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杜小玲

重庆巫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重庆巫溪 4058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妇产科所收治的 12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之后比较两组孕妇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改善孕妇的心理状况和提高孕妇的生存质量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其效果要大大优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在广大孕妇中获得的满意度非常高,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妇产科护理过程;应用效果

孕妇的身心十分脆弱的,她们通常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慌的状态,如果这种高度紧张和恐慌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将会对之后的顺利分娩造成很大的阻碍[1]。优质护理能够为孕妇提供最贴心和周全的护理,缓解孕妇焦虑不安的心理和身体所受的疼痛折磨。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妇产科所收治的 12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中,孕妇年龄集中在20~44岁之间,平均年龄(31.7±4.5)岁,初产妇有30人,有过生育经历的有30人,有26人有过人工流产史,孕期少于6周的有20例,孕期在6~7周之间的有21例,孕期超过7~8周的有19例;对照组中,孕妇年龄集中在21~45岁之间,平均年龄(31.2±4.6)岁,初产妇有31人,有过生育经历的有29人,有28人有过人工流产史,孕期少于6周的有21例,孕期在6~7周之间的有22例,孕期超过7~8周的有17例。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宣传

很多产妇之所以会在分娩前产生无比强烈的紧张和恐慌心理,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分娩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的分娩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医院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分娩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在和产妇进行沟通后,要告知其顺产的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产妇的担心要及时的同其交流,消除其不必要的担忧,使其在分娩前保持稳定的情绪。分娩产妇应该有充足的睡眠;在顺产前可以带产妇先熟悉医院的设备和实施,让其对医院设施设备充满信心。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同孕妇的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争取孕妇家属的帮助,平时协助护理工作人员多给予产妇科学的引导,让孕妇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准备生产。倘若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某些焦虑程度太深的产妇起不了作用,护理人员要及时上报至医院,派专门的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2-4]。

1.2.2 护理工作人员要与孕妇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关系

产科护理人员同孕妇及其家属之间和谐信任的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第一步。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消除孕妇高度紧张和慌乱的心身症状,帮助孕妇维持心理的平衡状态,为之后的顺利生产打好心理基础[5]。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应该保持亲切和温和的态度和孕妇交谈,了解孕妇的痛楚,使其感受到温暖,还可以通过轻抚等非语言方式给予孕妇安全感。护理人员要用正面积极的例子去鼓励孕妇,让她们想象孩子顺利出生的那一刻,可以帮助孕妇减轻身心所受的折磨和痛苦。在为孕妇提供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和孕妇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叮嘱家属的注意事项,尽量少给患者刺激,多和患者谈谈一些开心的事情,让孕妇增加生育的信心[6]。

1.2.3 为孕妇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度高的住宿环境

孕妇在进入医院待产后,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要给孕妇提供舒适而温馨的住宿环境,降低陌生环境对孕妇造成的不适感。温馨、舒适度高的住宿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孕妇稳定情绪[7]。在产妇的布置上,产房的床上用品一定要干净整洁,室内要保持通风,以保证产妇空气清新,光线不宜太亮或者太暗,柔和适中为好。此外,产房应该尽量空旷,避免东西和摆设过多造成的压抑感。产房可以播放一些柔和,清雅的音乐,让产妇保持心情舒畅。总而言之,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站在孕妇的角度去感受她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上的痛苦,用心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帮助她们提高舒适感,增强忍耐疼痛的能力。

1.3 疗效评价标准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心理状况进行准确的评分,评分项目包括自觉症状、生理功能恢复状态、活动状态和总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状况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自觉症状、生理功能恢复状态机活动状态评分分别为 68±8分、29±8分及 39±9分,生存质量总分13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93±7分(自觉症状、生理功能恢复状态机活动状态评分分别为 55±7分、 18±6分及 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孕妇产前过度恐惧和焦虑的心理情绪不但对顺利生育造成极大的阻碍,而且也会致使一连串的生理病理变化[8]。为了提高孕妇生育过程的顺利度,保障胎儿和母体的安全,医院产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要认真细致的做好优质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优质护理在改善孕妇的心理状况和提高孕妇的生存质量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其效果要大大优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在广大孕妇中获得的满意度非常高,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延着.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5):142-143..

[2] 符 琛. 妇产科优质护理的方法[J]. 吉林医学,2013,34(30):6406.

[3] 赵纪萍.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2,26(6):1691-1692.

[4]张金霞.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实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07-108.

[5] 刘菊.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406-2407.

[6] 张抢香.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8(下旬刊):81-83.

[7] 黄春燕,杨绿美,付新华. 妇产科开展护理优质服务的体会[J].全科护理,2012,10(13):164.

[8] 张晓静,薄海欣. 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177-178.

作者简介:

杜小玲,女,36岁,本科,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杜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杜小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