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对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论述,并研究了相应的渗漏点检查及处理对策。从而能够结合地下室的后浇带所出现渗漏问题的实际情况,择取最适宜的查渗漏方法及处理措施,以更为精准地查找到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情况的主要位置,应用有效性的处理措施,更好地处理地下室的后浇带所出现渗漏问题,确保建筑物地下室整体的建设施工质量。
关键词: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分析;处理;
前言:
地下室(basement),通常是指房间的地面地域其室外的地平面高度,并充房间的净高1/2,属于建筑物当中室外的地面空间。后浇带(post-cast strip),它主要是指在实际的建筑施工期间为避免出现钢筋的混凝土现浇结构因自身不均匀性的收缩而出现裂缝、沉降等质量问题,依据施工设计及相关标准,在基础的梁、墙、底板所留设的一类临时性施工缝。针对于地下室的后浇带,基于多数地下室均处于较高的地下水位环境中,后浇带通常在实际使用期间受各方面因素所影响而出现渗漏情况,以至于影响建筑物整体的功能性。但由于地下室的后浇带极具复杂性,若想更好地处理这一方面问题,还需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切实地把握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情况的根本原因,并实施科学地检测及有效性处理,方可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1、原因分析
1.1 在设计方面
1.1.1 缺乏防水意识
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广大施工设计方面,在进行地下室建设施工期间严重缺乏防水意识。我国目前多数大型的建筑结构都配有地下室,一层与多层均有,运用平站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日常均应用于商场超市或停车库。在实际设计期间,相关设计者人单纯地人为局部的渗漏对于建筑物整体结构及实际应用不会造成较大的营销,以至于他们并未对建筑物地下室的水文环境予以实地了解与分析,防水设计并未依照相关等级要求予以合理化设计,以至于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质量问题。
1.1.2 基础资料不够完备
从我国目前建筑物地下室的施工设计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施工设计者在进行建筑物地下室设计期间,并未依据建筑物地下室实际的建设要求及标准,来进行钻探数量的设定。同时,多数设计者只单纯地参照于以往的地下室水文及地质资料,单方面地判断自己所建设的建筑物地下室水文地质状况,以至于基础资料缺乏完备性及真实性,并不能够作为自身所建设的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设计资料,最终导致建筑物地下室的防水设计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致使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问题。
1.1.3 整体结构及防水性设计处理缺乏合理性
基于建筑物的地下室结构极具复杂性,若其整体结构与防水性并未很好地结合,地下室的后浇带部位在防水性方面就会降低;同时,防水及管道的线路Wi并未充分配合,整体的细部结构缺乏合理性,以至于于地下室水会沿着该管道位置逐渐渗入,极易导致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问题。
1.2 在施工方面
其一,不佳的施工质量。在地下室的后浇带实际施工期间,底板并未满足于所定设的时间而进行慌忙后浇带的施工操作;底板的侧面并未清理干净,凿毛施工期间伴有杂物,导致后浇带其与底板的粘结效果较差,以至于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质量问题;同时,在地下室的后浇带实践施工期间,随意地将水灰比增加,不密实的浇捣或过久的振捣,表面过后的浮浆或漏捣等导致出现蜂窝情况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不标准地施工技术操作都会导致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质量问题;其二,建筑物地下室建设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不合乎标准,所使用的水泥施工材料虽具备较高的轻度性,却存在着较差的稳定性,在凝固之后极易形成裂缝;所应用的料石施工材料因受爆裂影响而出现裂缝,导致其自身强度性降低。地下水从该料石裂缝逐渐渗入等。若使用了这些与地下室的后浇带实际施工要求不相符合的施工材料,则必将导致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问题。
2、检查及处理对策研究
2.1 渗漏基本分类
其一,慢渗漏。渗水的现象并不明显,使用毛刷把渗漏部位擦拭干净,不及时发现渗水,在经过3-5分钟之后会出现湿痕。在间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小片的集水情况;其二,急流渗漏。漏水的现象较为明显,会形成一定水流,水漏量一般在60ml/min;其三,高压的急流。该类型的渗漏通常会在其渗漏部位喷出水柱。
2.2 检查方法
关于地下室其后浇带的渗漏问题检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其一,为宏观的查漏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肉眼来进行细致的观察,查找出具体的渗漏位置,比较适用于集中漏水的地段;其二,为毛刷的查漏法。该种方法主要在肉眼无法查找出渗漏点的情况之下所应用的一种查漏法。在利用毛刷的查漏法进行查漏期间,需先将毛刷上的一些浮水甩掉,沾吸附其表面水珠,在漏水的位置上就会出现一定的亮光,该亮光部位为具体的渗漏位置;其三,撒水泥粉查漏法。该种查漏法主要针对于面积较大的渗漏地段中使用,日渗水量通常相对较小,在使用毛刷的查漏法无效时应用。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慢渗的范围表面撒一层的水泥粉,在水泥面出现的潮湿位置就是渗漏的具体位置;其四,胶浆的查漏法。若以上一种查漏法均无法达到最佳的查漏效果,则就需采用胶浆的查漏法。具体操作期间,需在基础层涂抹一层的水泥浆,在发现该胶浆的表面呈现出水珠时,该位置就是渗漏点;其五,凿槽查漏法。在防水工程转角的部位出现渗漏现象时,需顺着水路来寻找水源,在其结构上进行凿槽方可查找出渗漏的水孔位置。
2.3 具体处理
那么,在查找到地下室的后浇带具有渗漏位置之后,就需对渗漏点予以合理地处理,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其一,如果是底板的后浇带所在接缝位置混凝土出现不密实、裂缝等问题而导致的渗漏问题,则可把接缝上利用环氧的树脂性粘合剂,进行分段地封口处理。使用高压泵自一端向着该缝内缓缓注入具有水溶性特征聚氨酯的堵漏剂,实际注入量需到另一端出现冒装液情况为止。在一定程度上,该原料遇水时可自行性乳化的聚合性反应,进而形成固体结构。在其固化之后就会遇水膨胀,以起到良好的堵漏止水作用;其二,针对于另行点渗水情况,可使用电锤进行钻孔,并在孔内填加一点防水剂,以达到最佳的防水防渗漏效果,具体操作为在渗漏位置使用电锤钻出25毫米的孔,其实际深度需依据底板的厚度合理设定。待钻孔结束之后,需把孔清理好,洒水湿润,并把粉状的防水剂与水接入1:8比例,进行拌和,而后塞入至孔内,使用钢筋予以密实地振捣,以确保最终的防渗漏处理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物当中,通常都会设有一层或二层的地下室,在地下室的后浇带实际施工期间,常常会出现渗漏问题,影响着建筑物整体的功能性。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地下室的后浇带所存在的渗漏问题,就需对这一点施工质量问题予以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从根本上把握好地下室的后浇带出现渗漏问题根本原因,选择最佳的查漏方法及处理措施。从而能够更为精准地确定地下室的后浇带实际渗漏位置,使用相对的处理方法,来进行高效性地处理,确保建筑物地下室的后浇带综合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物整体的功能性及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毅,李飞彪,耿晓薇,刘政军.浅析地下室渗漏原因根源及注意事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03):633-634.
[2]章吉苗,洪伟,陆云高 .地下室渗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06):144-145.
[3]胡国良,许晓峰,钱政华.地下室渗漏调查原因分析及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08):205-206.
论文作者:盘才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地下室论文; 建筑物论文; 位置论文; 底板论文; 毛刷论文; 结构论文; 情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