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现状的研究论文_张玉兰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现状的研究论文_张玉兰

广西天佑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公用设施也日益完善。如今,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就是市政公用设施的综合性能。本文就将围绕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现状展开探讨,并提出完善设施管理的主要措施,以期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现状;主要措施

市政公用设施在城市建设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通过各项基础设施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性,还能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利用城市绿化景观、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城市安全防护设施,全方位改善大众生活水平,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1 分析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内容

1.1 从景观绿化出发,优化城市环境

在城市中开展绿化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在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建设,拓展绿化面积,并对路灯、垃圾箱等公用设施实行功能性优化;②针对城市中原有的绿地广场,实行升级完善。通过上述城市中的绿化改造,可以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1.2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

城市公用设施改造过程中,还要注重民生建设,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具体建设内容有:①在城市中较为偏僻的小路设置照明系统,②做好水电及天然气的充足供应。③改善城市交通建设,方便居民出行。

1.3 改造城市道路

道路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决定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私家车数量逐年递增,交通压力较大,且对路面的损害也日益严重。对此,加强城市道路的改造工作至关重要。现阶段,建设单位开展了地下运输道路的施工作业,力求缓解交通压力,减少过多车辆对道路的损害。再者,城市道路上应设置盲人道板及文化板,且大力完善道路监督体系和交通指挥体系,以此规范车辆通行,增大道路安全系数。或者也可选用新型优质的施工材料,完成道路的重新建设工作,从而提高道路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1.4 关注对环境有害的生产,彻底优化城市质量

为了促进城市的持续前行,彻底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加大对污染生产的管理力度尤为关键。针对污水处理厂、化学化工厂,城市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管理方案,约束其污染物的排放,以期改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城市垃圾总量,卒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居民绿色生活的需求。

1.5 注重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前行,出了物质文明的建设以外,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而市民是推动城市前行的重要个体。在城市文明建设中,需要通过对居民综合素质的完善,来加快整座城市文化建设的步伐。为此,城市相关部门需加深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其集体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感。可在城市街头开展城市文明的宣传工作,或通过电视节目号召全民遵纪守法,文明生活,从而共同创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优秀城市。

2 简述实际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管理情况

2.1 旧城区改建问题

目前,城市中的旧城区,成为阻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点项目。旧城区的各项公用设施均存在严重老化问题。比如,旧城区道路损坏严重,且宽度较窄,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又由于地下管道分布复杂,道路改建难度较大;旧城区供水供电设施缺乏维修管理,老化损毁现象严重;城区排水设施不健全,梅雨季节整个城区雨水泛滥,无处排放;污水排放缺乏合理管控,垃圾随意倾倒,居民生活质量没有保障。

2.2 公用设施建设的资金匮乏

在市政公用设施投入建设时,经常出现前期投入资金过少的现象。这是因为工程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下发,而政府资金会受到多方制约,最后在公共设施的投入上发生资金匮乏现象。工程运营资金不能满足后期的建设,直接阻碍各项升级完善施工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城市绿地不能满足市政建设要求,城区道路扩建及管网改造被迫停工。这些现象均极大的制约了城市发展。

2.3 重建轻管现象严重

在施工公用设施建设时,多数承建单位只关注工期,一味的开展建设作业,但在施工管理方面却极为忽视,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设施改善工作不到位。最后市政建设工作同样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为城市埋下安全隐患,威胁居民生命安全。

2.4 市民责任意识稀缺

由于市民的综合素质偏低,责任意识匮乏,在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期间,经常会发生施工团队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冲突问题。对于市政建设,部分居民持反对意见,该现象严重阻碍了工程的开展,最终延误工期,市政建设达不到最终目标。

3 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的几点策略

3.1 注重城市管网的保护工作

为了改善现有管网的设计缺陷,未来应该按照管网的损耗程度分阶段地对老旧排水管网实行改造。针对降雨量加大的城区,应在疏通原有排水管道的基础上,拓宽部分容易发生内涝的区域排水管道。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建设辅助性的排水连接管道,以减缓低洼地区的排水压力。再者,完善城市集雨设施,不可只关注污水的排放,而忽视了雨水的排除。

3.2 增设融资制度,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为了加大市政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部门可以推出相关融资政策,利用多渠道的资金筹划,借助外部力量,完成设施建设工作。另外,还需注重对工程资金的管理,做好资金去向的全面监管工作,从而增大资金利用率,防止资源浪费。再者,市政公用设施融资的基本原则为谁投资谁受益,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受益条件以吸引民间投资,并实行严格的工程监管、工程审计和资金管理。同时加大对城市建设管理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等资金的监管力度,让其能够专项应用于城市维护及基础设施建设中,避免非法挪用或占作他用。

3.3 全年落实建设监管制度,加强施工规范性

在公用设施建设期间,只有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充分落实,才能达到最终建设目标,推动城市化发展。因此,在实际建设时,政府相关部门应秉承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施工管理条例下发到施工各个环节当中,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深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让其规范施工,防止违规操作,以此提高施工效率,改善建设品质。

3.4 动员群众力量,实现共管

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需满足群众需求,让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参与到市政建设设施管理中,具体方式为: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在政府各管理部门目标管理中,应明确城市管理、公民道德、相关法规条文的宣传和落实,同时要求将所有宣传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针对违规施工的情况,需借助媒体的力量,对其实行严格的曝光,相关部门应责令施工单位整改;针对爱护公共设施,积极参加城市管理的市民,政府部门需对其予以表扬,可以为该市民颁发文明证书,鼓励更多市民投入到市政建设当中,动员全体市民,共同维护城市设施,共建美好家园。

3.5 建立城市精品观念

一座具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一定是城市中的精品或具备发展为精品城市的潜力。体现一个城市的品位除了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和景点公园外,城市公用设施也是重要的窗口。比如,植物在绿化用地上的布局、景观小品在道路等公共用地上的点缀、街道两侧的标高标牌及广告等。同样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还需消除城市中的“三不管”地带,加大对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力度。且为了增强城市美观性,在管网开挖施工中,应尽量减少重复开挖现象,保持城市道路的整洁,确保公用设施的有序设置。

4 结语

综上,为了彻底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应当从制度管理、资金投入、设施改善等多方面入手,动员全民力量,共同建设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公用设施,以此美化城市环境,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发展的现代化都市。

参考文献:

[1]李剑飞.浅谈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和思考[J].低碳世界,2016(33)

[2]张瑞君.浅析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J].门窗,2016(10)

论文作者:张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现状的研究论文_张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