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音乐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成为了我们所关注的话题。接下来,本文将从音乐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关于高中音乐创新教学的些许教法。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创新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该标准对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定位、教学目标和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规范,对高中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水准设了新目标。因此,在升学率盛行的今天,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音乐课感兴趣,让课堂教学轻松、活泼且有秩序,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根据自身的音乐教学经验,浅要谈谈实施高中音乐创新教学的些许教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直观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艺术和科技互相渗透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一个良好的契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凸显了其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常采用“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美育德育、相互渗透”等方法,把音乐教材制成课件,将课件与课文相结合,通过播放课件供学生欣赏。这种“动”与“静”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且加大了知识容量,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提高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得到激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以上事例说明: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认识就越深入,从而增进了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激活音乐课的载体
传统艺术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按某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纵向结构安排,忽视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学科内容过于分化,而综合式艺术教育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统整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本学科的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现代学生无论是道德观、价值观,还是艺术思维方式和方法都与过去的学生有较大差别,他们思维敏捷、具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寻求心灵自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说教,特别是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如一味灌输某种艺术观念,或仍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上的广泛应用,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欣赏,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音乐、美术课的综合,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演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美术形象和音乐形象都具有感情化、性格化的审美特点,并能互相演绎和渗透,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功能,具有再创造性,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为此,笔者依据《音乐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美术、音乐综合欣赏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探索。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它对艺术教师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担任音乐教学或美术教学的教师,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不仅要求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知识技能,也要求对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更要求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独立担任艺术教学的能力。可以说,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使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处于 “逆水行舟”中。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艺术教师应尽早转变单科教学的思想,超越自己,与艺术课程一路同行。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新舟高级中学 563000)
论文作者:张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艺术论文; 学科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音乐课论文; 课程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