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产过程中,如果焊接、成型工艺没有控制好,其质量将会有很大影响,甚至出现不合格产品。在实践中,管理人员应针对目前的问题,改善和调整焊接工艺,大幅度降低不良因素对材料成型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将对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材料成型;焊接;控制工艺
材料成型和焊接是工程制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任何一道工序的的成败都能决定一个材料的质量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工程制造设备职中的工程材料的质量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材料的成型焊接的的控制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材料成型方法选择的依据
1.1零件类别、功能、使用要求及其结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
根据零件类别、用途、功能、使用性能要求、结构形状与复杂程度、尺寸大小、技术要求等,可基本确定零件应选用的材料与成形方法。而且,通常是根据材料来选择成形方法。例如,机床床身,这类零件是各类机床的主体,且为非运动零件,它主要的功能是支承和连接机床的各个部件以承受压力和弯曲应力为主,同时为了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应有较好的刚度和减振性,机床床身一般又都是形状复杂、并带有内腔的零件。故在大多数情况下机床床身选用灰铸铁件为毛坯,成形工艺一般采用砂型铸造。
1.2、零件的生产批量选定成形方法应考虑零件的生产批量
通常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时选用通用设备和工具、低精度低生产率的成形方法,这样毛坯生产周期短,能节省生产准备时间和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费用,虽然单件产品消耗的材料及工时多,但总成本较低,如铸件选用手工砂型铸造方法,锻件采用自由锻或胎模锻方法,焊接件以手工焊接为主,薄板零件则采用钣金钳工成形方法等,大批量生产时,应选用专用设备和工具,以及高精度、高生产率的成形方法,这样毛坯生产率高、精度高。虽然专用工艺装置增加了费用,但材料的总消耗量和切削加工工时会大幅降低,总的成本也降低。如相应采用机器造型、模锻、埋弧自动焊或自动、半自动的气体保护焊以及板料冲压等成形方法。特别是大批量生产材料成本。在一定条件下,生产批量还会影响毛坯材料和成形工艺的选择。若采用焊接件,则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但焊接件的减振、减摩性不如灰铸铁件。
2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
2.1 材料成型与焊接的质量
2.1.1 材料的焊接质量
材料焊接是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使用最常见的方法,材料焊接在焊接质量的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对于机械设备的加工和制造过程中,材料焊接是非常要的一个步骤,任何的机械设备制造商都相应的会对机械设备的质量有一定的标准要求,进一步用来规范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标准。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监控,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于有焊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问题有较高的重视度,避免焊接质量不达标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
2.1.2 焊接程序的质量
在进行具体产品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严格按照产品的生产标准进行加工制造,这就要求在材料焊接的过程中必须对焊接的每一道程序进行严格的质量要求,焊接施工人员要清楚的知道焊接的每一个流程和相应流程里面的注意事项,进而对每一道焊接程序进行严格的监控,保证所生产设备的质量,在焊接过程完毕后,应该利用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对产品进行相应的质量和性能方面的检测,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都符合产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材料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2.1 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
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裂纹根据不同的原因产生的裂纹效果不一样,例如,刚性裂纹,刚性裂纹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焊接直径较大而产生裂纹,为避免刚性裂纹的产生就要求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要根据产品的具体直径大小来进行合适的定位,防止直径过大造成刚性裂纹的产生;还一种裂纹是对于金属内部产生的毛细形状的裂纹,这种裂纹的产生通常是由于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焊接操作,导致金属融化之后的凝固时间太短,冷却过程太快引起的裂纹产生,这种裂缝被称为延迟裂纹,为避免延迟裂纹的产生可以提前对要被焊接的部位进行预热,从而更好的避免该种情况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2.2.2 焊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孔
在焊接过程中进行金属融化的时候,融化金属池会产生空穴造成气孔出现,它的影响因素是多种的,例如产品表面的污渍、锈、等,都会直接影响焊接的质量,从而在焊接的时候会在焊接的部位点出现跟多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大多都和焊接的外部环境有关系,当外部环境不符合焊接的进行条件时,都会造成气孔的产生。
3对控制工艺的要点分析
3.1 对焊接工艺过程进行控制
在焊接时有一整套的技术规范,主要包含焊接前的准备,焊接的方法,焊接的材料,焊接的设备等,焊接操作人员的水平也会影响焊接质量,当焊接工艺得到了保证,那么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也能有保障。进行焊接时要对预热温度加强控制,一般都会选择碱性焊条,对破口形式也要重视,工艺参数都要符合规范,针对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需要利用实验进行检测,验证其是否能满足相关的性能指标。
3.2焊工资格的控制
在焊接时,工作人员的焊接操作技术水平在根本上决定了焊接的操作性能和质量,因此,工作人员对焊接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合理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涉及到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操作证,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对焊接操作的专业技术必须十分的掌握及熟练,还要了解焊接操作中的技术安全流程,这样才能够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保证金属材料的焊接质量。
在焊接这门操作工艺上,有一套专门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焊接的技术操作方法、焊接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焊接流程、焊接工序、规格参数、焊接后的热处理等。只有在这一整套的技术标准上做到严格谨慎,才能保证制造出质量上乘的机械设备。同时,焊接技术标准上的检测工作的落实,能够确保焊接操作中,焊接接头是否在性能和质量方面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3.3 对缺陷的控制
气孔是主要的缺陷,而且前期工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焊接电流和速度会影响气孔,因此在进行焊接时,必须控制好焊接电流的压力和速度,实践证明其控制气孔的出现有很好的效果。在焊接前进行有效表面处理,例如边缘水分、油渍、锈渍、杂质等,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因素如果都不能控制,那么在焊接中会隐含很多麻烦。针对不同的金属材料也要进行科学处理,避免使用的焊接材料出现腐蚀和变质问题。
3.4 对焊接设备的控制
进行金属焊接时,电焊机是主要的焊接设备,如果没有点焊机,那么施工将会出现停滞,在焊接时电焊机可以准确显示出焊接的电流,如果电流控制不稳,或者电流档次选择不当,那么就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关键就是控制电流显示,不要出现忌偏差和超标问题,在焊接前要请专业人员对电压和电流显示装置进行检查,鉴定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总之,材料成型及焊接关系着其最终的金属成品结构是否会达到使用要求及相关标准,这关系着其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及产生的效益,为此在材料成型及焊接中必须要针对其特点及要求来采用适当的工艺对其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金属结构可以满足相关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邢开.浅谈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J].数码世界,2018(1).
[2]陈乔墨,吴龙训.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探析[J].环球市场,2017(36).
[3]李鑫.材料成型及焊接的控制工艺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
论文作者:陈春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材料论文; 裂纹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艺论文; 方法论文; 气孔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