利用多方资源,通过宣传培训、协调资金、寻找项目,为农户提供创业的“及时雨”。截至目前,各驻村干部走访农户49338户,召开村民会、村委会等相关会议3607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2823条,协调帮扶资金3458.69万元,化解矛盾纠纷2271起;累计协调贷款资金共12.3亿元,协调引进项目或技术521个,培养致富带头人865人,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积极扶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支持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农业中的运用,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等形式,对传统农业实行革命性改造推动农村“三站融合”工作深入发展,通过金融服务介入,完善功能,扩大运用;大力支持培育农村体闲、旅游、观光、体验等新兴业态。

人才培养是根本服务乡村振兴有机制

乡村振兴需要乡村人来实施,黔南农信人坚守传承“挎包精神”,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努力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加大对高管人员的考核。把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纳入对各级行社领导班子和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乡村振兴货款总量、新增额、增长率、支持效果等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检查、督导,建立单独的统计指标体系,定期通报情况,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真抓实干的氛围。

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围绕乡村振兴,以平塘县通州镇为试点,创新开展“支农特训营”活动,重点通过“锤炼一批干部、推出一批样板、寻找一条路径、整合一方资源、形成一套机制、固话一套标准、优化一套办法、形成一种环境、掌握一方情况、支持一批产业”,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重点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为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黔南农信组织中层干部2000余人次参加对外经贸大学的学习,举办特训营和业务培训,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为服务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驻黔南州党工委书记、黔南审计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

标签:;  ;  ;  ;  ;  ;  ;  ;  ;  ;  

金融活水润沃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