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本文从技术特点、施工工艺、注意事项等几方面阐述了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应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践提出了一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应用分析
一、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优点与缺点
1.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优点
一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适用性较强的特点。因为地下连续墙的适用性较强,在地基中的适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实的砂砾层、中硬的地层、各种类型的软岩、硬岩等地基都可以对地下连续墙进行施工。
二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噪音较小的特点。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过程中,其震动频率与幅度较小,因此,产生的噪音会相对的较小。
三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刚度较强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受土压力厚度在0.6-1.3米之间,现如今的建筑基坑的深度渐渐较深,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中作为挡土支护结构较为适用。
四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防渗能力强的特点。随着墙体的街头方式与施工方法的调整,从而使地下连续墙有较强的防渗能力。
五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刚度大的特点。因为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振幅较小,所以,不会对周围的建筑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近距离的施工。由于地下连续墙具有刚度较大的特点,为预埋件的设置提供了便利,所以,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能够在逆作法中有效的应用。
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缺点
一是,地下连续墙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大量的废弃泥浆产生,对于这些废弃泥浆的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二是,如若在操作中使用了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就会对相邻墙段的施工造成漏水或者无法对齐的现象出现。
三是,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地质施工中,虽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对于较特殊的地质施工也存在施工难度大的情况,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有不利的影响。
四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看,如若利用地下连续墙来充当临时的挡土墙,对施工的成本控制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现场调查资料编制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从而确定地下连续墙的设计、施工方案以及完工后的工作性能,主要包括挖槽方法的选择、泥浆循环工艺方案、钢筋笼的制作与吊放方法、槽段接头型式、砼浇注方法及接头管的拔出方法等工程施工设计。
2.施工前的准备
①场地准备:确定和安排机械所需作业面积:主要包括泥浆搅拌设备(泥浆搅拌设备以水池为主,水池总量为挖掘一个单元槽段土方量的2-3倍左右,即300-450m3);钢筋笼加工及临时堆放场地(其地基做加固);接头管和混凝土浇注导管的临时堆放场地以及其他用地。
②场地地基加固: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挖槽、吊放钢筋笼和浇注砼等都要使用机械,安装挖槽机的场地地基对地下墙沟槽的精度有很大影响,所以安装机械用的场地地基必须能够经受住机械的振动和压力,应采取地基加固措施(换填表面软弱土层,整平和碾压地基,用沥青混凝土做简易路面为临时便道等);
③给排水和供电设备:根据施工规模及设备配置情况,计算和确定工地所需的供电量,并考虑生活照明等,设置变压器及配电系统,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工程用水是十分庞大的工程,全面设计施工供水的水源及给水管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护壁泥浆的稳定: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护壁,其次是携沙、冷却和润滑,泥浆具有一定的密度,在槽内对槽壁产生一定的静水压力,相当于一种液体支撑,槽内泥浆面如高出地下水位0.6米-1.2米,能防止槽壁坍塌,关于地下连续墙的槽壁稳定性问题可以通过计算公式确定如梅耶霍夫的沟槽稳定临界高度公式;
3.挖槽工程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是沿墙体的长度方向把地下连续墙划分成许多某种长度的施工单元即单元槽段。单元槽段长度根据设计及施工条件(挖槽机具的性能、泥浆储备池的容量、相邻结构物的影响、投入机械设备数量、混凝土供应能力和地质条件)初步确定槽幅平面长度为3.8米-7.2米。
4.导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要构筑导墙,导墙是建造地下连续墙必不可少的临时构造物,再施工期间,导墙经常承受钢筋笼、浇注砼用的导管、钻机等静、动荷载的作用,因而必须认真设计和施工,才能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正式施工。
4.1导墙采用形式
对表层地基良好地段采用简易形式钢筋砼导墙(见示图一)。在表层土软弱的地带采用场浇L形钢筋砼导墙。
4.2 为了保持地表土体稳定,在导墙之间每隔1-3米加添临时木支撑和横撑;导墙的施工精度直接关系着地下连续墙的精度,所以在构筑导墙时,必须注意导墙内侧的静空尺寸、垂直与水平精度和平面位置等。导墙的水平钢筋必须连接起来,使导墙成为一个整体,防止因强度不足或施工不善而发生事故。为保证地下墙的施工精度,便于挖槽机作业,导墙内侧静空应较地下墙的厚度稍大一些(比设计值大5cm),导墙顶口比地面高出5cm,导墙的深度为1.5m。导墙的施工误差标准是:中心线误差为±10mm;顶面全长范围内标高误差为±10mm。
4.3 导墙的施工顺序
导墙的施工顺序是:①平整场地;②测量位置;③挖槽及处理弃土;④绑扎钢筋:⑤支立导墙模板,为了不松动背后的土体,导墙外侧可以不用模板,将土壁作为侧模直接浇注砼;⑥浇注导墙砼并养生;⑦拆除模板并设置横撑;⑧回填导墙外侧空隙并碾压密实,如无外侧模板,可省此项工序。
4.4 导孔
液压抓斗挖槽时,在地下连续墙的放样轴线位置上,每隔3.8米-7.2米距离钻出垂直的导孔,孔径与墙厚相同。当挖槽地基软弱时,可以不钻导孔。导孔钻机采用旋挖钻机。
4.5 挖槽施工
挖槽机械采用液压抓斗成槽槽长为3.8m-7.2m,采用2-3抓完成,抓挖顺序如图四。,为保证成槽质量,液压抓斗在开孔入槽前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纠偏推板是否能正常工作,液压系统是否有渗漏等。开始成槽2-7米时,挖掘速度不要太快放慢速度,以防止遇到地下障碍物保持仪表显示精度在1/500左右。在整个成槽过程中随时进行纠偏,始终保持显示精度在良好范围内。
5.钢筋笼施工
钢筋笼在现场加工制作,墙段钢筋设计计算除满足受力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吊安的需要,网片要有足够的刚度。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笼进行加工制作,其中纵向钢筋底端距槽底的距离在10cm-20cm以上,水平钢筋的端部至混凝土表面留5cm-15cm的间隙。为防止在下入钢筋笼时碰撞槽壁和钢筋笼垂直度,采用厚3.2mm(30cm×50cm)钢板作为定位垫块焊接在钢筋笼上,即在每个单元槽段的钢筋笼前后两个面上分别在水平方向设置三块纵向间隔5m布置定位垫块。根据单元槽长度确定钢筋笼预留灌注混凝土导管位置(槽段为3.2m-5.4m每1/3处预留灌注混凝土导管位置,槽段为5.4m-7.2m每1/4处预留灌注混凝土导管位置。预留导管间距不大于3m,预留导管位置和槽段端部接头部位不大于1.5m.)。将网片组焊成骨架,吊安时不采用直接绑扎千斤绳起吊,而采用辅助起吊的扁担梁,对于较长的钢筋骨架,考虑两台吊车辅助起吊的方法。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已推广到工业和民用建筑、城建和矿山等建设项目中。现在,这项新技术正日益为我国房屋建筑技术入员广泛地接受,己逐步成为我国城市地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应用的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应用新的技术和材料。
参考文献
[l]丛蔼森,地下连续墙的设计施工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赵琦彦,吴晓丹.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山西水利科技,2009(2):31-33
[3]余永祯,周世明,等.建筑施工手册[Ml.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邢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地下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泥浆论文; 地基论文; 导管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