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实际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针对混凝土工程而言,其是整体建筑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作业期间,企业对于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但是,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性能相对特殊,所以,非常容易的手段施工以及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出现了裂缝问题,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隐患。故而,在今后的施工作业阶段,应该对其加大重视,深入剖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效应用裂缝防治方法,有效杜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经常出现的情况。不仅这些裂缝对建筑的外观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对建筑物也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其结构的耐久性也受到了影响。所以现阶段,施工企业对于裂缝问题已加强了重视。
1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1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通常都是没有规则的走向,裂缝的整体宽度是有宽有窄,主要是在施工环境和混凝土的结构内部温度不一样,使得混凝土不能均匀地固化,形成了温度裂缝。建筑中比较常见的温度裂缝有表面裂缝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
1.2收缩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都是由于混凝土出现碳化、硬化、塑性的收缩而形成的不同形态的收缩裂缝。
1.3沉陷裂缝
这种裂缝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错位,主要是在底板下土层沉降情况不一样,混凝土整体结构不能均匀的受力,一些地方会有拉应力集中的情况出现,沉降裂缝就会形成,沉降量越高,其裂缝的宽度就越宽。
1.4结构裂缝
比较常见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是在结构的截面发生突变,还有的是在应力集中或是负弯矩较大的地方都会出现结构裂缝。
2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分析
2.1施工材料选择缺乏科学性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与施工材料质量优劣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但是,根据当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水平分析得知,在具体的施工工作进行阶段,很多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其成因都是因为施工材料不符合规定以及标准。现阶段,建筑施工材料不合格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水泥的选择。相关人员在对水泥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质量问题,也没有依照标准进行操作。同时,在施工作业之前,也没有严格检查材料质量,从而导致在施工期间,经常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原材料的选购。在对建筑原材料进行购买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引起重视,一味地节约经济成本,肆意的购买一些劣质材料,最终引发问题出现。
2.2混凝土结构设计不科学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开展的前期阶段,应该对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混凝土工程不会出现裂缝问题。但是,在具体的设计工作进行阶段,设计人员并没有给予这一工作应有的重视,不能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致使地质报告存在一定误差,最终使得实际数据与勘察情况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同时,设计人员在对施工环节进行设计期间,也没有对施工现场地基差异以及结构负载等进行充分考量,致使混凝土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
2.3施工现场问题影响
针对建筑工程建设而言,其非常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由于温度的干扰,混凝土经常会出现横向裂缝。温度裂缝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是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以及外部温差较大。同时,混凝土结构在硬化期间,经常出产生很大的水热化,并且不能在短时间内释放,致使混凝土的强度不能得到提升,从而引发裂缝问题。此外,在具体施工阶段,如果温度达到零度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就会结成冰状物,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就会处于非常低的状态,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防止技术分析
3.1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
3.1.1 表面修补法
这一方面主要在表面裂缝及伸进裂缝的处理上较常见,该类裂缝往往不对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有太大影响。处理修补采用防腐沥青、水泥浆或环氧胶泥涂刷涂抹的方式,也可以将玻璃纤维布粘贴于裂缝处。
3.1.2 混凝土置换及加固法
如混凝土裂缝多而严重,可采用混凝土置换方式,挖除损坏严重的混凝土,将新的混凝土或性能更好的改性聚合物混凝土填充。混凝土结构加固法是针对结构性裂缝,通过增加混凝土结构截面面积,将外包型钢、钢板、支点等设于混凝土结构内,增加混凝土结构预应力。
3.1.3 灌浆嵌缝修复法及钉合法
这一方法主要针对结构整体开裂或混凝土结构有防渗需求的,在修复处理时采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裂缝部位,硬化后使之与混凝土形成整体,从而实现对裂缝的封堵固化。嵌缝修复采用塑性止水材料,在裂缝部位凿槽,槽深25mm,槽宽25mm,涂刷界面剂,然后将低水灰比砂浆嵌入槽中,对裂缝通道进行封闭。这一方法一般选取水泥砂浆及聚氯乙烯胶泥等塑性材料。此外,在主裂缝断面抗拉强度的恢复上,选用长而薄的“缝合U型钉”嵌入槽沟内,使用环氧树脂及无收缩砂浆进行固定,此类方法称之为钉合法。
3.2多措施预防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
3.2.1 做好建筑混凝土材料质量管控
首先,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在混合比例设计上要做好试验,对水质、水泥含量、含泥量、集料级配、砂石强度等指标进行监督检查。其次,在混凝土拌合环节,查看复核拌合材料、拌合时间及配料情况,对新拌混凝土进行性能测试。添加适量膨胀水泥或微膨胀剂,补偿收缩混凝土,降低其温度应力。第三,混凝土运输要合理规划路线,根据季节做好降温及保温措施。
3.2.2 防止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
根据建筑工程规模及性能要求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刚度,高度差及长高比不宜过大,高度变化明显处要及时设置沉降缝。采用布设横墙的方式提高建筑结构刚度,根据建筑物现场情况,如荷载分布、结构特征等采取承载力加固提升措施。地基沉降量大,应进行垫层处理,或设置构造柱及圈梁,降低因地基而导致裂缝的几率。
3.2.3 跟进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养护措施
一是在振捣混凝土时,要确保紧密均匀振捣,避免过振及漏振,根据需要选择振捣棒辅助振捣。二是分层浇筑,对模板系统进行检查后再行浇筑,避免模板出现松动变形而引发混凝土裂缝。当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应设置后浇缝,减少温度应力及外应力。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二次抹面,预防收缩裂缝。三是控制混凝土下落度,将其控制在1.5-2m,下落时采用溜槽及串筒进行辅助操作,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无设计要求时,以25℃为宜。四是在混凝土养护环节,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5d,根据情况采用洒水养护、保温养护、隔热养护及覆盖膜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控制温度裂缝。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根据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基于传统裂缝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一定要从材料、温差等多方面来预防裂缝的出现,使建筑混凝土的结构能够更加的稳定,使施工企业的效益能够稳步的增长,进而促进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杨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230.
[2]陈则永.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方法[J].四川建材,2018,44(06):147+157.
[3]田怀林.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方法[J].河南建材,2017(06):285+289.
论文作者:赫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温度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是在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