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主题学习”中“群文阅读课”的实施类型论文_王晶

浅谈“语文主题学习”中“群文阅读课”的实施类型论文_王晶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将军墓中学 054012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界已是大趋势,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主题学习”势在必行。“语文主题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单元导读课、整体识字课、精读精讲课、1+x主题阅读课、群文阅读课、读写联动课、单元训练课、名著阅读课、主题实践课等多种课型。“群文阅读课”是“语文主题学习”中的常见课型。“群文阅读课”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师生围绕主题进行阅读,最终达成拓展阅读体验的目的。

那么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文章以组成群文?“群文阅读课”具体可以怎样实施?通过课外学习观摩语文主题实验教师试讲等活动,结合自身的实践操作学习,认为“群文阅读课”可以参照以下几种类型实施。

一、共同的人物主题

人物主题阅读学习就是围绕某个人物,根据特定的主题展开的阅读教学形式。此课型立足课堂,围绕既定的人物主题,将学习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让学生通过与多个素材的碰撞交融,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熟知的名家作为人物主题,深入探究人物的生命轨迹、情感变化、性格特征。

例如在《“幸”与“不幸”相继:读李清照》这一课中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点绛唇·蹴罢秋千》、《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这几首词进行整合,通过分别品读李清照前期和后期几首词感悟前期活泼、青春、愉快的“最幸运”的李清照与后期因国家残破、个人颠沛流离、孤独孀而愁苦的“最不幸”的李清照。

二、共同的情感主题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产物、心灵的投影。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语文主题学习”在海量阅读的同时,也强调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注重情感的体验。在“群文阅读课”的实施过程中师生可以对文本渗透的共同情感,文本所表现的共同风骨,文本所展现的人生某种共同的精神、意义进行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舌尖上的乡愁》一课整合课内的《春酒》和课外的《粽子里的乡愁》、《桂花卤·桂花茶》,通过初读文章,识文眼;赏析细节,品乡愁;妙笔生花,抒己情三个学习片段在抓住文章的文眼、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了三篇文章中共同的情感元素“乡愁”。《别样的塞外景 一样的塞外情》一课整合《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渔家傲·秋思》三首诗词,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品悟边塞诗歌中共同的情感元素: 孤寂惆怅、热爱祖国。

三、意象的类比探索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意蕴层面。而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言之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文学作品中存在丰富多彩的意象,在学习时师生可以将群文的意象进行类比探索。

例如《此“物”最相“思”一团花,一棵树,一世坛》一课,师生共同学习史铁生的三篇文章:《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节选)。因为菊花、合欢树、地坛,是这三篇文章中出现的典型意象,且都承载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怀念,所以做课时以此为契入点让学生品物、感情。

四、共同的写法主题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渲染、动静、虚实、抑扬等。因此在主题学习时师生可以先确定以某种表现手法为主题,然后师生搜集并阅读丛书中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多篇文章,共同鉴赏,探究规律。当然这个规律不是老师硬生生地交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章中自己感悟到的,自己探索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各种手法的魅力,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来了们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例如《万物总关情——运用“三问法”读懂托物言志类文章》中通过一问描写了什么“物”,二问表达了什么“志”,三问悟出了什么“理”这三这步骤师生共读《白杨礼赞》、《昙花终于怒放》、《枫叶礼赞》三篇文章,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托物言志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此景 此情 此心》一课中通过师生共同学习《故乡》、《雪一化就有路了》、《黑发底下》三篇文章,深刻感受了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五、对比主题探索

如果说前四种课型是在探索几篇文章的共同点。那么对比主题探索则是在探索几篇文章的不同点。在学习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已学过或未学过的知识,对它们进行比较,以达到突出主题、激发兴趣、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的效果。

例如《温晴 温情》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济南的冬天的温晴和老舍对济南的温情,在学习时进行了四次对比探索:第一次“词中含情”将《济南的冬天》中的“卧”字和陈毅的《青松》中的“压”字进行对比;第二次“句中含情”将《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中的两个比喻句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前三句中的比喻句进行对比;第三次“段中含情”将《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和周立波的《金戒指》选段进行对比;第四次“寻找情感密码”将现实中济南的冬天和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找寻老舍的情感密码。通过四次对比阅读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了济南冬天的温晴和老舍对济南冬天的温情。

“语文主题学习”实现了真正的简简单单教,轻轻松松学。而“群文阅读”五种课型的构建和实践让课堂和师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主题学习”让语文之路简单、丰富、快乐!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浅谈“语文主题学习”中“群文阅读课”的实施类型论文_王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