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安庄镇中心小学 沈华宇 264200
【摘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数学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改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幼儿、快乐、数学课堂、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对学习目的和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努力创设新奇、新异、新颖的情境,注意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使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间接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育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技能的形成与熟练,还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体验与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必须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多种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实现的。那么如何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的学生影响最大,因此大部分孩子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就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后进的学生也变先进。这样还有利于防止学生的骄傲情绪和自卑心理。例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安排层次性强,同学自己出题考自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融入情境教学的真实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学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并与学生已有知识体验相联系的。因此,数学课堂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所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正如,教学《循环小数》这课时,为了突破“循环”的理解这一难点,在出现小数之前,创设春夏秋冬、昼夜等反复交替这样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展现了春夏秋冬、昼夜这种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情境简单而真实,却能给学生以新型启发,学生不仅感悟到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新型,用生活中的新型可以理解数学概念,也为自己经历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了基础。
四、让学生掌握情境的操作性。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体探索、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充满着观察、分析、操作、模拟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举动。因此,数学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知识的奥秘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获得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同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中,在学生掌握几何名称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动手制作的长方形实物模型,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进一步观察、分析、对比,自己就可以说出长方形的特征,由此再到生活中去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这样就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对长方形有了一个清晰的表象,课堂气氛也得到活跃。
五、激励措施要量适当,并且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不要只看结果,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这样的:
1、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我都不吝表扬。比如一个学生的字进步了,口算速度快了,多举手了,或解题的方法新颖,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应接后面的挑战。
2、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就常常画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以表对他们学习的肯定。
高效课堂要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幼儿的知识结构是在他们自我构建的过程中完成的。集体教学中,幼儿都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教学。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是教学设计重要的一个环节,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重要的不是我们要知道幼儿不知道什么,而是要知道幼儿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重要的是要把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我们的教学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使幼儿的?验从已有的?验提升到新的?验的高度。
论文作者:沈华宇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兴趣论文; 课堂论文; 幼儿论文; 长方形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