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各阶段内涵特征,我们只有促进其有效配合、互相渗透、良好结合,才能真正创建出优质精品的城市园林工程,并营造绿色、环保、充满艺术感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市园林;原则;施工要求
一、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1.1城市环境的恶劣
城市园林建设的好坏以否是城市明信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已经严重破坏了城市环境,城市的环境质量也严重下降,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健康,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来投资。因此加快城市环境建设是必要的。
1.2城市园林建设有利于美化环境
城市的污染日益加剧。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工厂的增多导致空气污染加重、有害气体的排放、已经影响了市容市貌,城市园林建设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有利于改善市容市貌。
1.3城市园林建设有利于人类健康
园林建设有利于改善环境,使得人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并且各种花材和艺术造型有利于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降低生活压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的园林建设使得城市的绿化做到合理的布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同时生态环境的和谐美丽,有利于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保证精力的充沛,也有利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与文明进步。
二、城市园林设计的原则
2.1因地制宜
曹雪芹曾经在红楼梦中提到了关于园林建设“天然图画”,就是山水艺术,并非勉强造作、装腔。要求明确在明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在规模上的要求、充分调查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技术条件水平、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根据用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具体如下:(1)要考虑的是植被的选择,如何选择达到最优,因地制宜,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生态习性,根据具体的环境区域来选择最适合的植被。比如街道周围的绿地建设,它要求植被具有吸尘、隔音、美化作用,因此可以选择对水、土、肥要求不高、易于修剪、并且抗性强、的树种。综合性公园则可以建立具有很多枝干,高大密集、能够庇荫的乔木以及可以休息的灌木或者草坪。工厂周围可以进行防护,美化环境。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植被建设来进行合理的配置。(2)根据当地的城市风格建设,园林建设与城市建设是融合在一体的,不能与城市建设显得格格不入,需要根据当地城市的整体风格相联系。(3)根据当地人们的习惯进行建设,包括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对户外活动的要求,选择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适合当地人们的风格进行城市园林建设。五是考虑到当地的空间时间限制,根据空间的大小,选择树木的种类多少,以及植被的组合美化和组织空间,协调城市建设,不影响正常的城市建设。
2.2讲求统一
进行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需要做好规划建设,城市园林建设也是如此,城市园林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栽种植被、或者说着进行开湖建设,而是应该应该遵循美的规律,讲求规划的统一,将园林建设放到整个城市规划中,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建设设计之前,准确掌握各种学科知识,建设的时候综合运用美学、美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做到科学建设规划,同时做到艺术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艺术性就是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求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活动需求的同时达到美的效果,发展性就是在园林建设中能够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或者提升人们的美学意识。只有做好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艺术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才能更好地进行园林设计。
2.3天人合一,和谐建设
城市园林建设最好能够做到最大程度的偏向自然的和谐,原始生态环境是最美的,要求在计划设计城市园林建设的时候,尽最大的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进行生态建设,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把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和谐运用到城市园林建设中,同时也要求园林绿地建设在具有实用性的基础上,总体上做到协调和谐,在做到不同的绿地、景点、建筑要体现不同的风格的同时也做到和谐配置。比如公园的、风景点的建设做到美观、色彩丰富。寺院或者古迹周围做到庄严、肃穆。植物的种植考虑整体的效果,包括形、色、味、声的和谐等等,体现不同且和谐的风格。
三、加强园林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对策
城市建设规划的制定标准应因地制宜较高而定,旧城改造或新城建设,无论哪个对都应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实施和组织按严格照规划进行。
3.1实施绿化工程施工的报批手续
建筑行业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进行绿化工程施工任何单位都需对施工许可证进行办理,申报绿化主管部门。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此施工。绿化主管部门主要审查其由有绿化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所出的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全面考查其绿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及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这既方便全社会的绿化情况被绿化主管部门所掌握,以便进行全市的宏观调控,制订宏观计划,又可以利于对绿化工程的品位和水平进行提高。对于招投标制度,在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工程必须实行。防止那些信誉不好,施工质量差的绿化施工行业参与,实行优胜劣汰制,要求参加的施工单位有一定绿化施工业绩,具有一定绿化施工资质。不允许无资质者从事任何绿化工程的施工活动,即便是小规模的绿化工程的施工,也必须有绿化施工资质。
3.2营造景观多样性
园林绿地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就是由这种绿色空间所决定的。因此,绿地景观多样性的实现,园林绿地景观应建设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设计理念做到多元化。应推行生态理念在城市的整体形象设计上。设计出的绿地设计方案要具有特色,加深理解当地历史文化,挖掘现有景观资源应是绿地建设设计过程中所注重的。只重视平面构图,营造景观空间的不注重,忽视人们观赏和使用室外绿地空间的需求,探究立体多元化景观空间转变为运用繁杂的线条组合,是绿地方案的设计阶段忌讳。应纠正目前建设与保护园林绿化的方法片面、目标单一的缺陷,不能一提到“保护”,就是碰也碰不得、全面的“封堵”;也不能一提及改造与建设,就是全面的否定,“大拆大建”也。“保护”强调的是发扬和继承传统,为达到在不失其原本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目的的前提下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各种要求和条件的目的,它允许对外部细部形态、内部空间布局和原有的功能在一定限度内进行改变。因此,在避免大动作的同时,努力取得多种效益即是“多样性”,给社区和城市生活增添活力,延续传统生活方式与生活形态。
3.3节约资源及就地取材
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误区刚刚脱离,当前有的城市绿地建设又陷入铺张浪费、盲目投资的漩涡。首先是浪费自然资源。以园林铺地为例,许多城市台阶、花坛采用整块花岗岩块石彻筑,满足观赏和使用要求事实上只用二十毫米厚的花岗岩贴面即可;广场的铺地,面层花岗岩材料过于浪费,厚度过大,满足观赏和使用要求事实上只需选择二十毫米到三十毫米厚的花岗岩贴面即可。其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水资源问题。水景一直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主题,不可否认,这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中国园林的传统及生命对水的依赖等,但为达到“逢园必水”的地步一概以水覆之,不对中水利用、水循环、水源进行考虑,不顾区位、绿地性质,甚至喷泉和水面大面积的建设在游人量少、严重匮乏水资源的地段,实在是让人觉得矫枉过正和牵强。
总之,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城市的明信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合理规划,遵循一定的原则,严格施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英,高光林.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2006(24):6503-6505.
[2]王伟.浅谈园林设计理念及其原则[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165.
[3]邵星,胡乐华.浅议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45-46.
论文作者:骆媛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城市论文; 绿地论文; 园林论文; 城市园林论文; 和谐论文; 植被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