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亚洲“四小龙”经验加快海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南论文,亚洲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经验论文,四小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20年来,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引起世人的注目。
亚洲“四小龙”(以下简称“四小”)在经济上的崛起是当代世界经济中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海南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与“四小”的“岛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在当前全国统一、开放的格局中,渴求发展,欲图大业,对于“四小”的崛起应认真研究,“师夷长技”,借鉴其经验,探讨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海南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启示
亚洲“四小”等新兴工业化群体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为此,研究“四小”的经济发展问题,亦需要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势态。
(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战后,整个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发达国家进行重大经济转变,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国际性的剩余资本的转移流动,发达国家间的竞争与摩擦,都为后起工业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有利自身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正是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把握机遇,为自己赢得了发展良机。
纵观世界近代经济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一个大概轮廓,那就是有个大周期现象。一般说来,每个发展大周期约在50—70年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历了三个大周期。第四个大周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至今仍在经历着。1945年至1948年是经济恢复阶段。1949年至1973年是这个大周期的发展阶段,1974年起,世界经济大体上处于下坡阶段,特别是发达国家,除个别国家间或出现高、中速发展外,其他都进入了低速发展,呈现走向下坡的情形。
亚洲“四小”经济发展具有它们突出的特点。二次大战后,“四小”的经济基础都很差,没有什么象样的工业,失业相当严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如1960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25美元,台湾则为236美元。它们的经济发展过程开始于60年代末,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增长的势头。整个70年代则是它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80年代日益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它们仍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统计,1961年至1985年的25年间,“四小”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以上。从1986年起,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经济再次呈现高涨。1986年至1990年“四小”经济的增长情况是: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2.4%、12%、11.5%、6.1%、8.7%;新加坡分别为10.8%、9.4%、11.1%、9.2%、8.3%;香港分别为11.9%、13.9%、7.9%、2.3%、2.3%;台湾分别为11.6%、12.3%、7.3%、7.6%、5.1%(亚洲开发银行《1991年亚洲发展展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四小”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有较快的增长。1992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6635美元,台湾为10215美元,新加坡为15200美元,香港达16250美元,高于欧共体的西班牙和爱尔兰。
近年来,在世界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的过程中,亚洲的形势相对稳定,与欧洲的动荡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原苏联的衰落和解体,美苏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对抗趋于结束。亚太战略格局已由中、美、苏三角关系转变为中、美、俄、日四边关系。目前,中、美、日、俄四大国在亚太地区开始建立起一种比较稳定的利益和力量平衡关系,而且谁也不愿意或不急于冒然打破这一平衡。这是近几年来亚太地区,尤其是“四小”经济发展能够保持稳步增长的战略背景和重要因素之一。
(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特点
亚洲“四小”经济能够取得如此成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确立出口导向战略。“四小”最明显的经济特点就是外向型。它们认识到外向型的经济结构虽使整个经济承受世界经济的压力,但却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弥补内部和各方面不足,增强本国和本地区产品的竞争力,使自己的产品进入世界的广阔市场。
(2)把握机遇,大胆开放,及时制订并实施适合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经济战略,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四小”深谙本地实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海上交通发达和地理的优势,从事外向型经济和转口贸易的开拓。60年代初,正值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二次浪潮掀起,“四小”及时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将其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型转向出口导向型。
(3)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速经济发展,缩短了技术和自我积累的历程。并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其发展战略,从而充分发挥自身一些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提高整个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四小”在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之初,就大量吸收国外投资或国外贷款,以弥补资金的不足。进入80年代以来,“四小”在逆境中寻找可利用的因素,如利用国际汇差,大幅度增加出口,抓住日元升值,日资纷纷转移到汇率和工资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之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日资,往海外转移已失去竞争力的产业。通过迂回方法发展外向型经济,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4)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四小”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视市场机制的灵活调节作用。香港一直奉行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采取积极的不干预主义政策,自由贸易、自由汇兑、自由企业经营、自由市场调节的“四个自由”市场体系,成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
(5)重视智力投资和人才培养,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保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四小”把资本、劳力、资源以及将以上三者有机结合一起,从事生产的组织,视为生产的四要素,其中人是一切要素的首要因素。新加坡政府认为人力资源是唯一宝贵的资源,政府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新加坡的未来在于我们的脑子,而不仅在于我们的手”。香港90%以上的工人受过中小学教育。
(6)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适当的行政干预,也是保证其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战后世界上某些地区一直战火不断,美苏争霸对世界和平也造成很大的威胁,但随着超级大国地位的衰落和苏联的解体,世界各大国之间力量趋于平衡化,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和平力量日益增长。从东南亚来看,这一地区局势是相对安定的,这就为“四小”经济崛起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即使是香港政府所起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三)海南岛与亚洲“四小龙”经济上具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
海南岛与“四小”经济上的互补,不是指自然资源的互补,而是一种区域性的互补。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地区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实行某种程度的经济联合,建立某种程度的共同经济调节机制,形成区域性经济共同性,为各成员国的产品与生产要素创造统一的大市场。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倾向愈来愈明显的今天,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显得更为重要。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对开发亚太地区的自然资源,促进本地区的产业调整,从而促进本地区普遍发展亦有重要作用。邻近东南亚国家的海南,既有与东南亚国家开展直接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又可凭借其方便的地理与特殊的优惠政策,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扮演跳板和中间人角色。与亚洲“四小”国家和地区同处亚洲热带地区的海南不只在热作物的种植与加工方面,在涉及资源开发的所有方面比如热带旅游资源,海洋渔业及油气矿产资源,乃至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同“四小”均有着广泛的开展经济合作的机会。
海南建省办特区7年多来,已有不少雄厚的潜在经济技术实力的亚洲“四小”企业在海南开发投资,海南不仅有相对内地的政策优势,有比较接近国际市场的贸易环境,有邻近东南亚国家的市场地理条件,而且有十分亲近的人缘关系。现在散居世界各地祖籍海南的200多万华侨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国家,这些华侨90%以上已加入住在国国籍而成为华人,基本上融合进当地社会,并在各个领域崛起,出现了一大批政界要人,工商巨子,专业人士和社会名流。这些海外侨胞虽然身居异国,仍不忘乡亲故土,每年都有大批华人回到海南探亲祭祖,他们的生活习惯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故乡的传统。这种区域文化上的强烈认同感能够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亚洲“四小”的发展经济表明,外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海南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投入,大规模引入外资,就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90年代,利用外资来帮助发展经济仍将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而中国吸引外资应吸引亚太地区内部资本为主要目标。目前亚太地区是世界上外汇资本盈余最多的地区,现在日本外汇储备已超过1000亿美元,台湾也高达800多亿美元,分居世界第一、二位。日益增多的外汇,资本盈余是以日本和亚洲“四小”为代表的亚洲主要资本输出者正在大规模向海外投资。海南正好处在日本、亚洲“四小”通往东南亚国家的中间地带,海南要凭借其高度开放的投资环境,吸引相当一部分由日本、亚洲“四小”输出的资本往海南投资,并通过海南引导更多的外商往国内其他地区投资,由此加强海南与大陆和亚洲“四小”的经济联系。
二、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海南的必然选择
亚洲“四小”经济崛起的经验说明,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海南作为中国开放面积最大、层次最高的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也是必然选择。海南岛地处南海,是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情况看,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太低,与亚洲“四小”的经济合作不活跃,才使它在这个地区的作用没有显示出来。利用这样的“地利”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亚太地区的分工与竞争,亚太地区才有海南的“一席之地”。
(一)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
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中央给予比深圳等经济特区更特殊、更优惠、更开放的政策和自主权所决定的。早在全国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就从战略全局上提出了加快海南开发建设和发展的问题。1980年7月24日,国务院在批转“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的文件中指出:鉴于海南岛的特殊地位,中央决定要对海南岛的经济建设给予大力支持。1983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海南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开发建设这个资源丰富的宝岛,对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四化、巩固南海国防都有重要意义”。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第一次公开提出了建立海南经济大特区的思想,他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9页)。此后,中央根据邓小平创办海南经济大特区的重大决定,并实行比其它特区更特殊的政策。海南建省办特区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仅建省头三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70亿元,大大超过了海南建国后三十多年全民所有制国家资产投资总和,仅1993年一年,固定资产投资就完成了169.4亿元。建省办特区五年,已实现中央在建省办特区时的达到国内平均发展水平的第一步目标。1994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59.7亿元,比建省前的1987年增长6.44倍,平均每年增长13.6%。外贸出口总额达6.44倍,比1987年增长2.34倍。实践证明,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海南实行更加灵活开放政策,建设大特区的应有之意。
1、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明智的选择。
亚洲“四小”的崛起,全球经济贸易正向这一地区转移,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亚洲太平洋时代”。海南岛地处南中国海,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前沿地区,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其经济发展与亚太地区毗邻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7年多来的特区建设,在国内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瞩目。与此同时,海南特区的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在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亚洲“四小”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一些先进地区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海南特区要克服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再造特区优势,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顺应世界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的历史潮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面向亚太、面向世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助当今亚太地区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高速发展,贸易地位上升,投资势头强劲、区域合作潜力巨大的大好机遇来推动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是明智之举。
2、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技术革命,使全球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比较利益原则的驱动下,世界各国、各地区都集中自己的资源优势生产和销售其比较利益最大的产品和劳务,而将那些利益较小的产品或劳务转让给其他国家和地区。世界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纷纷进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优势资源集中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种产业的国际分工和阶梯转移,一直持续到现在。
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影响,特别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分工格局的重新调整。经济发达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经济结构调整,与此同时,也加紧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80年代,日本迈向产业结构的第三次调整阶段,在经济结构上,实行从以出口主导型经济为主向以内需主导型经济为主的战略转变。产业结构方面,主要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服务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并致力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在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的推带下,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应开始升级过程,在经济结构上,继续实行出口主导型战略的同时向内需型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方面,主要发展耗费资源较少,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经济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把高技术的投资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同时,又把那些将淘汰的产业或技术密集低而劳动密集高的产业转移到发展国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从而在亚太地区形成了多层次、阶梯状的国际垂直分工格局。纵观亚洲“四小”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之机,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刚开始它们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因而韩国和台湾在轻纺工业和重化工业都获得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韩国的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产值和出口总额中均超过一半。韩国和台湾的造船、化工和家用电器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加坡在70年代以后也形成了以炼油、造船和电子为核心的工业结构,香港已从过去的转口贸易港发展成既有加工工业又有发达的金融贸易的经济中心。亚洲“四小”经济格局新的变化,正是这一地区又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转移和产业分工体系分化重组的反映。由于新的分工体系的形成,产业结构的跨国化,给海南特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来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使海南特区参与国际经济和亚太经济的大循环,借助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态势,推动海南特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大量引进外资。
加速海南开发建设的主要困难是资金的严重缺乏。按照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初步测算,从现在到2007年,海南建设共需资金2000亿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资金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靠岛内自身积累;二是内地支援(包括国家拨款贷款和内地投入);三是利用外资。根据海南目前的基础,近期靠自身积累不可能有很多,靠国家的支持亦有限,因此,应更多地争取利用外资。亚洲“四小”的发展经验表明,外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外资特别是来自工业国家的资本输出总是附带着新的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乃至新的管理观念进行的,对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素质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四小”在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之初,就大量吸收国外投资或国外贷款,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并使本国经济迅速参与国际分工,加快现代化进程。海南建省前,利用外资少,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特别是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海南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1980—1986年的七年中,海南岛的“三资企业”合同规定的外资额仅2.24美元,实际利用的只有0.67亿美元。建省办特区七年多来,海南利用外资势头迅猛发展,到1994年止,全省共利用外资46.7亿美元。一些大财团、跨国公司纷纷前来洽谈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项目。如于元平先生投资开发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的洋浦开发区,还有其他外商投资的港澳开发区、金盘开发区等,外资规模的扩大和投向的改善既与亚太地区经济和产业国际转移有关,也与海南特区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关。因此,海南特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要借助亚洲“四小”投资势头强劲,区域合作潜力巨大的有利态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更多地吸引外资,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4、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海南特区与亚洲“四小”中的台湾刚起步时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相当有利。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倾向愈来愈明显的今天,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显得更为重要。它能减轻亚太国家对其它经济集团特别是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从而更大程度上经得起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短期衰退可能对亚太国家产生的冲击。海南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强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合作,这对于促进本地区的产业调整,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海南特区要以大陆为依托,发展外向型经济,面向亚太地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借助亚太地区贸易地位上升的有利态势,推动海南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二)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可行性
目前,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局势日趋平稳,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国际资本投资的重要区域。地处亚太腹地的海南完全可能通过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加速经济发展。从海南自身来看,已经在多方面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
第一,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1)独特的地理条件。
海南岛地处南中国海,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前沿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目前,在亚太地区,由日本、南朝鲜、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国家组成了一条经济高速增长的“繁荣孤线”,其中有些国家和地区相线投资方兴未艾,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海南正好处在这条新月形经济增长带的中间地区,以海南的面积、人口、资源优势,只要实行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积极参与这一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就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海南的经济有一个比较快的发展,从而使海南成为环太平洋经济增长带上有力的一环。
(2)优越的资源条件。
海南地上、地下和海洋资源都很丰富,尤其具有发展新兴产业的潜在资源优势,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热带农业资源、海洋资源等非常丰富。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大规模吸引外来投资进行开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
海南建省办特区7年来,经过扎扎实实的打基础工作,已经在电力、交通、通讯等多方面建起了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这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基础。
能源——全省电力装机容量1994年达120万千瓦,比建省前增加了3倍,已成为电力自给省。
交通——公路通车里程达1.29万公里。海口至三亚东线高速公路1994年全线开通。68个天然港口开发24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由建省前的2个增至10个,现有海口机场客流量已进入国内十大机场行列。三亚凤凰机场已开通,海口美兰新机场已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兴建。琼州海峡火车轮渡工程正在筹建,预计1996年火车出岛与大陆铁路干线连结。
通讯——现有长途电话8808条,可直拨全国1400多个城市和210个国家和地区。全省市话装机容量26.89万门,比建省前的1.9万门增加近25万门。全省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3.15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海口市每百人31.1部,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4)海南已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社会条件。
海南从地理、资源、政策总体优势来看都优于全国其他特区和开发区,海南自身的条件决定了外向型经济的程度可以更高,办法更活,速度更快。经过7年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实践,已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体制。
——在省一级实行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新体制,初步建立了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同时,按照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按平等竞争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转变了政府职能,对企业及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已大大减少。
——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企业直接登记制度,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大力推行股份制改革,发展股份制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市场调节范围逐步扩大,市场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在生活资料价格改革上,海南率先走在全国之前,早在1993年底,海南就把除粮食之外的所有生活资料价格开放,并形成了包括商品、金融、技术、劳务、房地产等在内的市场体系,各类市场十分活跃。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完成养老保险,待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以政府行政法规定形式颁布实施,与海南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打破了行业,经济成份的界限,为搞活企业,促进劳务市场的发育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条件。
此外,健全法制,严格依法办事是经济特区的必要条件和管理经济特区的主要形式。7年来,海南省共颁布地方法规、行政规章186项,海南的经济和社会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卫生等事业发展较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尤其是广大群众的商品经济观念较浓厚,对市场竞争有一定的承受力。
第二、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低,后劲不足。海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经济中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仍未改变,工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全省还有52万人未脱贫。
(2)陆岛交通不便。由于与大陆相隔,陆岛交通仅靠汽车轮渡联接,十分不便,客货运输成本高、周期长,这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资金缺乏,人才不足。1994年海南财政收入34.6290亿元,支出40.0117亿元,入不敷出,还需要由国家补贴,能够投入经济建设的资金极其有限。1993年全省共有各类专业人员12万人,占总人口的2.7%,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仅有1.8万人,这与海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甚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海南建省后经济发展很快,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海口市是全省经济中心,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6.8%。扣除海口市外全省各市县平均国内生产总值5.8亿元。三亚、琼海、儋州、琼山、文昌和万宁等沿海6市县国内生产总值均大于此平均值,而其余市县特别是中部山区市县国内生产总值均低于此平均值。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发展速度。
(5)海南在引进海外资金、技术等方面,与国内其他省区市特别是邻近的沿海区市将形成竞争,在保护、扩大本省产品的国际市场方面,还会遇到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的困扰。
(待续)
标签:外向型经济论文; 海南岛论文; 台湾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海南房地产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