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机遇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中国论文,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未来中国出版业发展状况如何,是每一个行业内人关心的问题。对中国出版而言,未来的发展充满机遇。
一、知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促进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逐渐走向我们的生活。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与传统的农业,工业等依赖自然资源不同的是,知识经济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为主,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贝佐斯的亚马逊网上书店都被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据权威人士估计,西方国家将在21世纪30~40年代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因此,人类的未来将是知识经济主导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以传递内容为主的出版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在知识经济中,教育被认为具有主导性的作用。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基础教育方面,目前已经推行了9年制义务教育,并要求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受高等教育人口的不断增长。这些措施,将改变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低的现状。中国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的阅读人口和读者群不断扩大,将起到扩大出版物市场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终生学习的观念将更加深入人心。据一些学者的统计,现在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中,属于科学史上继承性知识只占10%。也就是说,一个人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因此,除通过培训、业余教育等再教育途径外,通过出版物掌握知识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终生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也将推动出版业的发展。
出版物作为记录人类知识的载体,近年来受到了网络的挑战。有人担心电视、网络的发展会对出版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人预言纸质出版物将逐渐被淘汰。但据美国一家公司的调查,在电视收视率很高的情况下,阅读报纸的人数有所下降(下降7%),而阅读杂志和图书的人数有所上升(上升10%和16%)。这一调查说明,媒体之间虽然存在互影响的关系,但要彻底取代恐不是一件易事。另据调查,美国人首选去处是书店连锁店,占51%;当地独立书店占14%,打折扣的百货商店占8%,根据目录订购占6%,其他渠道占21%。这说明,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图书不会消亡,只会与其他媒体一道,共同发展。
二、闲暇时间增多,休闲社会出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将不断减少。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劳动时间将进一步减少。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与世界接轨进一步缩短劳动时间,使国民的休闲时间增多,进一步促进文化的消费。
闲暇社会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存时间的不断延长。预计2010年,女性为75岁,男性为72岁。大体相当于日本1985年前后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将不断增加,使国民有更多时间用于图书消费。尤其是适合老龄人口的出版物(有人称之为银色出版物),将成为中国出版业的新的增长点。
因此,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社会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三、恩格尔系数降低,文化消费上升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经过研究后指出,用以吃的方面占全部支出的比例,可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水平。恩格尔认为,收入越少,收入中用于食物支配的比重就越大。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称为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组织认为,恩格尔系数达到40%~50%,为小康生活。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元。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比1957年增长了25.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比1957年增长了29.8倍。1957年每人消费水平为76元,2000年为3415元,剔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了6倍多。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吃、穿的开支占全部生活费支出的比重分别由解放初期的80%和90%下降为2000年的49.2%和54.9%。如果扣除穿的支出,中国人均恩格尔系数将符合或接近联合国小康水平的指标。
因此,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为文化消费奠定了基础,也为出版物市场开拓了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的增加值连年增加,也说明了这一情况。1998年在全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的增加值已经位居第六。
四、信息化浪潮推动出版业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这次世界新的潮流中,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基本同步。不像工业化,整整落后于西方世界数十年。信息化浪潮对出版业的影响,就是出版技术的现代化、出版服务的人性化、出版载体的多样化等。因此,信息化的浪潮,将带动我国出版技术的更新,提高我国出版业的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出版物的需要,方便出版业的管理,加快出版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更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为市场调研、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充分利用网络,将使中国书业改变流通不畅的局面,出版物的市场预测、市场推广将变得更加合理和科学。至于网络所带来的网络出版,笔者一直认为,出版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其规模性和组织性不可被取代。综观中外出版史,个体的出版只会增加出版的多样性,对历史影响大的还是一些正规出版机构的出版活动。因此,网络时代的出版社依然会发挥它传播文化、积累文化的主阵地作用。
五、加入WTO后政策制度更加公平合理,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伴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还有中国正式加入WTO。加入WTO,标志着中国融入世界大潮,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加入WTO后,中国融入国际市场,中国将会更加开放;同时由于国际规则的制约,中国的制度将更加合理。对中国出版而言,有助于国内国外出版业的平等竞争。由于引进外资的需要,目前国家对国外的政策优于国内。如贝塔斯曼获得了新华书店不具备的租型权,现已发展到300多万会员,每年销售额估计达2000多万元。加入WTO后,随着国民待遇的实施,国内出版业将获得同等待遇,不会再有崇洋媚外之事。其次,出版物市场环境会有好转,由于WTO条约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家将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极大地打击盗印、盗版等行为,有助于合法经营者的生存。
因此,未来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机遇。把握这一机遇,对中国出版业而言,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让我们珍惜这些机遇,推动我国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