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论文_陈奕平

关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论文_陈奕平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多,人们对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人民生存的重要物质保障——住房,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成为人民生活方式转变的焦点领域之一,因此建筑的设计工作俨然已成为建筑工程实施中至关重要的中心环节。针对现代建筑设计的现状以及现代建筑设计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现代住宅;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传统的住宅而言,人民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房地产商除了增加住房的数量以外,还要严格按照现代住宅设计规范设计出既实用又舒适的住宅,并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加以改善,满足人民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1设计原则

建筑是用来住人或储存东西,当然都是为使人得到方便,并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设计的建筑物一定要符合人的要求,建筑物要体现以人为中心,不仅要注重其质量而且还要注重其实用性。在设计建筑物时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物的自身的价值。

设计时要考虑房子实用性,设计人员须为人类创造一个非常舒适安逸的环境使人们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如厨房、餐厅、客厅、卫生间的布置的情况及环境对建筑的要求,均应使使用者得到满足。

如果是用来办公的房间,也是跟住宅区一样一定要使人满意。要设计出使公司的员工非常乐意待在这个环境中,不能使人们产生厌倦、疲劳、压抑之感。设计的房屋,除要使人们满意之外,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室内的空间,还要考虑怎样能够达到资源最优化以及还要考虑到节能问题,可以将建筑物设置在向阳且通风的地方,这样做有很多的益处。首先,让房屋在向阳的地方可以更多地使用太阳风的位置,这样就可减少电力的使用,节省电力。将房屋设计在通风的地方主要是为能保证空气的流通,保证房屋的舒适性。

2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人性化设计

实际上现代住宅建筑的设计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不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及时注意到这些问题。缺乏人性化设计是主要问题之一,现代住宅建设的基本功能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因此居民的体验和舒适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缺乏人性化设计,这种行为与开发商过分关注经济效益,没有完全考虑到居民需求有关,具体表现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设计理论来指导他们。

2.2功能区设计不合理

设计人员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住宅功能区的划分上,却忽视了实际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小户型来说,如果不考虑实际面积,而刻意地追求功能设计,就会导致在日后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比如对于小户型的厨房和餐厅来说,如果可以追求欧式的开放型厨房设计风格,不考虑户型小,在使用厨房时,会造成油烟味道串到其他空间,就会影响日后的使用。

2.3盲目的追求简欧风格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普遍追求简欧风格,这也说明人民的时代感得到了进步,做到了与时俱进,但是,盲目的追求简欧风格而不考虑其实用性也将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对于住宅内部布局而言,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例如,小户型进行跃层设计以及客厅和卧室高大明亮的同时造成厨卫拥挤且光线暗淡,都将会影响实用效果。对于外形而言,主要是起着吸引购房者眼球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考虑实用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3.1总体布局方式的合理选取

住宅建筑的总体布局方案具体从厅室的布局方案和环境调整进行设计,质量完善美好的内在生活环境,需要正确的平面布局。比如对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厅室的具体设计与布局,都需要综合考虑,使各个场所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为住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在住宅设计中,要确定卧室、起居室、厨卫等一系列功能的合理位置、面积、尺度、进深,密切关注住宅建筑的功能空间紧凑性,提高住宅的使用效率;光照最好的地方可以设计成卧室、阳台等场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条件的不断改善,卫生间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住宅的用水方便性。卫生间包含了住宅的排水系统、热水系统等,因此卫生间的设计和装修显得尤为重要。

3.2功能创新

设计的建筑物除了在外形上有独特性和创新性之外,以“智能建筑”为主题的新型房屋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这样的房屋正在走出实验室,走向大众的生活视线。

这些新一代智能型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相比,不仅在房屋的结构以及空间布局实现了优化升级,并且融入了新时代生活的创新元素,一些传统的重要关心问题如房屋的防火、排水及供电等实现了突破性改善。

新型智能电力保障系统相较传统上实现了创新性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整个大楼配备的新型电力安装系统,一旦哪个房间出现意外的情况能得到迅速的处理,能做出判断进行快速的改进,此外在供电系统方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供电系统逐渐被时代所淘汰,通过对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数据化分析,系统便能依据人们的生活规律进行智能自适应调节供电形式,如基于人体行为识别的设备可辨识人们当前活动类型智能地调节电能供给标准,调节光线强度等,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而且还可方便人们出行。

当然,在未来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还可通过远程的操作来控制家中的一些设备。在一个智能化的社会,可保证不在家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自己的房屋以及房屋里边的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控。这样的房屋会越来越普及,进而受益于人民大众。

3.3提高住宅环境绿化率

现在施行的小区住宅建筑绿化面积30%的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区的环境,营造出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是,想要实现生态型住宅环境空间仅仅30%的绿地率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推行以植被绿化来营造生态居住小环境的现在,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大绿化面积。同时,在整体层面上做好不同建筑之间组合与单栋之间的联系,整合自然资源加强节能设备的设置,采用新型的绿化系统以及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水平。同时应该继续强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生态环境和生命质量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绿化设计的空间布局设计,增加不同立体景观之间的层次感,将不同风格的建筑与自然环境进行相应结合,找寻其中的共同点,实现住宅环境整体的一致性与顺序性,从人们的心理与感官方面提供体验。

3.4自然通风

现代住宅建筑中暖通系统的能耗很高,而这种高能耗可以通过建筑的自然通风得到很大的改善。在具体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住宅建筑地区的季候风特点,在夏季最大化的实现通风效果,降低室内温度,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降低能耗。在冬季要进行避风,保持室内的舒适度。同时,在建筑的门窗尺寸、位置以及建筑内部房间结构设计上也要考虑到通风效果,从而实现更多的节能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所居住的房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其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的设计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建筑设计的理念和建筑的结构的构成在平时的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的设计理念及非常好的外形结构才能创造出更加适合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董丽.对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浅析[J].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2015.

[2].胡浪.浅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若干要点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

[3].陈文亮.浅析现代住宅的建筑设计[J].科技探索.2013.

论文作者:陈奕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关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论文_陈奕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