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得关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性,而市政基础设施是否设计合理科学就取决于人们的使用体检,也就是说设计是否体现人性化。在城市中,与每个人密切相关,每天出行都必将接触的就是我们的城市道路,城市道路设计是否人性化不仅仅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保障市民出行的安全。从目前城市道路的发生情况来看,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应用到城市道路设计中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人性化、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建设
一:人性化道路设计概述及其作用分析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指的是在城市道路的设计改造中,从城市的居民出发,为解决人们出行问题,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对原有的城市道路进行改造优化,或者在新建道路中为人们出行服务的理念出发,尽量使道路设计得更加符合各个层次人们的需求,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行车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二:人性化道路设计的重要性
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需要以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生理特性和人的心理本质,把“人”作为一切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无论是方便日常出行的生活性道路还是长距离出行的交通性道路、繁华拥挤的商业性道路、景色怡人的景观性道路,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的最终载体是城市市民,市民的使用体验落脚点就在人性化。
三:城市道路设计中对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
1.人行道设计
部分城市老街区道路的人行道过窄,市民出行及其不方便,既要防止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又担忧一不小心被挤到车行道,危害人身安全。老的街道也无法改变,但是在新建城市道路时,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市民步行需求,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道路人行道步行道体系,提升城市道路人行道品质。比如,人行道平整度的提升,设计中一定要仔细核算人行道基础、垫层、铺装等厚度,人行道拐角及台阶的连接处高程,确保人行道平整度,提高行人行走舒适度。人行道铺装的选用需要根据当地天气情况、空气湿度等因素,选用耐磨平整的铺装材料,不宜选用过于光滑以及容易长青苔的铺装材料,以免雨天行人摔跤,造成市民人身伤害。繁华街区需要对人行道进行加宽,以便容纳更多更大的人流量。人行设施同样需要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比如,人行天桥的设计,首先是人行天桥与道路连接处的位置,距离交叉路口太近,不利于车行人行安全,距离交叉路口太远,行人就需要绕行一定距离再上天桥,这不符合人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习惯,要知道,永远不会有人喜欢舍近求远,就会有人为了更短的路程而横穿马路,引发交通事故;其次是人行天桥的交通组织也需要以人为本,以行人的安全为出发点,在人行天桥以下设置人行道栏杆,阻止横穿马路的行为;最后,可以设计一些人性化设施,比如,设置无障碍坡道以保障残疾人顺利通行,设计自动扶梯以减少老弱病残运动量,设计晴雨蓬以免行人被太阳暴晒被暴雨淋湿,一系列人性化设施是对人文的关怀,也是城市亲切度的展示。
2.无障碍设计应用
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指的是针对残疾人群,为了解决残疾人群出行问题,保障残疾人群安全行走和人身权益的设计理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残疾人士的出行障碍,改变道路建设范围,通过盲道等设计优化,不仅便于残疾人士的出行,提供了优质的城市建设服务,而且也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保障残疾人士的生命安全。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道路无障碍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在盲道设计建设方面,首先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士的需求,为避免实际应用过于形式化,在设计方案中要充分体现细节部分,比如完善盲道的感知功能,加强对方向的辨别能力。具体设计施工中,可以在盲道中间的路砖表面增加不同的图案,可向盲人表达不同的方向信息。尤其在盲道的行进、路口转弯和提示等方面,突出盲道感知设计的指向性,便于盲人出行,保障他们的出行安全。此外,除了要重视盲道的砖面图案设计外,还要注意位置的选择和设计,提高道路的指向性和定位功能。
3.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道路平整度方面的应用
道路平整度是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内容,部分设计师在设计城市道路设计中,盲目的追求的美感,将道路设计成凹凸不平的形式,这对道路平整度造成了较为严重,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人都不关心道路上面的图案和颜色,而是更加关心道路平整度和舒适性,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当在确保道路平整度的情况下,在考虑道路色彩、美观等各项内容。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当将平整度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在路面材料上,应当选择平整紧实,耐用的材料,一方面要能够提升路面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防滑性,另一方面还要可以对雨水的溅水程序进行控制,在综合考虑各项需求的情况下,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对人性化设计进行理念进行合理应用,保证城市道路设计的平整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4.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不仅仅是城市形象的展示,体现着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它更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一项辅助措施。一方面,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沿道路设计栽植景观绿化植物,可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达到除尘、防风、吸收噪音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升城区空气含氧量,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另一方面,景观植物自身柔和舒适的绿色,可以平静观看人心情,舒缓紧张情绪,驾驶过程中难免遇到车流大、行车慢的情况,道路景观可以转移驾驶员注意力,缓解紧张压抑的心理,进而提高道路行驶安全性。道路景观设计不是一味的种树栽花,需要以道路设计车速及车流预测车速为基础确定行道树种植间隔距离,中央绿化带灌木高度不得遮挡行车视线,拐角处不得阻碍驾驶员观察路况,包括植物的选型都需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提升设计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景观是需要长期维护养护的,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宜选用当地易存活的树种,以免长期更换枯死乔木,影响道路正常交通组织。
5.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城市建设发展中,基础设施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其实际施工中应该和道路工程联系起来,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避免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影响城市道路工程的修建。首先,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符合规定要求,不能将其修建在道路中间,要保证人行道的平整度和通行畅通。其次,在两边道路修建盲道时,任何基础设施都不能建设在道路中间,给盲人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环境。再次,在盲人专用人行道建设时要远离车行道,尽量远离树木和其他基础设施,避免发生盲人撞到基础设施,或盲人和其他行人、车辆冲撞等事故。总之,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也要考虑人性化设计理念,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便利,扫除障碍。
结束语
文章将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作为叙述的主要内容,通过人性化设计理念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应用的介绍,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性。人性化设计理念是未来城市道路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也只有坚持人性化设计,才能确保最终设计的合理性,最终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洵.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
[2]李书毓.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
论文作者:巴立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人行道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城市论文; 盲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