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审计中会计报表的审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报表论文,财务审计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基本目标
会计报表是按照一定的钩稽、平衡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反映财务会计信息的一种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会计报告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会计报表审核是审计人员为确定审计重点和其他审计程序与方法,并最终审查会计报表所反映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而利用会计报表之间,以及会计报表与有关账簿、凭证和其他资料之间的各种钩稽、平衡关系,对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各项指标和其他信息所进行的审核、分析和评价。
会计报表审核的基本目标应当包括:一是审查会计报表内容的真实性。二是稽核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三是审核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内容的完整性、合规性。四是复算、分析企业各项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主要方法
会计报表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很多,但用得最多的方法是分析性复核。所谓分析性复核,是指通过分解构成审计事项的各个因素,寻找各因素之间本质联系及相互关系的审计方法。分析性复核是现代审计中一种比较重要的审计方法,对审查报表所反映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有重要意义。会计报表的分析性复核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复核报表的各种钩稽关系,计算和分析各种比例或比率关系,为整个审计工作确定重点领域和重要性水平,为制订审计方案提供依据;第二个阶段是对整个报表进行复核和分析,以确定整个报表反映的数据的真实性与合规性。它在会计报表审核中的主要用途是:第一,分析、复核报表各项目与相关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及余额的一致性;第二,分析、复核报表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平衡、钩稽关系;第三,分析、复核报表之间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平衡钩稽关系;第四,分析、复核会计报表与其他审计事项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五,分析、复算有关财务指标,为审计评价提供依据。会计报表审核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逆查法与顺查法相结合。一般而言,在报表审计中采用逆查法效果较好,两者也可结合进行。
2.要正确运用重要性和稳健性原则。运用重要性原则就是在会计报表审核的众多内容中对重要项目、重要领域、重要资金和重要线索要实施较详细的审计程序,而对一般项目仅实施简单的复核程序。运用稳健性原则就是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事项的审计中如果存在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要力求得出一个较低的“稳健”的净资产和较低的“稳健”的利润。即宁可少估资产、多估负债、少估利润,而不作相反的推断。
3.各报表的审核可以结合进行,但各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相互替代。
4.应注重对各类决算指标的审查。年度会计报表审核也可以说是决算审查,许多指标如工资总额、固定资产折旧及各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往往只有在决算审查中才能最终计算确定,应在报表审核中予以复核。
5.关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它是指自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主要审核需要调整的事项是否调整,非调整事项是否恰当披露。
6.尽量使用计算机铺助审计方法。报表审核涉及范围广、指标多、工作量大,有的用手工审计难以完成(在合并会计报表审计中尤其如此)。如果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要报表的审核会计报表按其主从关系,可分为主要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表(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和其他有关附表);按其编制范围可分为单个企业的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下面就主要会计报表的审核进行探讨。
(一)单个企业会计报表审核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按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的顺序(按其流动性),排列成一定的格式,用于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主要反映了企业在某时点所拥有的权利(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和应承担义务(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从而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利润表是企业按照“收入-支出=结余(利润或亏损)”的平衡关系,编制的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它一般依照收益形成的顺序,按主营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分类、分次和分步列示,反映了企业在某会计期间企业经营成果,从而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静态财务状况,利润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反映企业的资金收支,二表均不能反映企业动态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表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下统称现金)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弥补了以上二表的不足。现金流量表分为主表和补充资料。主表按照直线法以销售业务为起点,分别列示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收支,最后计算出现金净增加额,补充资料按照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中不涉及现金收支的事项,最后计算出现净增加额。二者相互钩稽,从而可以分析企业资产使用情况和偿债能力。
会计报表审核的主要内容有:
1.真实性审查。也称一致性审查,主要是指核对报表各项目与账簿反映的余额或发生额的一致性。有的项目直接与总账余额或发生额相核对,有的项目与明细账余额或发生额相核对,有的项目与几个总账或几个明细账余额或发生额相加(减)后分析核对。
2.合规性审查。主要审查企业是否按规定编制报表,其排列、归集和分类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多估或少估资产、负债和损益及现金流量的情况。
3.钩稽关系审查。主要复核各会计报表的各构成要素之间及会计报表相互之间的各种加减平衡、钩稽关系,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4.分析评价。通过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数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等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5.其他重要事项审查。如报表格式的合规性、报表数据的完整性和明晰性,会计方法和其他有关事项的一贯性(如对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的界定前后期是否一贯),并关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损益、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等。
(二)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
合并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凡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下列条件子公司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一是母公司通过直接或间接或者直接和间接共同等方式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二是虽然通过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或者直接和间接共同等方式均未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但在公司表决权、财务和经营决策、重要决策或管理人员任命等方面拥有实际控制权的被投资企业。
由于合并会计报表审核比较复杂,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应当建立在对所合并子公司已审计确认后的会计报表或合并会计报表的基础之上。如果审计资源充足,应当安排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如果审计资源有限,应当在复核其他审计机构的审计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其它审计组织的审计成果。但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必要时应当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披露;如果因条件所限无法实施现场审计,且又无其他审计组织的审计成果可利用,应当根据其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意见类型或以适当方式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2.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目前,有的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负债或损益,以达到歪曲集团公司或某子公司财务状况的目的。因为关联企业及其交易中极有可能隐藏着不正当的价格交易。关联方关系主要存在于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如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相互之间),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等。关联交易通常包括资金调度、存货或劳务购销、长期资产购销和租赁、债权和债务转让、权益性资本转让等。审计中首先要通过询问、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弄清企业所有的关联企业名单,并检查相互间是否存在关联交易。其次要审核其作价是否合理。最后要关注企业对关联方单位及其交易是否恰当披露。
3.通过调阅合并底稿审查其合并关系。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应编制合并底稿,其中应记录各种合并关系、调整分录及调整原因。在复核合并关系时,对一般的项目应当在审核无误的基础上简单相加。对应编制调整分录的应予以调整,其事项主要包括:一是在用权益法核算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及其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将投资收益还原成被投资企业的收支,并将投资额与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相抵销,差额部分列入合并差异,如果不是全资企业,还要按少数股东所占投资比例计算出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并在合并报表中反映;二是相互之间的往来应予以抵消,三是相互之间在存货、劳务、长期资产的顺销、逆销和横销及债权和债务转让等要相互抵消还原,对尚未实现对外销售但集团内部已实现的内部利润,也要调整还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