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11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的输血不良反应。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大剂量输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输血成分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少白细胞组(n=26)与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法,少白细胞组采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法,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少白细胞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量出血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差,疾病复杂,内部屏障系统遭到破坏,应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法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该种技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常规输血;输血不良反应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coagulation and other blood transfusion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Song Quanchun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Heilongjiang Province,Daqing 163411,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by coacervation technology amine and other 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 us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so as to find out the condensation amine technology advantages and practical value,and for the future of the technology improvement research work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Methods:extraction in 2015 in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the need for transfusion treatment of 500 patients and the the number of 25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ntrol group using normal saline solution were used in the cross matching blood,experimental group is used Polybrene Technique of cross matching of blood. Results:after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data,we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cross matching rate(P<O.05)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the advantages of the technology of the transfusion of condensed amine is obvious,and the sensitivity is high.
【Key words】condensation amine technology;other blood transfusion technology;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application
在科技水平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下,输血安全性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人体血液中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白细胞并无治疗效应,在常规输血时,由于存在白细胞,很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严重制约了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将血液中白细胞去除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输血安全,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输血患者采用少包细胞技术输血法,成效理想,现将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大剂量输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输血成分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少白细胞组(n=26)与对照组(n=26),其中男23例,女29例,血液科患者共计19例,妇产科17例,消化科16例,年龄为19~77岁,平均年龄为(38.7±4.9)岁。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原发病类型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输血技术
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法,少白细胞组,在输血前去除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使用白细胞过滤器FTS-RC-201血库型,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对红细胞悬液进行过滤浓缩处理,白细胞去除率控制在99.5%以上,残余量小于5×108U,红细胞回收率控制在89%以上。
1.3 不良反应判别标准
过敏:患者出现全身性皮疹或者局部皮症,经针对性的抗过敏治疗后消失;
发热:与输血前相比患者体温升高超过1℃,并伴随程度不同的寒战与恶寒;
其他:骨痛、胸痛、过敏性休克,根据患者临床体征进行检查,看是否由于输血因素引起[1]。
若患者出现其中一项表现,则可确定出现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少白细胞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少白细胞组、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3 讨论
大量输血会导致患者体内出现血小板抗体、白细胞抗原HLA等免疫性抗体,继而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了保障输血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就需要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临床研究也显示,少白细胞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输血引发的病毒传播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以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2]。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没有治疗效果的,在离体之后,白细胞功能会很快丧失,将这种无治疗作用的白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血小板输注耐受、过敏性休克、发热、皮疹、寒战、移植物抗宿主病、成人呼吸窘迫症等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引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传染等等,因此,为了保障输血安全性与有效性,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够有效降低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现阶段来看,临床研究显示,将白细胞残余量控制在5×108U即可达到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3]。
本研究对于少白细胞组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结果显示,少白细胞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由于给患者输入大量同种异体血液,其白细胞含量很高,因此,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此外,输血不良反应不仅与过量白细胞有关,与血液储存工作中释放的补体、脂质、细胞因子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少白细胞组中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与以上几种因素有关[4]。鉴于此,对于大量输血患者,不仅要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还要尽可能选择7d内的血液,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大量出血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差,疾病复杂,内部屏障系统遭到破坏,应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法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该种技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邢英新,刘敬红,王凤霞,等. 成分输血在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调查[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2(10):229-230.
[2]周君纯,吴建锋. 我院2005-2008年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24(01):438-439.
[3]陈皞,鲁思文,詹晓燕,等. 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应用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20(23):226-227.
[4] sch MP,Kleinman SH,Jackson B,et al.Committee report.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 of blood donors for transfusion-transmitted infectious diseases:Report of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task force on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 of blood donors. Transfusion . 2010.
论文作者:宋全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白细胞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技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