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与当代高校德育体系的创新_儒家论文

论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与当代高校德育体系的创新_儒家论文

论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与当代高校德育体系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德育论文,主体论文,当代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是塑造一代新人的摇篮,而思想道德素质将关系到大学生成才乃至国家和民族兴 衰,因此,德育的成败是衡量高等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但近年来,我国高校的道德教 育面临着道德失范、监控无力的尴尬困境。针对这一现象,人们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实验 ,适时提出了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以“道德学习”取代“道德教育”正在逐渐演变为 一股道德教育的世界性潮流,引起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儒家伦理源远流长,蕴 含着丰富的道德主体性思想资源,经过重新挖掘和重构,在现代仍彰显出它无穷的智慧 和活力,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借鉴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的思想资源,对构筑新 的高校德育体系意义重大。

一、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的内涵及特点

1.儒家向来十分重视道德主体性的确立和培养。“仁”是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 是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乃“本心之全德”,也是道德主体性的根基。从孔子开始, 儒家就主张,德性发乎人的内心,基于人的本性,表现出儒家重视道德主体的思想倾向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说:“求仁而得仁 ”(《论语·述而》)。“仁心”源于主体,个体可返身自求而获得德性。孔子重仁又重 礼,但他强调礼并不仅是外在的物质形式,“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 云乎哉?”(《论语·阳货》)礼之要义甚至也不在外在的规范层面,如果缺少了主体“ 仁心”,“人而不仁”,即使勉强维持“礼”、“乐”的外在形式,也丧失了它的实质 意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礼之本实根基于内 在的道德主体精神,在于仁爱和忠恕之心,在于道德主体性意识的自觉与确立。

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正式提出仁义内在的观点,更加突出了道 德主体性意识。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 尽心上》)又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 子·告子上》)认为“仁、义、礼、智”四端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孟子·尽心上》),坚信人的道德的根源取决于内在的道德主体精神,为道德主体 性功能的发挥奠定了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有大小体之分,关键在于怎样“涵养”。他 主张舍生取义。“涵养”是道德修养,舍取是道德选择,这些都要求突出道德主体的力 量。

宋明道学是儒家向内心开拓的高峰,道德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心性论。其中王 阳明又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孟子的良心论在他这里得到了全面和充分的展开,心性 论的阐释使道德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道德主体性的确立,意味着对道德主体设立 了很高的要求,一个高高矗立的道德自我,成为德性基础和最终评判标准。在儒家心性 论看来,一方面,成就圣贤人格最简易、最有效的进路就是良心的自我发现,只有把外 在规范转换为内心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源源不断的向善动力。另一方面,对良心的阐 述又总是受着成就圣贤人格这一最高价值目标的导引。

关于道德主体性原则的这种特性,先秦儒家的仁义内在的观点已蕴涵此义,只是经过 王阳明更深入地解释和发挥,才构成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特征。此后这种精神一直被儒家 道统所承继,也构筑了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精义。

2.道德主体性的培养也是个人的心理成长的过程。道德主体性的自觉需要个人的心理 体验,这种心理体验就源于人的道德本能。儒家把道德本能直接建立在人们日常心理体 验最多的“羞耻之心”之上。“羞恶之心”(“羞耻之心”)是良心存在最明显最牢靠最 长久的见证,是对道德行为评判和监督的依据。赵敦华教授认为羞耻之心能提供反道德 心理的“免疫力”。“羞耻之心”本身不仅是一种德性,而且是一系列德性的心理基础 。由羞耻心生发而来的德性为“诚”和“信”。诚信使人重责任,重承诺,重荣誉,人 为了履行责任和维护荣誉而大无畏,这就是“勇”。道德勇气上升到道德命令,就成为 “义”。儒家道德具体的德目,如“廉”、“耻”、“诚”、“信”、“勇”、“智” ,乃至“忠”、“孝”等,都可被归结为“忠恕之道”,也就是“仁”(注:赵敦华: 《中国古代价值律的重构及其现代意义(下)》,《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儒家从 道德主体出发,根据心理发展的进程,逐步推演出完整的道德体系,把心理成长的过程 和道德的完善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实际上,从“仁”到“羞耻之心”到“良心”的德性概念的转换,呈现了道德主体意 识不断增强的过程。随着道德主体性意识的强化,自尊心和独立人格就会凸现出来,就 会意识到自我道德责任,激发道德勇气和自律精神。恶行虽可以常常逃脱公众的惩罚或 谴责,但很难逃脱自我良心的责备。没有自责心的人是名副其实的无耻之徒,“无耻” 是一种严厉的道德谴责,它宣判了被谴责者在道德上的不可救药性(注:赵敦华:《中 国古代价值律的重构及其现代意义(下)》,《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人不可以 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相反,因为“羞耻之心”的提防而杜 绝恶行,就获得了德性。

3.儒家道德主体兼具理性、情感、意志三种机能,是知、情、意的统一。儒家不仅重 视个人的“正心”、“诚意”,而且非常重视“知耻”而后“践履”和“躬行”。通过 知、情、意、行,达到人格完善。这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教育智慧。它与传统西方伦理学 偏重其一有着很大差别,为道德修养提供了不同的模式。当然,儒家也分辨开知、情、 意,三者有先验的与经验的等不同的内涵,进而有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四端之情与情 欲、意与念的区分,但是,这些区分只是思辨上的区分,它们在实践上却是相即不离的 。知、情、意三者并非三种互相独立的机能,而是同一个机能的三种涵义,它们相即相 融、不可分割。现代道德教育,无疑应当把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道德认知,提升个人 道德情感,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作为德育的最终目的。

二、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为大学生道德学习提供的文化根基及其限度

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为大学生道德学习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在“五四”对传统的 反叛中,传统儒家伦理精神被视为中国实现现代性的阻碍性力量,传统的儒家德育模式 也招致最猛烈的攻击。今天,当现代化的中国即将伸手可及的时候,传统似乎已完全退 出现代社会生活,成为遥远的回忆。但2000多年的儒家道德文化毕竟是我们一个十分厚 重的传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这些文化传统甚至渗透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 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的存在方式,正像杜维明先生所说的那样,表 现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实际上,我们都有作为道德基础的本能情感甚至道德直 觉,这些本能情感和道德直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本能或善端,这就是道德主体性的自 觉,它既有心理基础,又是长期文化熏陶的结果。

道德本能或善端是道德学习的基础前提,是人有德性、成为有道德的人的可能性的理 论支撑点,也为人的道德学习提供了内在的动力。万俊人教授认为,儒家传统伦理中独 特而丰富的心性美德伦理,是世俗生活和人格精神意义上的重要美德伦理资源。孔子的 “忠恕之道”或“仁爱之方”,思孟学派和宋明心学的“良知”学说,先秦儒家所倡导 的以义取利价值观,以及儒家一贯坚持的修身养性、智德双修的人生哲学等等,都是值 得现代人类珍视的美德源泉(注: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 002年版,第119、119页。)。据一份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三所著名高校学生问卷调查 显示,在道德价值方面,对儒家道德的核心“仁、义、礼、信、孝”等,被调查的大学 生居然没有一个人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对于“仁、忠、孝”等传统道德的获得, 超过50%的人选择了“自小耳濡目染”的途径(注:《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问卷调查结果 》,《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16期。)。这说明,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显示 出一种更宽容和乐观认同的态度,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的这种态度,说明儒家道德 文化传统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厚实的文化基础。这也是我们进一步激发大学生道德 主体性意识重要的文化土壤。

传统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对培养国人的道德自律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道德主体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它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无限夸大其作用不是历史唯物 主义的态度。实际上,今天当我们用现代眼光去审视传统道德文化时,我们发现它也明 显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对此,我们也要有着清醒的认识。

其一,在道德主体目标的设定上,严重脱离现实,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传统伦 理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培养,鼓励人们通过内省、自讼达到内圣,内圣是其道德主体 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孔子众多弟子中,颜回被树为儒家内圣人格的一座丰碑,备受推崇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 也》)儒家突出精神主体而抹煞日常生活需要的倾向十分明显。但人本质上是一个实践 主体,既有精神需求,也有物质需要,既有现实生活层面又有精神超越的层面。传统儒 家道德教育只重精神主体,它的“内圣”目标更只是关注人们精神超越层面,割断了道 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使儒家道德主体目标设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主体“内 圣”理想往往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根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

其二,在道德主体性自由发挥程度上,过多受“礼”的约束,强调整体性而轻视个体 性,道德主体性自我觉解程度低。儒家重视人的道德选择的自由,认为“人皆可以为尧 舜”(《孟子·告子下》),相信只要通过个人的选择和意志努力就可以获得美德。但这 种主体自由,是被框在“礼”的阈限内的。吴学国教授认为,儒家虽然达到了道德的主 体意识,但仍属于“自然”的范畴,还缺乏独立性,这种道德主体至多只是道德实践主 体,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道德觉解的意识还很薄弱(注:吴学国:《内外之辩: 略论中国哲学的自我概念》,《哲学研究》2004年第9期。)。儒家主体自由的发挥更多 的是强调约束自我的个性需求,体现“克己复礼”。它要求“君子思不出其位”(《论 语·宪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这 样不仅限制了人的言论、行为的自由,也限制了个人思想的自由。“礼”作为中国封建 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的重要作用虽不可否认,但随 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在封建社会后期,在儒家政治化以后,它就越来越成为束缚 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礼教就异化成了禁锢道德主体自由 的牢笼,最终走向了道德主体自由的反面。

三、活化传统儒家道德资源,促进主体性道德教育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时代,重视培植道德主体性,发展大学生的道 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是当代高校德育的重心,也是近年来世 界性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传统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为现代德育提供了充 足的思想资源。同时,儒家德育模式又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整体轻差别、重教化轻引导等 倾向,有悖于我们道德主体素质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应尊重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借 鉴和重构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资源,批判和剔除其中糟粕性的成分和因素,努力建立一 个鼓励个性发展的开放性的主体性德育体系。

1.明确大学生在德育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努力实现由客体向主体地位的转变。在 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和充分尊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实现由被动接 受教育向主动参与教育的转变,强化他们在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的 认识。发挥其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内在需要的升华。不断增强学生在德育过 程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德育中充当“主角”,自主地设计德育活动的方式和程序,并 付诸行动,从而体现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重视发挥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内省和自悟的作用,不断增强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 。重塑现代人的道德信念和美德品格,这是现代社会伦理得以真正有效实践的主体性基 础。没有充分深厚的主体性美德基础,任何普遍的社会规范伦理都不可能外化成人们的 实际行动(注: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 119页。)。康德说,真正的自由意志不是人对外在道德律令的一种被动接纳,而是通过 一种主体性认知并形成一种主体性的内在自律。因而,应重视鼓励大学生的“返身自悟 ”,体验“日三省吾身”的快乐。培养大学生“能为”的主体意识,做好“精神助产士 ”工作,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让学生在愉快的道德践履中培养良好的道德选择能力、 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自主意识克服自己的弱点,抵御各种不良诱导,从而激发他们 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热情。

3.重视德育的非理性因素,构筑情感德育模式。理性尽管在大学生个人生活中居于重 要地位,但理性并不能主导一切。儒家十分重视亲情仁爱为基础的道德情感的作用,仁 爱首先产生于亲人间的情感性关系,这种温情脉脉的情感环境是儒家德育发挥功用的重 要条件。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孔子向来主张通过“忠恕 之道”或“仁爱之方”的情感德育方式涵养人格。只有以情感人,方能以理服人,才能 收到德育的最佳效果。因此,对学生要投入真情和爱心,创造“仁者爱人”、“厚德载 物”、“民胞物与”的温馨氛围,对等仁爱感情是和谐道德的润滑剂。德育要重视这种 情感性因素,有效发挥“知、情、意”这三种机能在道德学习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学生 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独立人格。

4.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培养道德兴趣。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然个性,就要 学会解读学生的个性特点。孔子认为最有效的学习出自于内心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惟有如此,方能有“学如不及,犹恐失 之”(《论语·泰伯》)的态度。兴趣来源于道德主体,因此要懂得因势利导,“因”而 不“逆”。在传统道德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道德兴趣分析太少,总是把学生当作纯粹 的客体对象,这样极易触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难获认同。因而,在主体性道德教 育过程中,要尊重个性发展的必然规律,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引导,按照学 生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和追求,塑造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5.创造良好的接受暗示教育的德育环境。道德暗示教育应成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道德文化氛围、校园精神、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义体系,都 是大学生道德暗示教育的文化因子。因而,高校一方面要在创建良好校风、培植大学精 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制度环境的育人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身体 力行,言行一致,作好道德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无意识地增 强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并在道德思维上形成独立评判道德价值的能力。

6.面向日常生活,增强大学生的德育现实感。要把德育从疏离现实的自转系统转换过 来,长久以来,高校德育脱离大学生的当下道德需要和实际,道德教育理想化,造成道 德主体性“空场”,最终导致道德主体的异化。孔子论“仁”从未离开具体生活。日常 生活伦理、日常生活道德贴近道德主体的真实生活,符合道德主体的个性需要,容易进 入道德主体的视野。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就要求德育走向“大众 ”,贴近“平民”,建设“大众道德”、“公民道德”,增加其现实的亲和力。在主体 性德育中,我们应大量增加生活化的道德素材,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道德 困惑和道德行为成功的案例,使学生加强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关注、思索与实践,并 在反思、批判、革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标签:;  ;  ;  ;  ;  ;  ;  

论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与当代高校德育体系的创新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