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语境分析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语境分析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语境分析

曾璐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不是我国为了应对全球性发展问题提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也不是如同外界对其进行错误解读的那般,而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语境韵味。综合来看,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高度依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文明力量,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哲学逻辑,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语境进行全面分析与深刻解读,方能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强有力地向世人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彰显的人类共同发展愿景。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语境;“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持与认同,他们用自身的种种实践行动来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彰显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为各国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性作了一定的补充和说明,但其中不乏出现部分欧美国家用通感或者类比的方式将中国与过去的霸权主义国家相比较,认为一国强大后必定会出现称霸世界的举动,进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一定的误读与歪曲。他们一方面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表现,即“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欲向全球施加中国的政治影响,甚至认为中国借用“一带一路”建设向外进行人文交流,旨在向他国传入中国的本土意识形态,进而影响他国本土人文思想;另一方面他们视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的成立是中国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挑战与重建,认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要重建国际新秩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各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历史语境了解甚少,故未能体会其真正意蕴。为了使全球各国能真正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意义,顺应当今全球共同发展、相互合作的时代潮流,我们有必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历史语境分析。

沉积岩采用石油钻井技术体系,泥浆护壁或套管固井和防斜技术;结晶岩采用固壁或造壁技术以及堵漏等护壁技术,采用垂钻技术+取心技术和活动套管+扩孔技术,可实现长裸眼井段(约4000 m)钻进;常规泥浆材料以及孔底仪器和钻具满足要求,堵漏材料和固壁或造壁材料满足175℃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铁器、丝绸等传入西方;两汉之际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生根萌芽、发展壮大;汉武帝时期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密切了东西方海路外交联系;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以非发展海外贸易的模式访问亚非多个国家,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17世纪西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严重阻碍了西欧国家通商贸易的要道,西欧国家纷纷开辟新的丝绸之路。这些都是早期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从中不难发现,早期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联系已经呈现日渐紧密的状态。随着全球各个国家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内容不断深化,其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最为明显,且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不可替代的影响。

早在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为西欧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快推进了欧洲强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活动进程,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提高了欧美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趋于饱和,导致大部分过剩的产品只能远销世界各地,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发展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拓宽了西方殖民统治的范围,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整体进程。进入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全世界经济萧条形势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扰乱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轨迹。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金融,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未因此停步不前。风靡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致使全球经济复苏缺乏动力,金融贸易投资持续低迷。据此各国为了竭尽全力保护本国贸易少受影响甚至是不受影响,主动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世界范围内的逆全球化思潮开始出现。逆全球化从短期效果来看,是保护本国经济免遭损失的有效措施;但从长远来看,全球化是拉近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世界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球经济整体发展的必要途径。综上所述,逆全球化思潮中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是不值得提倡的。

当前世界各国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程度日益加深,“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缓解了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的利益,更好地表达了各国人民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愿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并非如部分欧美国家臆想的那样,是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新构建,真正意义上是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与完善,是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它作历史语境分析是完全有必要的。不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经济时代背景,就无法清晰地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的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经济模式所要表达的准确内涵,也就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对欧美国家的质疑,从而使这些国家准确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自觉地改变对中国的质疑。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明力量

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战略性地提出了“第三世界”这一概念,为我国制定合适的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毛泽东主席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由第一世界的美国、苏联,中间派的日本、欧洲、加拿大,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国家共同组成,始终坚持辩证性的思维方式来反对帝国主义和世界霸权主义,为国际无产阶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实现自身发展提供强大的指导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为了应对人类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完善现有的国际秩序,它远超于国际关系领域,关注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状况,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源与流的关系。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历史语境进行分析,我们溯流而上就能清晰地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脉络,清楚地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全人类为关注对象来完善人类发展现状,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

除了上述的“协和万邦”“义利合一”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天人一体”“天人一家”的情怀以及和合文化。纵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丰富、意蕴深厚,为中国向世界各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国内外相关会议时,总是会用中国的古代名言警句来向世人传递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如与天下、修身、民本、官德、为学、治理等相关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历史语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的中国人文内涵和伦理精神,更好地向世人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世界现有国际理念的发展与完善,是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的一份力量。

三、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逻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原名 《新药与临床》),由中国药学会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主办,为全国性医药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从1992年起连续8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药学)。连续3次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2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分别荣获第2届全国、中国科协、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花费毕生精力所要追求的自由发展思想,也是马克思科学理论与实践行动的印迹,更是马克思批判虚幻共同体、抽象共同体的理论结果。人作为时代产物,其思想深受社会的环境影响。受父亲亨利希·马克思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克思的内心萌生了早期自由思想。伴随着古希腊哲学家和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论断和思想,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基于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提倡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摒弃虚幻性、乌托邦的性质,兼具科学社会主义性质。从实际生活来看,“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实现共产主义是密不可分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必然结果。实现共产主义的第三个阶段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所描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相得益彰,即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实现自由发展的新起点。

回溯奥运会的历史,当初在古希腊时期,非但不允许女子参加比赛,连偷看比赛也是违反神的旨意的。自从有了这项没有男子参加的项目,西方的女士和女权主义者们还真着实为它高兴了一番呢。

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随之转移瘤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据统计,约有20%~54%的恶性肿瘤会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发生肺部转移[1]。因为肺存在庞大的毛细血管网且位于循环系统中枢,所以肺成为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器官之一[2]。肺转移瘤发生转移的时间早晚不一,无规律可循。肺转移瘤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外科治疗是否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行肺转移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拟探讨肺转移瘤手术切除适应证及术式、肺转移瘤诊断、术后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抽象(货币—资本)共同体彰显人类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物的依赖性”发展阶段。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达里蒙废除金银特权错误观点的批判态度,指出这一错误观点并未认识到货币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各个阶段呈现的显著特点,表明“只要交换价值仍然是产品的社会形式,废除货币本身也是不可能的”[4]95。与此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了货币本身所涵盖的抽象性、异己性、同一性的特点,货币随着生产社会化的扩大而不断发展,物与物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关系。依照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这两种转变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典型的理性的形而上学,具体表现为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商品拜物教。马克思的抽象共同体思想主要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象化为批判对象,力求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发展,极大程度上展现出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憧憬。

自国家产生以来,世人便开始了对它的探讨与研究。黑格尔坚持客观唯心主义,坚定国家是神的理念,崇尚国家本位、国家至上的思想,认为国家是普遍利益的代表。深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在其科学理论形成初期,视国家为理想共同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国家应该是政治的和法的理性的实现”[3]14。马克思关注点的转移即关注政治经济学,使他从深信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转变为批判黑格尔“虚幻共同体”的国家观,表明国家是虚幻共同体的表现形式,但国家代表的普遍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非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在马克思看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以及私有制的出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部分矛盾,而这些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正是由于矛盾的存在,使得私人利益从根本上并非真正代表着个人的利益和个人所要实现的价值诉求,在一定程度上私人利益的存在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义”顾名思义,指伦理道德及行为,“利”通常指物质利益,“义利观”是人们对伦理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关系的一种看法或观点,其中儒家的义利观最为经典。儒家倡导重义轻利的思想,从孔子的“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见利思义”(《论语·问宪》),到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再到荀子的“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荣辱》)、“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完美地为世人呈现出义与利的关系,制定出处理义利问题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重义轻利的思想并非完全舍弃利益追求伦理道德,而是摒弃以牺牲个人伦理道德来换取物质利益的观念和行为。此后,法家崇尚重义轻利,墨子主张义利并重,汉代董仲舒、宋代朱熹用极端的方式推广义利观,遭到有志之士的强烈反对与谴责。不管是正确的义利观,还是变了味儿的义利观,都是义利观发展完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义利观不仅是历代商人经商遵循的重要原则,更是历代帝王治国理政提倡的指导思想。“义利合一”的发展指导思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甚至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国家走向。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主要包括虚幻共同体、“抽象”共同体、真正共同体,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来寻找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人的自由与发展。

四、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依据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众多为后人所珍藏的精神财富和发展智慧。“协和万邦”一词来自《尚书·尧典》篇中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借赞颂尧帝的美好德行,主张各国、各民族之间实现和谐相处,重在阐释“和”一字,后又是历代王朝统治者处理民族、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对“和”做出新的阐述,孔子倡导用礼来规范社会秩序和人们的行为以达到和谐状态,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72,强调民心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除此之外,庄子强调国家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老子则主张大国应以宽广的胸怀和一颗平常心对待小国,切忌用本国的优势压制小国。综合来看,孔子、孟子、墨子、老子的思想均传递出人们对于“协和万邦”的深切期望,换句话说表明人们爱好和平、厌恶战争与冲突,譬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在各个朝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尽管“协和万邦”表达出的意愿很美好,但它始终是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立场上,坚定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土壤样品:于2017年8月23日和2018年8月16日采集距茶树施肥沟5~10 cm处0~20 cm、20~40 cm土壤样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等区域。采用“S”布点法采样,每个小区取5点混合成1个土样并用四分法留取样品,剔除土样杂物、压碎、自然风干后,分别过0.15 mm、0.075 mm筛子后用自封袋分装,密封,于干燥阴凉处保存,待分析测定。

二战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整体发展面貌,一方面引起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生产、资本、贸易联系日趋紧密,提高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局部地区仍战乱频发,但整体上呈现出相对和平的发展态势。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把握,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过去我们一直以为战争是不可避免且定会发生的,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倡导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和平是有可能的,相对来说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其次,当今世界出现众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和平与发展问题;最后,当代世界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东西方的和平问题和南北方的发展问题上。“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5]282在时代主题发生转变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为世界构建新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提供遵循的基本原则,向世界各国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江泽民同志则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思想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洞察出世界未来的发展形势,深刻地把握住当今世界的发展规律和现实矛盾,再次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倡导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基础上,阐释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做了理论上的铺垫。”[6]

2005年,胡锦涛主席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一理念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相处、全球经济和谐发展、不同文明和谐进步,且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而中国要在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下构建和谐中国,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国的一份力量。在十八大上,胡锦涛主席首次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7],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与实践行动不谋而合。正是在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世界形势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把握世界未来发展的趋势,结合中国发展实况,战略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丝路基金、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具体措施,向世界表达中国想要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决心,中国为世界发展积蓄力量的雄心,中国为实现全人类共同体利益诉求的忠心。唯有对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和实践行动进行梳理和分析,方能清晰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和依据,为今后发展这一思想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照。

基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历史语境分析,把握其提出的时代背景、文明力量、哲学逻辑、现实依据,强有力地向世人展现中国为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人类共同发展所做的贡献。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拆开解读有助于世人更好理解,首先,“人类”超越了公民身份和国家身份,体现出天下情怀与担当。其次,“命运”抛弃了身份差异与发展问题,主张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当今世界各国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状态,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个赢。最后,“共同体”超越了国家、地球,将所有公民、国家视为一个大家庭,家庭内部各个公民、国家的身份相同、发展目标相同。基于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哲理就能完美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各国仅凭自身力量实现发展是难上加难,或者说是难以实现的,唯有坚持相互合作、协调发展,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方能在实现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利益,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中国13亿多的人口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而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为中国梦、世界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对部分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歪曲与误读的正面解释,提高各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支持与认同度。

参考文献:

[1]刘方元.孟子今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2]邵发军.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邵发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7(4):1-8.

[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2012-11-08.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Thought of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

ZENG Lu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2,China)

Abstract :The idea of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s not a self-protection strategy for our country to deal with the global development problems,nor is it the same as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it by the outside world,but has its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charm.Generally speaking,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dea of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is the force of civilization proposed by the idea of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Marx's thought of community is the philosophical logic put forward by the thought of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New China's diplomatic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the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idea of it.On this basis,we need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and profoundly interpre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idea of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dea of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and to interpret forcefully the vision of common development of mankind embodied in the idea of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Key words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historical context;"The Belt and Road"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6060( 2019) 05-0007-05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9.05.002

收稿日期: 2018-12-04

作者简介: 曾璐(1995―),女,安徽宣城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标签:;  ;  ;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语境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