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贺译葶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摘 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高校法律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使高校法律人才培养面临着如何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创新法学教学方式,推进法学教育跨学科多元化学习以及法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科学确定培养目标,着力于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丰富法学课程的内容设计。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律;人才培养
200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随即各大高校数学、管理学、物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也纷纷开始探索人工智能与复合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设。法学学科如何紧跟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进程新需求,结合法学研究与教学的特点,培育“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将有助于高校加快培育凝聚人工智能的高端人才。
例2原文是负载中国文化的句子。对照参考译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译文1的主语部分冠词“the”被漏用。学生译文1和译文2对文化负载词汇“元宵”均没有进行解释性的注解翻译。“花灯”一词的翻译在学生译文1中被简单地翻译为“lanterns”。英汉两种语言都是两种文化的载体,文化负载词汇体现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特征,因此翻译诸如“元宵”、“花灯”译者需要考虑译文的全面性。而学生译文1和译文2由于学生的省略简化、过度简化导致译文信息不全,无法有效地让目的语中的读者了解中国特有食品和照明工具。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闭环式内部控制建设较为理想化,高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及内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会遭遇各种问题。现就高校内控闭环式建设中各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
一、人工智能时代对法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给法学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人工智能打破了原有的法学教育平衡关系,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模式也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给法学研究以及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法治问题。譬如,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熟,那么应如何完善相关保险法律制度呢?如果将机器人认定为工具,那么应当由谁来承担因使用机器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呢?如何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及人机对话、语音识别、在线互动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法学教育的个性化亦变得可能。如何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在情境创设与人机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实现更为多样化及人性化的教育评价机制都是人工智能时代对法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二、“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需应对的问题
1.如何创新法学教学方式。人工智能与法学人才培养具有天然的联系,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于法学人才亦有了更多的期待。另一方面,法学研究的重点亦向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延伸。人工智能时代法学人才的培养,应能够为社会发展创新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法治化提供充实的智力保障。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预示着法学研究重点的变更,也推动着高等院校在法学人才培养中的思维变革。如何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法学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转型是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中需首先思考的问题。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与新时代法学人才结构知识储备的特殊性,推动法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变革与创新,构筑新时代“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多维度多元化的智慧教育学体系亦显得格外重要。而课堂是践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如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完善智慧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建设将是未来法学教育模式探索的新常态。
3.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法学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法学关注的重点是法与社会现象,用法律来解决社会问题,通过科学地研究和分析现行法律,通过比较研究其他国家的法律,通过对法律实施和立法的缺陷提出批评和建议,通过将法律与社会的其他制度相联系……[1]因此,法学人才不仅应当掌握理论知识,还应当能够熟练分析现实案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如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法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理解与应用更为充分地结合,打造更为真实和生动的法学实践教学场景,从而有效解决法学人才培养中的个体差异问题,也是我们应当着重关注的。
2.如何推进法学教育跨学科多元化学习。人工智能时代对法学人才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需要其掌握法学专业知识,还需对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指明了法学学习应当关注的重点,亦为法学学科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方式。新时代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有利于促进法学学习中多学科横向交叉融合的关系发展,从而提升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以“人工智能+法律”为中心改造传统法学实践教学模块及教学方式,探索适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的知识模块及课程体系建设是促进法学教育实现跨学科、多元化深度学习时需重点应对的问题。
集热系统采用太阳能追踪仪,根据纬度、太阳赤纬角和太阳时角不同计算太阳轨迹,通过控制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来实现方向和仰角的调整。同时在方位步进电机装置末端安装编码器,用来检测实际角度是否达到要求。
三、“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构想
1.明确新时代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明确“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科学构建“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如果不明确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法学教育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势必会制约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培养出适应法治国家要求的合格的法律人才。[2]现行法学教育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展开,尤其以法学专业知识为主,割裂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有效衔接,使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大量法学知识重叠、重复,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及时回应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对法学教育的需求,缺少人工智能科技与法律的知识更新。因此,在学制设置上,应打破“本科+硕士”的二分培养方式,贯通本硕,统一确定时间安排和培养方案。“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可描述为:培养具备扎实的多学科专业知识、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的跨学科、融合性的复合型人才。法学教育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及周边经济发展情况、资源条件等优势,突出法律人才培养的地方特色与重点。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德、法、知、行”4项人才培养要素融入法学实践教学全过程,扭转“重专业轻德行、重理论轻实操”的传统观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通过远程教育、在线教育、数字学习等学习方式,通过微课、慕课、网络公开课等课程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虚拟与现实、课上与课下的界限,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通过智慧互动,发扬法学“师徒制”的传授精神,主要传授法学和法律的分析框架、机器学习无法替代的隐性知识,克服人工智能格式化、形式化知识传播的局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设立模拟法庭、认知实习、案例分析、班级法务、社区法务等模块联动发力的实践教学培养路径。以专题案例教学形式:班级法务、社区法务是“案源”;在案件“演习”、“实战”中,借助系媒体技术形成定期案例分析、具体案件随办跟踪、庭前在模拟法庭“演习”、法院庭审“实战”参与、判决后总结评议等标准化实践教学流程。将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法学教育方法的变革、教学流程的构建、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服务的改进、教育体验的更新、教学效果的评估中去。
3.丰富法学课程内容设计。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应增设体现“人工智能+法律”的课程体系,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盲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及社会需求为导向,建设法学基础课程、职业伦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以及其他选修课程,丰富法学教材建设,提高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及多样性。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上,既要突出基础理论的研究性学习,也应注重技术创新与法律实践的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开发能力。提高法学实践教学的地位,重构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德与法、知与行、理论与能力等知行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解决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片面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道德塑造,重知识教学轻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偏向法律实务能力而忽略社会调研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单向度”问题。通过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扎根基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努力践行知行融合的培养方式,有效解决法学教育与社会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求相脱节的问题。针对法学基础理论教学,应通过项目激励“以用促学、以用促研”,形成教、研、学共同提升的互动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Report of the Dean,Yale Law School,1919-1920.393-394.
[2]焦富民.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法学教育的改革[J].法学家,2003,(6).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Composite Legal Personnel Training
HE Yi-ting
(Law School,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7,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 training of leg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t at the same time,it has also made the training of leg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 the problem of how to combin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Internet,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and promo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diversified study of law education 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legal theory.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 training of leg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cientifically determin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focus o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and enrich the content design of law courses.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law;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48-0210-02
收稿日期: 2019-09-05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公民意识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XJK016BGD01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贺译葶(1984-),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法学博士,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行政法学。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法律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