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空回肠肿瘤38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_付振保

付振保(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 自贡 643000)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67-02【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普通外科2009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的38例经过病理学证实原发性空回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包块等,多为恶性,良性则主要以平滑肌瘤为主,恶性则以恶性淋巴瘤为主。肿瘤分布空肠少于回肠。检查方法多样,但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为65.8%(25/38)。结论原发性空回肠肿瘤发病率低,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规内镜无法到达,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因此难以早期发现,导致病情延误,预后比较差。诊断该疾病常需多种手段联合确诊。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依据肿瘤性质及部位来决定。对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及早地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可提高诊断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原发性;空回肠肿瘤;诊断;治疗;手术切除原发性空回肠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发病率低,起病隐匿,在消化道肿瘤中占1.0% ~3.6%,在全身肿瘤中占0.2% ~0.3%[1]。其临床表现都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十分困难,临床易被延误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多为晚期,预后比较差。选取我院普通外科2009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的38例经过病理学证实原发性空回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率。现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8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21~78岁,平均为(34.6±10.8)岁。良性肿瘤7例(18.4% )、恶性肿瘤31例(81.6% );病程在5h~8 (18年。空肠15例、回肠23例。术前确诊患者为25例,占65.8%。1.2临床表现 38例患者均伴有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伴有或不伴有黄疸、消瘦、肠梗阻等,极少数患者因单一症状就诊。按位置分空肠13例(34.2%)和回肠25例(65.8%)。本组病例表现为腹痛32例(84.2%)、肠梗阻12例(31.6%)、黑便11例(28.9%)、腹部肿块9例(23.7%)、贫血8例(21.1%)、穿孔性腹膜炎2例(5.26%)、失血性休克2例(5.4%),其他表现有食欲不振、腹泻、贫血及体重下降等。

1.3术前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甲胎蛋白、CA199、癌胚抗原检测、腹部CT检查及全消化道钡餐造影。25例患者术前确诊。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其中术前B超检查发现腹部包块1例;腹部CT检查明确显示小肠占位25例;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发现小肠包块15例;MRI检查1例;糖类抗原CA199检测4例明显升高;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检测2例轻度升高。1.4治疗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术中肉眼判断或快速冰冻活检性质确定,良性肿瘤均行单纯肿瘤、部分病变段切除或楔形切除手术。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根治切除手术、姑息性切除手术、短路手术或探查活检,术后辅予化疗(mFOLFOX6)、放疗及生物治疗。其中8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5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行捷径吻合术;23例行小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全部病例中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1.5病理类型 良性肿瘤(7例):平滑肌瘤5例、腺瘤1例,脂肪瘤1例;恶性肿瘤(31例):恶性淋巴瘤20例、腺癌9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间质瘤1例。38例空回肠肿瘤中,,空肠15例,回肠23例。术后病理:空肠:恶性淋巴瘤5例,平滑肌瘤4例,空肠腺癌3例,腺瘤1例,脂肪瘤1例;回肠:恶性淋巴瘤15例,回肠腺癌6例,恶性间质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平滑肌瘤1例。2结果38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病理类型及发病部位病理类型类型肿瘤部位1)本组38例患者中,甲胎蛋白、CA199、癌胚抗原检测良恶性肿瘤无差异。2)本组38例患者中,病变位置,回肠为主23例(60.52%),空肠最少15例(39.48%) 3)本组38例患者中,病例类型以恶性淋巴瘤为主。4)本组38例患者中,恶性肿瘤31例占81.6%,良性肿瘤7例占18.4%。

其中7例良性肿瘤患者,有1例患者失访,目前6例患者仍然存活,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85.7%,5年生存率85.7%。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9例患者获得随访,占93.5%;随访的时间为5~54个月,平均为(40.5±5.5)个月。

根治性切除手术(23例):1年生存患者21例,占91.3%;3年生存患者12例,占52.2%;5年生存患者9例,占39.1%。姑息性切除(5例):1年生存患者3例,占60.0%;3年生存患者1例,占20.0%;5年生存患者0例,占0.0%。3讨论原发性空回肠肿瘤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肿瘤可见于小肠各段,多为恶性,其发病率约为所有肠道肿瘤的0.2% ~0.3%,发病位置以回肠多见。空回肠肿瘤组织类型以恶性淋巴瘤为主,发病率依次为恶性巴瘤、癌、平滑肌肉瘤。目前临床上诊断十分困难,常规内镜无法到达,同时其又缺乏一定的诊断标准,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因此难以在早期发现,导致病情延误,预后比较差。临床上常用的有钡剂造影、双气囊小肠镜、核磁共振、胶囊肠镜、核素扫描等。B超和CT检查已成为常规检查,可以作为初筛选的指标。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肠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

本组腹部CT检查38例,25例明确为小肠占位或腹部包块。小肠X线钡餐造影为传统的、目前仍较有效的方法[3]。胶囊内镜检查可以观察到整个小肠黏膜,检测率可高达45% ~75%,准确性仅为20% ~39%,但对小肠单个病灶的遗漏及误诊率均较高。但诊断该病常需多种手段联合确诊[4]。当被排除胃、十二指肠和结直肠疾病后,应考虑到小肠疾病的可能性。对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及早地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充分了解整个小肠的病变情况,可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中的盲区,使得诊断率大大提高,避免和防止对患者造成诊治耽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对空回肠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手术方式一般依据肿瘤性质及部位来决定[5-6]。然而手术中难以确定性质的患者,应该对患者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良性肿瘤行肿瘤局部切除或局部肠段切除术或合并受累脏器切除,恶性肿瘤则应该对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对不能进行根治切除者,争取对原发灶进行姑息性切除手术以缓解症状。对于有肠梗阻现象而肿块又无法切除者,应行旁路手术以解除梗阻。

参考文献[1]周东风,李宏,林惠忠.原发性小肠肿瘤3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7(3):299—300.[2]韦璐,陈刚,许彪,等.原发性小肠肿瘤的CT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3(4):270-272.[3]LaurentF,RaynaudM,BisetJM,etal.Diagnosisandcategorizationofsmallbowelneoplasms[J].GastrointestRadiol,1991,16(1):115-119.[4]JemalA,SiegelR,wardE,etal,Cancerstatistics[J].CACancerJClin,2008,58(2):71-96.[5]邱立新,伍冀湘,王宇夫,等.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2008,3(2):98-99.[6]沈波,陆永高,包洁,等.100例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8):172-173.

论文作者:付振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4

标签:;  ;  ;  ;  ;  ;  ;  ;  

原发性空回肠肿瘤38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_付振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