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研究与探讨论文_周勇,张晓,曲强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研究与探讨论文_周勇,张晓,曲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255000)

摘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始终离不开电能的供给,稳定的电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前提和保障。目前,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转和全面管理成为当今电力行业的总体追求方向和前进目标。本文分析和研讨了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智能化维护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输电线路;智能化;维护与运行

引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电能逐渐深入和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速度持续加快,提升电能输送的效率是各大电力企业和电力行业重点关注的话题。此外,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以此契机,实现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智能化,给电力系统的安全标准增加了保障。

1智能化输电线路的特点

智能化输电线路是以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实现电路的自动检测和自动修复为目的。在全部的智能化体系中,电网每时每刻的状态数据能够经过通讯网络传达到控制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做好数据的处理工作,然后判别电网运行状态的良好与否。倘若查出问题,需要经过命令的形式对线路进行检查,启动故障排除程序。因此,智能化输电线路的运行能够节省许多的资源,有效提升电网抵御外界干扰和破坏的能力,不断提升输电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智能化输电线路的设计原则和建设的发展原因

2.1智能化输电线路的设计原则

在科技创新和社会需要的要求下,智能化输电线路应运而生,为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智能化输电线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安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保护自然生态原则。

2.1.1安全性

不同的技术能展现出不同的使用功能,把各个方面的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输电线路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确保电网能够完成故障的自动检测和自动修复,另一方面把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1.2实用性

智能化电网在设计的全部过程中不能始终使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应该以实用性作为使用选择的依据和标准,一方面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大材小用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相对减少了电网建设的成本。

2.1.3保护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目前全社会关注和关心的话题,所以在智能化电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选择适宜的技术,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2.2智能化输电线路建设的发展原因

智能化输电线路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和科学进步的最终结果,其中,推进智能化输电线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分为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

2.2.1外在原因

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外在原因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电能输送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其中包含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这类先进的技术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展现,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社会前进的脚步,给电力系统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条件。在新兴技术日渐成熟的今日,电能输送的智能化早已是寻常的事情。此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中人口数量急剧增多,给目前的电力输送体系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倘若发生电力事故,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不断提升电能输送的稳定性能力,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电网运行的智能化。

2.2.2内在原因

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内在原因是传统的输电线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以及维护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到位。在部分地区遭遇比较严重的冰雪灾害时,寒冷的天气和厚重的积雪给电网线路造成严重的损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达成电网线路建设智能化的共识,共同增强电网抵御外界损坏的能力,一方面减少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减少对电力工作人员人身健康的危害。

3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技术

3.1无线网络通讯技术

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沟通限制,另一方面借助卫星通讯功能让人们知晓全球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目前,我国的电能主要包含火能、风能、水能、核能,其中风能和水能主要源于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僻的区域,将产生的电能输送到附近的城市需要横穿山地和河流,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此时,就需要运用卫星通讯技术对部分区域进行电网线路的监测和控制,把系统中的每个设施、配件进行组合,组成一个完备的空间信息网络。经过卫星系统的信息传递,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有关数据,运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进行设备的自动监测和自动修复工作,保证输电线路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和处理。

3.2智能化故障解决技术

假如输电线路出现问题和故障,电力部门传统的解决措施和手段就是切断故障源头,经过交换电路的方法确保电路的正常使用。随着电力输送网络不断提升其复杂指数,依据故障发生的位置调整电路线路的方法渐渐展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容易造成电气设备信号异常或电路负载运行的现象,极易引起更加重大的线路故障。随着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和更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一方面能够科学合理且及时的处理电路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另一方面经过处理故障得出一些分析和总结,为以后预防故障发生做好基础工作。

3.3输电线路实时监测程序

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程序时电网智能化的基础和前提。实时监测程序中,检测仪能够对输电线路周围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因素进行数据采集,经过无线通讯系统将有效数据传输到主控计算机中,工作人员依据接收的数据和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明确故障发生的原因,作出正确无误的判断和指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实施监测程序包括四个方面:监测中心、线路分析仪器、无线通讯网络、监测数据信息。如今,输电线路的工作人员借助此程序预测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有效提升输电线路的可靠性。

4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中实现维护技术的有关手段

真正实现智能化运行维护,一方面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需要井然有序的制度和人员保障。可见,确保输电线路智能化的正常运行,需要对一些制度和标准进行规定,并且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

4.1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体制

每一项新兴技术的使用都需要配备专门的管理体制,经过对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和更新,一方面确保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与实施,另一方面保障工作人员能够依照正确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4.2定期安排和组织员工培训的相关工作

运行系统智能化潜能的爆发需要有关技术人员对新兴技术的正确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运用电网知识进行熟练的操作。所以,电力企业单位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及时的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和掌握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的特点和方式,提升新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准。此外,需要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严格约束他们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深刻了解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全部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总之,实现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和维护的管理早已是电力行业的共识,虽然有关技术仍旧处于发展环节,但仍旧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和极大的推广价值。在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中,经过各个层面电力行业的共同进步和努力,在输电线路运行、智能化维护方面的技术将愈显成熟,应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昊.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研究与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9).

[2]周世勇.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5).

[3]鲍勇彬.加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

论文作者:周勇,张晓,曲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研究与探讨论文_周勇,张晓,曲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