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属于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保障性强、稳定性好的施工方案,桩基础不仅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抗震性,而且还可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高层复杂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会对桩基础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要点分析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不断进行,对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快慢和施工质量的高低。如果桩基础出现地陷或者塌方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进行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对其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给予高度的重视。
1.桩基础的概述
1.1桩基础含义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建筑物承受的重力将会导致地基下方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通常情况下,地基不仅能够承受来自于建筑基础上部结构的重力,而且还能够缓解给建筑物造成的高度破坏,从而将基础沉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阶段,桩基础施工必不可少,这里所提及到的桩基础主要是对桩基和桩顶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承受来自于上层建筑物的自重。根据基础的受力原理可以把桩基础划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大类。按施工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1.2桩基础的作用
桩基础可以使地基变得更加牢固,从而建造出更加牢固的建筑。桩基础做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作用机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可以把上层建筑的重力及时的传递给地基;(2)确保上层建筑的稳固性:桩基础可以增加地下土的密度,使其变得更加紧实,从而有效提高地基的承重能力,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1.3桩基础的特点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其能够有效抵抗由风或地震引发的水平负载,从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同时也达到一定的抗震效果。桩基础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把上部建筑物荷载均匀分散到各个部位,从而有效降低沉淀量;(2)不管建筑物的体积大小,都能够承受非常大的荷载,是地基加固的主要选择,同时桩基础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能够被应用于任何类别的工程和地质条件里,尤其是一些质地比较柔软的地基,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优势;(3)桩支承于密实、基岩的卵砾石层或者中密砂、硬塑粘性土等较硬的持力层,因此具有非常高的竖向群桩承载力或单桩承载力,可以更好的承受来自于高层建筑的全部偏心荷载和竖向荷载;(4)桩基础具有很大的竖向群刚度(摩擦桩)或单桩刚度(端承桩),即使受到相邻荷载或自重的影响,也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均匀沉降,从而将建筑物的倾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5)桩身能够顺利穿过可液化土层,并最终嵌固于基岩或支承于稳定的坚实土层上,即使遇到地震导致的震陷与浅部土层液化现象,桩基础也可以依靠深部稳固土层来产生足够的抗拔与抗压承载力,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稳定性,不至于出现过大的沉陷与倾斜。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
在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进行规划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对现场施工环境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明确其施工要点,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提高桩基础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2.1桩基础技术施工准备
(1)对施工地形给予深入分析。由于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不同地区的土质分布零散且不均匀,因此在桩基础技术施工之前需要对其土质情况进行分析。在桩基础具体施工过程中,土壤成分、土质硬度压力、以及地下水水位等都会对打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桩基础本身类型比较多,如果无法对土质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将会导致桩基础施工无法顺利的进行,致使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地形的分析工作。
(2)完善桩基础工程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阶段,极易受到外界不可抗力的制约,从而使其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在施工之前对桩基础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通过对各种类型桩基础的施工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来选择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相符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3)载荷量的有效控制。在桩基础施工之前,需要对单桩载荷量给予有效的计算,这样不仅可以为桩位的设计提供参考,而且还可以合理估算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对桩基础载荷量的有效控制还可以制定出最佳桩基础施工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桩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目前,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阶段,灌注桩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成孔方法有挖孔桩、钻孔灌注桩与沉管灌注桩三种。在进行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准确计算出桩体使用的年限,同时还需要对桩体回填所需混凝土土质和软硬程度进行合理地选择。在成孔过程中,最常见的成孔方式有机械挖孔桩与人工挖孔桩。其中,人工挖孔过程中要按照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以确保混凝土浇灌与喷射可以同时形成保护壁,并借助钢筋来完成护壁连接,以更好的提高桩基础的稳定性。在达到孔洞深度的基础上,可以按照要求对桩孔进行适当的扩大,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进行优先安装,然后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在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是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较高,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借助锤子进行击打来使桩子下沉,该过程中未对桩体的截面给予实时关注,从而在桩体打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离析与桩体断裂现象。要想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强化沉管桩自身的强度,并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的储存在沉管内部,而且完成之后需要以缓慢的速度来拔管。
2.3预制桩施工技术要点
选择预制桩施工技术来进行桩基础打孔过程中,最常见的方式有静力压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与锤击沉桩四种。在进行预制桩施工过程中,会对其周围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就需要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的土壤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开展科学化的布局,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土壤造成的影响。同时,在进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需要选择与之对应的施工管材,依靠多样化的形式来确保预制桩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预制桩施工是由钢桩与混凝土桩结合而成的,其需要承受来自于建筑物的压力,从而有效的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预制桩施工阶段,需要对其打桩顺序给予充分的考虑,尤其是要控制好桩顶至桩尖混凝土浇灌的顺序,从而更好的提高预制桩自身的优势。(1)静力压桩技术。该技术一般是借助静力压桩设备来进行施工,其需要借助设备自重和桩架配重来对预制桩形成反作用力,并把其逐渐的压入土层中。实际上,静力压桩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没有噪音、没有震动、没有冲击力、操作起来简洁方便,而且所得到的桩基础稳定性高,其可以有效的节约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量,降低桩基础施工的成本。但是其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因为静压桩在对周围土体进行挤压的过程中,会对土层已经具有的超空隙水压力平衡产生破坏,从而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其给予有效的控制;(2)振动沉桩技术。其一般是把固定振动器安装在桩顶部,在震动效果和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来使桩沉入基地。震动沉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包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设备体积小,存放方便,不需要占据过多的空间;打桩效果理想,效率高;设备的质量小,便于移动等。当然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施工阶段会产生一些噪音,不仅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振动沉桩技术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发展,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桩基础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目前桩基础工程施工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此时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好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掌握桩基础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严格审核桩基础施工方案,从而有效确保桩基础施工方案、技术、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雅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6)
[2]袁宝.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难点解析[J].江西建材.2014(16)
[3]张波.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6(11)
[4]郭斌.谈桩基础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J].山西建筑.2013(03)
[5]王志强,李亮.桩基础施工影响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建筑知识.2016(10)
[6]高金玉,杨帆.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桩基础论文; 土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地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