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的“三维”分析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高考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三维”就是指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情景维度,它构成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题)的三维结构。综合能力的测试目标和内容(或称命题要求)共11条,如果按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情景维度来划分,可以作如下表述:
知识维度是指基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事实、现象、概念、规律与结论等,就是命题要求的1-2条。能力维度是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习得的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形式、思维过程及所反映的思维品质。包括命题要求的3-9条。情景维度是把试卷(题)所提供的背景或信息,它渗透着一些观点、理念,所以有人也叫观点理念维度,主要指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命题要求的10-11条。
从对文综地理部分及相关试题的“三维”分析研究,不难得出2001年高考文综试卷的几个特点以及对我们教学的启示:
1.试卷以知识维度为基础。试卷(题)所涉及的知识大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与结论;多是一些可再生性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终身价值的知识。试卷(题)力求不在知识点上给学生设置障碍,不强调学科上的细枝末节和琐碎方面。这一点给我们教学上的启示是: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这里的知识,当然是指学生终身受用可再生性的知识,如地球知识、地图知识、行政区划和一些重要的地理事实、现象、规律与结论等。在教学中要使这些知识结构化,具体做法:一是进行意义编码,即对地理事实材料的分布或成因等进行归纳。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进行对比;将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的面积大小进行排序等。都能起到对知识进行编码,使其意义化,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的作用。二是形象编码,即用地图将其空间位置形象地表征出来,使知识编织在空间图形中。如世界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的空间分布图,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图等,便于学生从图像所形成知识结构中整体把握知识。三是总结规律,地理规律应在认知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如通过总结分析东经度和西经度的排列顺序与地球自转方向的关系,可以归纳出经度的分布规律:东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增加(北半球逆时针),西经度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向西增加(北半球顺时针)。如通过分析晨昏线和经纬线的位置变化特点可以得出:无论什么时间、地点,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是6点,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是18点。
2.试卷以能力维度为主线。能力测试是选拔性考试的永恒主题,试卷突出了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如对读图绘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提取和挖掘隐性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能力等;适应新情景的实践能力、综合创新能力、以及思维品质——广阔性、灵活性、缜密性、深刻性都有针对性的测试。前者是“显能”(有人称为晶体能力),后者是“潜能”(有人称为流体能力),目的是测试学生的发展潜质。地理的图像系统包括分布图、景观图、示意图、模式图、统计图、联系图等。它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表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是我们学习获取地理知识的工具,是我们总结、归纳地理规律的依据,同时也是我们表达地理信息、地理思想的手段。它往往构成文综试卷的基本风貌,各种能力的考查和思维品质的测试都离不开图像系统,因此它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点要求我们要强化图像系统的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是归纳提取各种地理图像(分布图、示意图、模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的判读方法,注意挖掘隐性信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其次是进行图像的变式训练,包括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文图转换及图像的整体与局部的取舍等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转换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再次是精选题型,加强训练的针对性。研究哪些题目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哪些题目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哪些题目能培养学生的多端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从而使学生各种能力在训练中全面均衡地发展。
3.试卷以情景维度为中介。情景和知识融合辅以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是稳定的,热点也是相对稳定的,高考的情景的确是不好猜测的。但情景有教育功能,往往融入一些精神、观点、理念,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生态安全、社会公正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情景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基础性(内容在大纲范围内,如1~2题),二是实践性(与生活实际和建设结合,如36题),三是新颖性(具有时代气息;如9-12题),四是综合性(内涵往往多元化,如41题)。这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可持续发展。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如西部大开发、农业问题、南水北调等等,把社会信息转化为学科信息去审视、思考、评判。二是引导学生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实践,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生态、人口、能源与发展等问题,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题号 题型
知识维度
能力维度
情景维度
·区域地理中漠
·空间联系、空
这一主题渗透人
1 选
河、广州、长城
间想象能力类只有一个地球
~ 择
站、密西西比河、 ·立体日照图的
的理念:情景具
2 题
硅谷的空间位置
判读技能 有基础性(知识
·系统地理中昼
·信息的提取、
在大纲范围内)
夜分布、气候分
认定及判断能力
、新颖性(具体
布、河流径流季
·地理计算及逻
图形是创新的)
节变化的规律及
辑推理能力 ;知识具有再生
特点
·思维品质——
性,注重思维品
·地球自转方向
灵活性、缜密性
南和学习潜能的
与东西经度的分
考查
考查。
布规律,极昼、
极夜、晨昏线、
区时的含义
·人口密度、
·表格数据的处
这一主题渗透关
GDP的概念、“
理分析能力 注现实的理念;
3 选
十五”的含义
·相关数据的计
情景具有实践性
~ 择
·人口、铁路分
算能力
(西部大开发)
6 题
布、年降水量的
·表、图的转换
、新颖性(具有
相关知识 能力
时代气息);
·表中省区分布
·思维对象的连
注重基本技能的
与降水量时空分
续转移,思维品
考核。
布的对应关系
质灵活性和稳定
性的考查
·经纬度与海陆
·再现海陆分布
该主题突出以创
9 选
分布的定量对应
的位置
新题型考查创新
~ 择
关系
·提取认定和挖
能力的观点;
12 题
·半球的划分、
掘隐性信息进行
情景具有综合性
大堡礁的概念与
判断的能力 (背景内容的多
分布
·适应新情景整
元化);
·南北半球同一
合信息的能力
注重抽象思维能
时间相关天气气
·思维方式——
力和学习潜能的
候要素的对对
抽象思维,思维
考查。
·澳大利亚的自
品质——深刻性
然人文特征 的考查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该主题渗透地理
上的山脊、山谷
的判读能力 价值理念,展示
学
及其基本地形类
·地形剖面图的
地理的实用价值
36 科
型。
绘制技能 ;情景具有实践
内
·等高线和地势
·正确表述所得
性(模拟现实)
综
起伏之间的定量
结论的能力 ,新颖性(图形
合
关系
·形象思维——
是创新的);引
·地形剖面图的
动作思维,表现
导学生创造性地
绘制
思维个性 解决实际问题,
·省区位置与相注重实践能力的
应物产分布的知考查。
识
·政区的分布与
·再认省级行政
该主题渗透生态
学
省级行政区的名
区,再现其名称
安全和可持续发
37 科
称 ·再现新疆、山
展的价值取向,
内
·水土流失和自
西的自然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环
综
然条件的含义
·对比提取新疆
境;情景具有现
合
·与水土流失相
、山西水土流失
实性;注重对学
关自然条件的考
的不同自然原因
生分析解决现实
查 ·求异思维(解
问题能力的考查
释现象与结果的
。
矛盾)
·图例的使用
·理解数据和图
该主题渗透国情
40 跨
·饼状图结构功
形的关系 、国策教育,引
(3) 学
能 ·图文信息对应
导学生关注农业
(4) 科
·土地利用构成
转换的能力 问题;整个大题
综
和农业产值构成
·排除信息干扰
情景具有综合性
合
的含义
能力(教材信息
(内涵多元化)
对答题的干扰)
;联系实际,注
·防思维定势—
重对综合能力的
—灵活性 考查。
41·非洲政治地图
·通过地图的判
本主题是关于非
(1) 跨
的变化
读比较分析,挖
洲的发展问题,
(2) 学
·殖民者、殖民
掘隐性信息能力
渗透社会公正和
(3) 科
地的含义 ·多角度、多层
可持续发展的理
(4) 综
·自然环境与人
面描述能力。
念;情景是有综
合
文环境的关系
·多端思维能力
合性、新颖性和
——灵活性和深
基础性;注意综
刻性
合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