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应用论文_刘见武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应用论文_刘见武

刘见武

杭州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4

摘要:当前,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城市地区交通压力逐渐增加,已有的交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出现的基本需求,为此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全面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较大,施工整体环境复杂,施工过程极易受到周边地区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采取全新的工程技术,全面提供工程质量。BIM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工程施工新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建设效率,改善工程质量,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BIM;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应用

1BIM技术及其应用意义

BIM就是建筑信息管理模型。将计算机技术当成是载体,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信息的三维创建,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应用BIM技术,需要将数据管理当成是前提,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周期连接成一个整体,完成模型创建后按照对应流程实现各种信息录入和识别,使工程面临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技术特点上来看,BIM技术具有可视性,能够以模拟建模形式实现建筑数据数字化展现。技术同时具有可信息化特点,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数据数字化处理,得到相应虚拟模型,实现信息化处理后使建筑设计、施工优缺点得到呈现,为方案优化提供依据。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管理为动态化过程,运用BIM技术进行信息动态集成和处理,能够提供具有时效性的数据,为工程管理提供支持。BIM技术具有便捷性,可以借助立体模型进行工程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帮助管理者尽快找到其中的问题。而建筑综合性较强,需要保证各环节设计的准确性,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完成建模,可以直观掌握相关资料,确保建筑设计贴近实际情况。在施工期间,通过模拟工程施工过程,也能完成各种隐患快速识别。此外,BIM技术具有高效性特点,能够降低设计中的错误率,实现有效沟通创建,继而使工程施工效率得到提高。

2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2.1设计阶段的具体应用

在整体工程建设时,应对设计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管理,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调整、补充与完善,在此基础上确保设计图纸可以充分地满足施工要求。设计图纸审核阶段与前期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是将施工图纸进行更深一层的规划,同时对施工中所要使用的材料、设备等进一步的考量。在进行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避免出现偏差,给整体设计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深化设计阶段将其与BIM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对前期设计内容进行补充,规避前期设计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利用BIM技术中的三维模型来完善土建施工模型;第二,利用BIM技术中的碰撞功能进行模型碰撞试验,以此来对模型中的关键点进行查找与检测,找出问题所在并填写好相应的检验报告,将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图纸进行调整与优化。

2.2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的各方面数据资料建立BIM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进行可视化模拟,这样一来,通过对BIM模型的观察分析,施工单位可以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明确下来,同时由于BIM模型能够随着施工的不断推进而进行持续性更新,因此即便是面对突发性事故安全隐患,施工单位也同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迅速作出反应,从而及时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或是将安全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为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前期通常都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工作责任明确下来并进行落实,而安全管理方案的合理性则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在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时,施工单位同样可以将施工方案的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BIM模型中来,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施工安全影响因素,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从而实现对施工安全事故的有效事前控制。最后,在得到安全管理方案后,施工单位还可以围绕BIM模型展开安全管理模拟,观察、评估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并在施工阶段对安全管理方案进行持续性的优化。

2.3合理的控制施工进度

在进行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应将其与建筑模型、造价信息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利用5D模型构建起进度管控模型。在使用进度管控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内容变化情况对其进行调整,确保可以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可以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施工进行模拟,在控制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对施工中所应用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

2.4合理的控制施工质量

无论是怎样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都是根本,所以要想确保施工质量应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将BIM技术应用移动终端系统对工程中的各个环节、相关因素等进行调整优化,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移动终端系统可以将模型中的基本信息清晰地展现给施工人员,并可以在基础上对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等进行规范,将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同时可以利用其实时获取模型信息并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提升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

2.5造价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成本通常都会比较高,而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成本管理,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效支撑。例如在决策规划阶段,建设方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各个施工方案进行可视化模拟,建立不同的BIM模型,并从中提取出准确、完整的工程量信息,之后再依托数据库展开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将各施工方案的成本估算出来,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满足建设单位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出更加经济的施工方案,从根本上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而在设计阶段,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涉及到了土木、电气自动化等多个专业,因此在设计阶段,如果由各专业分开对本专业内容进行独立设计,就很容易出现专业碰撞问题。但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施工单位则可以根据初步设计方案来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立统一的BIM模型,之后再由各专业围绕这一可视化模型展开分散设计,在系统平台上,各专业的任何设计调整都能够在BIM模型中呈现出来,因此即便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设计思路出现冲突,相应的专业碰撞问题也可以直接在BIM模型上显现出来,并得到及时的修改。这样一来,专业碰撞问题会大大减少,施工方也基本不会再因为专业碰撞问题而出现返工或设计变更,这对于工程造价控制是很有帮助的。此外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只需将相关文件、数据输入到BIM软件之中,软件就可以根据工程当前施工情况来编制出资金计划、劳动力计划、采购计划等,并对各部分施工的材料用量进行严格把控,而在这种精细化的施工管理下,工程造价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传统施工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积极引入BIM技术,建立可视化的工程三维模型,准确反映出工程的数据信息资源,技术人员利用模型和数据预测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预案,以此来实现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石继斌,杨勇.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总体性应用[J].铁路技术创新,2019(04):28-37.

[2]张波,孙希波,霍滨,王辉,周明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实施体系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11(04):63-70.

论文作者:刘见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应用论文_刘见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