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的自信与奋斗论文

《论持久战》的自信与奋斗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论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揭示了坚定自信与努力奋斗的关系。

毛泽东的名篇《论持久战》,通篇贯穿着坚定自信、努力奋斗的思想。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亡国论”是不对的,这是强调要坚定自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速胜论”也是不对的,这是强调要努力奋斗。

毛泽东分析问题、研究问题,重视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论持久战》抓住了中日战争双方互相对立的四大特点:日本方面,一是战争力量强;二是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三是国土小,人力、物力不足;四是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方面,一是战争力量弱;二是战争本质的进步性、正义性;三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四是国际形势之多助。毛泽东正是从这四个相互对立的特点及其发展来强调坚定自信、努力奋斗的。

3.3.4 鸿图嶂观形植物 鸿图嶂的野生观形植物(表6)主要有华润楠、绒毛润楠(Machilus velutina)、华南桂(Cinnamomum austrosinense)、薄叶润楠、短序润楠等樟科植物,石笔木、广东厚皮香(Ternstroemia kwangtungensis)等山茶科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穗花杉等裸子植物,还包括桫椤、金毛狗、福建观音座莲(Angiopteris fokiensis)等形态极佳的蕨类植物。

为什么“亡国论”是不对的?因为“亡国论”者丢失了自信,产生妥协倾向、悲观情绪,不利于抗战。为什么“亡国论”者会丢失自信?因为“亡国论”者只抓住敌强我弱这一特点看问题,而看不到在全局上日本还有小国、退步、寡助的三个短处,中国还有大国、进步、多助的三个长处。毛泽东从敌退步我进步、敌小国我大国、敌寡助我多助的三个特点去批驳亡国论者,去说服还不明白和还不坚定的人们,巩固其抗战的信心。

Course Changing Decision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According to Social Emotion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为什么“速胜论”也是不对的?因为“速胜论”者丢失了努力奋斗,产生轻敌倾向、急躁冒进,同样不利于抗战。为什么“速胜论”者会丢失努力奋斗?因为“他们或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他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速胜论”者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进步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游击战和持久战的力量,他们或则只相信正规军正面作战的力量,或则把抗战的前途主要地寄托在外国援助上面。毛泽东从丢失努力奋斗的角度批判了“速胜论”。他说:“我们客观地并全面地估计到一切敌我情况,指出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而排斥毫无根据的速胜论。我们主张为着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而努力,条件多具备一分,早具备一分,胜利的把握就多一分,胜利的时间就早一日。”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次次的战争中国都没打过帝国主义,这是一些人不自信的基础原因。毛泽东则从抗日战争的时代特点,抓住自信的时代因素,这就是日本处于快要死亡的帝国主义的退步时代,中国则处于历史上进步的时代。这个进步时代的标志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接着,毛泽东抓住自信的地理因素和人力因素。中国是一个大国,既地大物博,有广大的回旋余地;又人口众多,若克服了民众无组织状态,将四亿五千万人团结起来,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最后,毛泽东还抓住自信的道义因素和国际因素。日本侵略战争不得人心,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中国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在国际上得道多助。毛泽东在抓住自信的三个积极因素的同时,并没有丝毫忽视敌强我弱这个不利因素,而是强调通过努力奋斗去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不断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

毛泽东强调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是不断积累力量,改变敌强我弱态势,达到变弱为强转化的最重要的能动性因素。“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论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揭示了坚定自信与努力奋斗的关系:一方面,坚定自信是努力奋斗的前提。连自信心都没有,何谈努力奋斗呢?另一方面,努力奋斗是坚定自信的必然要求。“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

今天,重温毛泽东《论持久战》的自信与奋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壶天晓还进过我的记忆库呢!”镜心羽衣哼了一声,说道,“壶天晓,丁达还有实时影像池的功能,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曹应旺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担任《陈云传》副主编,参加撰写《邓小平传》,著有《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抗战时期的毛泽东》。

(责任编辑 / 岳振)

标签:;  

《论持久战》的自信与奋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