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中医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研究艾灸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护理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各种症状持续时间及凝血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伤口渗出天数、低热持续天数、局部肿胀天数及术后疼痛天数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凝血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在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加以艾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指标,降低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艾灸;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350-02
髋关节置换术不但可以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感,还可以令患者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但术后患者常出现静脉血栓、低热等并发症,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1]。为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现给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艾灸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61~82岁,平均年龄65.4±4.9岁。研究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0~83岁,平均年龄66.6±5.5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艾灸治疗。取双足涌泉穴,患侧、风市、环跳、髀关穴,以艾条距穴位处皮肤2~3cm温和灸,每天1次,每次5~7min,持续治疗10天[2]。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伤口渗出天数、低热持续天数、局部肿胀天数及术后疼痛天数。
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BI)、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D2聚体水平。
1.4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持续天数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伤口渗出天数、低热持续天数、局部肿胀天数及术后疼痛天数均较对照组短(P<0.05)。具体的数据如下表1统计。
3.结论
艾灸具有活血通经、温经散寒、扶正补虚的作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一般气血均亏,加上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一般为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术后恢复缓慢。且会因手术创伤而出现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进而机体出现低热现象,甚至可能因为手术伤口感染而出现高热现象。而通过艾灸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平稳度过低热期。且艾灸具有抗炎功效,不但可以抑制自身炎性反应,还可以拮抗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艾灸可以调节机体代谢及免疫系统,缓解患者疼痛及肿胀感[3]。
骨科手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其可能引起致命性的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D2聚体与凝血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反应机体凝血状态,可预测机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艾灸足底涌泉穴,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促进血液循环,促使静脉血管内血液有效回流,避免出现血液淤积现象,缓解患者疼痛感,减轻患肢肿胀、防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伤口渗出天数、低热持续天数、局部肿胀天数及术后疼痛天数均较对照组短。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凝血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结果可见,艾灸可以患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加以艾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指标,降低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铃铃.艾灸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150-151.
[2]姜会枝,杨心灵,徐振伟.艾灸穴位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6):550-552.
[3]李凯,彭宇.艾灸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影响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0):104-105.
论文作者:杨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患者论文; 艾灸论文; 天数论文; 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凝血论文; 指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