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物流中的应用论文_石坤

论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物流中的应用论文_石坤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

摘要:物联网技术运用在物流行业,能实现物流精准运输和物流信息化管理。物流采用物联网技术后,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实现物流运输经济效益最大化。与其他运输不同,电力设备运输对于物流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在实际物流运输过程中可以尝试应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电力公司电力设备物流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并且提出采用物联网技术解决问题措施,以期提高电力设备物流管理质量。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设备;物流

前言

物联网技术是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该种技术运用在各行各业取得较好效果。物流行业也不例外,在物流行业应用物联技术,可实现对物流运输的精确管理。不仅如此,而物联网技术运用在电力设备的物流中,还可对设备进行生产管理和仓储管理,实现电力设备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以此提高电力设备物理管理效益。

1.物联网

物联网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但真正形成定义式概念是在2005年的全球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确定其概念。物联网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技术,所谓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物相连互联网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物联网的核心仍然是互联网,但是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另一层是用户端延伸,互联网用户端延伸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实现物品之间有信息的交换和通信,也就是所谓的物物相息[1]。

2.电力公司电力设备物流现状

在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建设模式中主要采用把工程EPC总承包给工程建设单位,总包需完成建设设计、采购和施工事项。从整个项目的开展情况来分析,电力企业建设设备采购是其中重点,设备采购可以占到工程项目总产值的50%以上,而且采购质量直接关系施工质量,也关系施工的进度。从上述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电力企业建设设备采购为重点,同时采购中使用何种物流管理是其重点中的重点。分析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建设中采购物流管理,其主要会出现以下方面问题。

2.1设备生产建造问题

电厂建设所需要设备生产过程中,虽然有监造工作人员,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全程监造。有些设备生产厂家,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在生产繁忙时为稳住生产订单。采用伪造正在生产方式蒙蔽电厂。生产厂家采用该种生产模式,会严重干扰生产监造质量,同时也会误导电厂施工,造成电厂施工误期情况。对于该情况出现,监管生产的工作人员需识别电厂生产型号,保证生产有序开展[2]。

2.2设备运输监控问题

生产设备生产完成后需运输到设备安装地,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第三方运输模式,所谓第三方运输,是采用其它物流运输,由于物流公司运输电厂设备受人员、技术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在运输时会出现许多薄弱环节,导致运输问题,运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运输监管局限:运输局限中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对运输设备不能实现实时监控,设备运输过程中是在一种动态状态,而且运输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运输质量,但是目前电厂对设备运输时,没有有效方法对运输设备监控,会造成许多不确定因素出现;另一个是设备运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丢失或者是其它意外情况,而作为设备采购企业不够及时获取信息。尤其是电厂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国外引进设备,由于生产国家治安问题,可能会出现设备被抢问题,设备丢失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在国外运输过程中,还会受当地信息条件影响,如果出现设备丢失情况,也不能够及时获得设备信息,造成工程施工方不采取有效措施弥补,最终导致工程赔付问题[3]。

(2)设备运输质量难以获得保证:运输过程中采用第三方运输,运输时运输人员职业素质不相同,运输时间不相同,和运输车辆速度不相同,这些情况在运输过程中都是不受控状态,因此对运输质量难以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运输设备管理记录非标准化和智能化:目前电力设备运输过程中对设备的监管,主要采用纸质记录依据为主,采用该种方式管理设备运输,会出现文件格式不统一、记录不规范问题。采用纸质记录管理模式,会导致运输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而且还容易在运输管理中出现错误。运输过程中采用纸质管理模式,无法对数据有效统计,也无法实现对数据挖掘,更没有实现监管信息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2.3设备仓储管理问题

设备运输到安装地点后,需把设备入库管理,因此仓库管理人员需对设备清点,需核对设备信息,并且把大量信息记录在案;设备入库和出库过程中,也需做相应记录工作,同时出库管理人员还需对设备做平时清点。电厂设备出库管理采用以上管理模式,会导致设备管理人员工作量繁重,而且在工作中容易出现错误,导致设备零部件不齐,最终影响施工进程,出现施工延期问题。

综上所述,根据电力设备生产运输到管理中遇见的问题,其主要因素是没有实现设备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对设备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现在新物流管理模式,解决电力设备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电力设备物流管理采用物联网技术

在目的新物流领域,采用物联网技术开展物流业务,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物联网技术是由中科院倡导,国家大力提倡的行业,智慧物流中采用物联网技术,提出了智能物流和智能仓库等新概念,整个物流运转过程中,使用物流系统模仿人的智能,使智慧物流有思维、推理、学习和感知能力,智慧物流有以上功能后,能有效解决物流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以此来保证物流行业发展。

根据电力设备物流需要,对电力设备运输过程中融合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物流,基于本案的设计有以下方面功能:(1)设备的建造:采用物联网技术后,设备生产过程中要保证不会有替换情况出现,而且采用物联网技术对设备生产管理,实现重点部位和关键技术的监控;(2)实现设备运输途中实时监控:运输设备的实时监控,需实现运输时的所在位置监控,还需提供预测设备达到时间。同时采用物联网技术监控物流,如果设备运输过程中有开箱或者是移走情况,智慧物流都能够实现逐一监控。(3)实现设备在安装所在地仓库智能管理:设备达到生产地后,需能够实现快速识别设备信息,以此来完成快速入库,并且保证设备入库后,对设备信息确认管理。采用智慧物流管理方法,能实现设备入库、设备管理和设备出库信息一致,以此来保证仓库管理错误率降低。

本案的技术线路设计:(1)设备的建造管理:设备建造过程中采用二维码技术管理,或者是采用RFID技术管理。使用RFID技术对设备的身份识别或者是对半成本设备身份识别;使用二维码技术对设备身份识别或者是对半成品设备身份识别。(2)设备途中监控:在途中监控中会使用RFID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首先是实现对运输车辆定位,定位技术中可采用GIS技术和GPS技术,使用以上两种技术,可实现设备全球定位。而对于设备在运输途中是否出现开箱和移动情况,可以采用RFID技术管理,该种技术使用后,如果扫描不到设备会自动报警。(3)仓储管理使用RFID技术,使用RFID门禁系统及移动扫描设备来识别货物。在库房中安装天线及读写器,组成门禁系统。在设备入库、出库经过门禁时,读写器自动扫描识别并形成清单;在到货清点时可用手持读写器扫描,快速识别设备;在库房巡检、盘点时可以使用手持读写器扫描识别,也可通过大功率固定读写器主动轮询,自动识别所有库存设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电力设备物流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物流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生产管理中问题,设备运输过程中问题和设备仓储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对电力设备物流管理时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物流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汪延龄.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2):89-90.

[2]韩君.物联网技术在船舶智能电力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舰船科学技术,2017,39(18):139-141.

[3]廖泳.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6):57-58.

论文作者:石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论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物流中的应用论文_石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