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教学中让学生“真”参与论文_郭艳艳

谈科学教学中让学生“真”参与论文_郭艳艳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泉山学校 265400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让他们“真”正经历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真”切体验探究的成功或失败,这归根结底的“真”字,是现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要达到的真言。

而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关注的重点往往是探究的结果,忽视了学生探究的过程。为了取得良好的探究效果,教师的指导过于细致、具体,学生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

下面就以《凸透镜》这节课为例,看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探究过程,亲身体验从质疑到实验操作,最终自己总结实验结论的过程。

一、既然玩,就痛快玩,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探究凸透镜作用的时候,老师们都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玩一玩、试一试,看能发现凸透镜的哪些作用。在这一环节,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当学生的思维没有太多禁锢和束缚的时候,放松的心态才能激发他们更多的探究欲望,他们才会尽情地去试、去做,不必考虑这样做对不对,符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的探索过程才是有效的,才能在探索的过程中捕捉到更多新生成的思维火花。

二、大胆质疑,说出心中的想法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同样的道理,课堂上学生不会质疑,就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在这节课上,老师鼓励学生说出心中的质疑,比如在给出了凸透镜的定义之后,就引导学生“这节课你想知道凸透镜的哪些知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时候,就引导学生,看到这些实验材料“你有什么疑惑?”让那学生质疑实验材料如何使用、如何安排,在这个质疑的过程中,对后面的实验操作也就有了目的性,知道要去解决哪些问题。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真真正正”拥有课堂,就要做到敢说“真言”。只有把心中的疑惑,和小组、全班同学一起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观点的正确还是错误。这种大胆质疑、大胆发言的科学学习习惯,能更加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更刺激储备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支持对已有现象的质疑。所以在课堂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且大声说出自己质疑的地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动手做,在思考中做,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过程

把大脑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地运转、思考,一边解决遇到的问题,一边进行合作探究。以往的课堂,对于实验操作,老师包办太多,把实验的详细步骤都给学生罗列出来,好似铺好了一条通往目的地的平坦大路,只需学生循规蹈矩地走完这个过程即可。这样的实验,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思维,他们单纯为了验证实验结论而去实验,这样的实验对于学生科学习惯培养来说,就是无效的。《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科学探究的要求是:“懂得交流与讨论引发新想法,能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比较和评价,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而在这三节课堂上,对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这一实验难点的时候,虽然老师们也存在诸多疑虑,但还是把思考的机会还给了学生,“凸透镜、蜡烛、光屏三者的位置如何摆放?”“怎样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如何比较蜡烛火焰与像的关系?”把这些问题全都抛给了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实验,他们就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思维随之展开。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哪怕是失败的实验,学生也能从实验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调整,达到最终的成功。比如在准备材料时候,老师就故意没把“蜡烛火焰、凸透镜中心、光屏”三者位置调在同一高度,动脑的孩子在光屏上一直找不到像时,七嘴八舌地说,把这个举高,把那个对齐,这样就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也锻炼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这样的实验过程才是真实有效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会获得更多能力的培养。

四、张嘴说,尽情说,不管是疑虑还是实验结论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包含一定成分的整理思维的过程。学生在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上,才能心理放松,畅所欲言。在这三节课堂上,不管是学生动手玩过程中的新发现,还是最终实验现象的描述, 老师都引导学生大胆去说,说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说自己探究后的实验结论。对于“凸透镜成像特点” 结论时,老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表述,重在表达是否合理,不过多限制学生。在这样“有安全感”的课堂上,学生才能把心中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完整又真实地体现探究的全过程。

总之,在科学课堂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亲历整个探究过程,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这个探究过程中不仅获取科学知识,也培养科学素养,这才是有效的科学教学。老师们,当我们逐步放手让学生们尝试“搞”科学的时候,起初会看起来杂乱无章,学生们毫无头绪,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们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论文作者:郭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谈科学教学中让学生“真”参与论文_郭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