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与微信创新结合策略研究论文

高校思政教育与微信创新结合策略研究论文

高校思政教育与微信创新结合策略研究

向守才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想传播工作迎来了具有挑战和机遇的时刻,在媒介传播理论中具有“媒介即讯息”的传播理论,也就是说在信息的流动和传播中极度依赖传播形式,并且传播形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信息的存在方式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结合新媒体传播方式来展开教育活动,现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传播策略便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微信传播,既能有效结合新媒体传播的独特方式和创新形式,更能够紧密了解高校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产生的思想和感受。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微信传播 创新策略

0 引言

展开一项策略的基础和条件在于充分了解这项策略的存在形式和重要性,在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学生群体已经习惯了日常接受社交网络的信息内容,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赖。而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却在新时代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瓶颈,因此可以形成一个创新策略就是利用社交媒体的深入生活的特征来宣传思政教育内容。

1 以微信为例的传播策略分析

1.1 形式上的新颖特色之处

以微信为例的传播策略是新时代下具有明显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策略,不仅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联系,相较于传统媒体中的大众媒介和书面媒介具有时效性强和全面的特点,有助于思想性的教育内容的流传和深入生活。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规范教育来影响学生在生活和后期工作中的行为语言,使得学生能够具备国家和社会对青年人的要求,能够成为在未来工作中踏实奋进和努力拼搏的优秀青年。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基本上都会带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在沟通和交流中夜往往会选择微信来处理问题和传递信息,因此适合青年群体的传播方式已经受到社交媒体的深刻影响,学生面对课本上的文字形式组成的思想内容教育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并且将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看成和知识学习方式相同的内容,便会产生一定的获取信息的压力和考试的压力,在此压力下可能会产生对思政教育的抗拒,而微信等媒介则能够在形式上改变思政教育的外壳,能够深入到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和生活阶段,使之变成一种像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一样的存在,而不是每个学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1.2 微信媒介下传播内容的变化

事实上媒介的变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新和发展,也是传播内容上的丰富和活跃。再社交媒介的应用中可以瞬间获取到许久不见的朋友发来的消息和信息,也能够了解到其他地区和国家此刻流行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丰富每一个人对待信息的形式,从而化解成为每一个人不同的储存信息内容,形成个体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和理由。在微信传播方式上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细化分类和定位,对其思想政治内容本身能够深刻理解,能够发现其中还在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内容以及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将紧跟流行趋势和热点话题的行为称作“蹭热点”,但在传播领域可以看到这种行为的必要性和优势。思政教育本身的出发点和目标决定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日常获取流行热点话题的高校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割离,因此必须要依靠形式上的创新来刺激内容的更新,使得新媒体传播策略在内容上也是新颖的和具有创新性的。

profitt=α+β1R&Dt+β2R&Dt-1+θ1advertisementt+θ2advertisementt-1

1.3 微信传播策略的具体可行性分析

微信传播中具备的基本形式包括了公众号平台文章和其他多媒体形式以及微信小程序和微信聊天等方式,微信公众平台文章和小程序在发布内容上强调主体方的地位和价值,因此赋予更多原创文章作者和小程序设计者一定的发挥空间和影响力,而与其他用户连接会显得比较复杂以及不够平等,由于需要内容发布者来控制发布内容获得反响的评价,因此其他用户往往看不到完整的其他用户的评价。这种形式下的传播形式适合高校思政教育在理论权威性上的实践,以及在形成规范思考和行为上的实践。而聊天形式的信息传播则更加重视信息的时效,尤其是在开展教育工作上的反馈意见的上传,学生面对长达四十分钟的持续教学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思维性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后一定会对学生现有的思考方式形成冲击,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备高中阶段基本的思政教育基础,因此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后思考空间,并结合聊天形式进行及时的思考进程了解,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思想上具备与时俱进的特征和精神,教师面对的学生是生动的和具有自己生活经验的人,需要在教学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将这种尊重和互相理解体现在微信的聊天交流中。

2 媒介变化下的思政教学内容创新

2.1 结合生活语言进行传播

使用微信进行传播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获得学生完全的认同和支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会更加刺激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在创新上更要加强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例如在传播内容中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文本形式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微信小程序,以及在微信聊天过程中尽量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并选择贴合学生生活语言的交流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活语言表达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首先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观念,避免形成教学中的俯视态度和单一模式的教学形式,才能够首先具备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其次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平衡工作和生活来获取更多的生活热情,教师与学生存在的很大不同在于学生还有很强的生活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众多高校教师缺乏理解社会和理解新生代的热情,会对自身具备的青春回忆有一定的优越感,并将学生产生的众多思维问题归结于学生缺乏经验和过于年轻,一旦教师形成这样的思考模式便会对整个教学行为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要明确的是学生在自己的年龄阶段有属于自己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共同的年龄下形成的相似的目标,所以理所当然会产生众多与其他年龄阶段群体不同的语言模式,这便是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需要形成的主动的思考方式。另外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生活语言的表达还需要有贴合实际的表达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内容在教学中存在理论性较强的特征,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内容便会使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反应,需要更加生动和富有生活化语言的表达。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入大量的生活实际,尤其是网络上传播的众多社会现象,可以使用微信平台来促使学生主动使用哲学原理进行社会现象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且自然地利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进行现象分析和讨论,并且会在讨论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是否具有一定的哲学背景,是否和其他人所理解的哲学原理内容有冲突,尤其是哲学原理中涉及的矛盾部分的内容。

2.2 促使学生主动拓展思政学习内容

后来,在酒店里。丁小强提出想和杜一朵一起洗澡。杜一朵不干,说原来你的演出就是一起洗澡?太没有情调了。杜一朵就提出打牌,茶几上的确有一副纸牌。她说,我们来打牌,输了就罚酒。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不仅仅包括课本教材上的内容,更包含了大量的需要辩论和讨论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引入一定的辩论环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开展正规的辩论环节会显得吃力,并且会产生较为混乱的课堂秩序,因此可以使用微信交流的方式来促成辩论环节的产生。例如将微信平台上学生的个人账号组成聊天群,并且学生可以自由设置代表自己的称呼,甚至可以在辩论中形成匿名讨论状态,但是所有的讨论信息一定是反映在群里的,并且会投影在教室的大屏幕上,使得信息更加清晰和明确。这种状态的优势在于学生不必担心课堂回答问题打扰到老师,不必担心辩论环节使学生和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变得尴尬,还可以在平台上保存自己认为具有合理性和价值的观点。当然这种创新策略是一种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微信中本身并不存在尤其匿名讨论的功能,学生也容易在讨论中掌握更多其他学生的发言证据,因此需要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重视其中信息传播的技术创新和策略的创新。正常的讨论和辩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消极还是积极则取决于教师如何利用这种传播方式,教师需要传递给学生一种大胆尝试和勇于发言的信号,不要压抑学生在思考和判断上的积极性,学生如果在微信交流中具备了针对这一课程内容的积极性,便会有拓宽自身在学习中获取信息范围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产生可能会使得学生去发挥自身在热爱的事情上的毅力。

2.3 激发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布哲学思考内容

一部分学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其实会发表一些针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但是在普通的生活中会被很多人看成是非常矫情的行为。事实上所有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内容也是结合了实践和思考才形成的理论体系,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还是毛泽东思想,都是前人在无数个深度思考的时刻和无数次反复检验中形成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而接受思想性的教学内容最好的方式就是同样去思考和同样的去实践,而不是简单的重点整理和内容背诵。在这一点上依靠社交平台的原因是,微信等平台为很多人提供了表达自我的空间,尤其是对很多事情有感悟的时候表达出来的内容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同,而很多得到认同的感悟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都可以发现,只不过是很多具体事情的感悟没有被精炼成为理论性的话语,但是仍然要鼓励学生在社交平台表达和记录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自认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关联的内容,只有表达的足够多以及思考的内容足够多,才有可能在某一刻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贴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或者毛泽东思想等教学内容。

3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结合微信创新策略其实是一种形式和内容的反复结合,在微信传播形式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攻势,在微信传播的内容创新中利用表达自我的良好形式,使得微信传播可以刺激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内容上更加生活化和贴合流行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促使微信功能的丰富和升级。

何良诸死里逃生,回到北大坎市后,灵感陡发,一挥而就的文章,写得鬼气沸沸。用传真发给文化厅主办的刊物,老主编审读后,在用稿笺上批示:我以为想象力在学者中枯萎,窒息了。否,请看此文,古老的矿业文化,根脉搏动,栩栩如生。作者敢下地狱,死人死物被激活了。

参考文献

[1]张莉.高校思政教育与微信创新结合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9).

[2]吴炳义,毕玉,马东平,林钧昌,杨晓.医学院学生对社会医学视频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9(01).

[3]王慧洁.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戏剧之家,2018(35).

[4]李向东.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2018(07).

[5]关平.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创新应用[J].领导科学论坛,2018(03).

[6]张莉.高校思政教育与微信创新结合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9).

[7]布赫.如何运用微信有效开展高校思政教育[J].新闻战线,2017(18).

[8]刘春明.基于新媒体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析[J].智库时代,2019(33).

[9]孙峰岩,睢辰萌“.整体人”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7).

中图分类号: C921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高校思政教育与微信创新结合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