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经济

中间经济

田艺[1]2005年在《民国后期的武汉手工业与同业公会(1940-1949)》文中研究表明武汉的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武汉的手工业生产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生产需求和出口贸易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是进入近代以来其发展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与沿海以及华北、山东的某些手工业经济区相比,武汉的近代手工业受到传统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向近代手工业的转型。在生产力上,武汉近代手工业虽然在某些行业中使用了改良过的生产工艺,并在极个别行业中出现了“石磨+蒸汽机”的中间技术形态,但是绝大多数行业仍在沿袭着上百年的传统工艺。即使使用了改良工具仍然保持传统的手工作坊经营形态。根本谈不上向现代化机器大工业过渡。在经济形态上,很多行业自产自销,工、商不分。也有一些行业彻底实现了产销分离,为包买主制这种近代手工业的制度留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大部分行业掌握产品的全部生产工序,也有少数行业发展出了比较高程度的分工协作。从整体上衡量,武汉近代手工业的地位处于“中国传统手工业”与“中国近代手工业”之间,并且更向传统的方向靠近。如果“中国近代手工业”属于“中间经济”层次,那么武汉的近代手工业就属于“次中间经济”的层次。 次中间经济对武汉近代的工商同业公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一)由于工商不分导致工业同业公会与商业同业公会在性质上难以区别,从而引发了工业同业公会与商业同业公会、同业公会与职业工会之间争夺会员的纠纷;(二)由于保持了传统手工作坊的经营形态导致了劳资身份的粘连,从而出现了作为资方的业主参加职业工会的现象,使职业工会的性质发生了异化。 除此之外,武汉近代的工商同业公会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通过同业公会处理内部会费纠纷的过程来认识这些问题。

宋飞[2]1988年在《组建农村中间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启示》文中提出有这么两件事引起了我们浓烈的探求兴趣:①1987年一至五月,启东县生猪栏存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4%,唯有该县的新义乡却独树一帜,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②该县1984年前后兴办的35个乡办饲料厂,34个先后倒闭了,唯有新义乡仍继续在经营。原因何在?前不久我们三次前往作了些调查,结果惊喜地发现,这里有一个“野生”的、富有生命力的农村中间经济组织——启东县新义兽医站,从中发挥着作用! 成功的实践这个兽医站,目前共有38人,其中畜牧兽医师1人,技术员9人。站内设规模不一的三站一厂一场,人员分布为:兽医站10人,畜禽品种改良站4人,畜禽购销服务站

陶鹰, 赵志国[3]2008年在《用贴息贷款促进计生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探索——北京市大兴区计生贴息贷款项目运作调查》文中认为带着政府的计生富民政策如何才能落到实处并取得最佳效益等问题,对实施计生贴息贷款项目的北京市大兴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表明,该区立足本地实际,借助中间经济组织对贷款资金进行科学整合与有效利用,并带动计生贫困家庭参加项目生产,对其进行帮扶,使之规避风险、稳步增收、脱贫致富,实现了政府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帮扶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取得了政府、计划生育家庭、中间经济组织共赢的成效。

彭南生[4]1998年在《中间经济》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手工业经济史理论指导下,吸收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史学界的原始工业化理论,力图将1840—1936年近百年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加以研究,从宏观上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近代手工业为什么长期存在?近代手工业的地位及其作用?以往学术界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分歧,本文认为,近代手工业的长期存在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外部经济环境上,传统农民经济的贫困化、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良性互动、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国际市场的引力效应(这一点学界论述较多,本文从略)等等;在自身经济形态上,手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取向、手工业生产形态的近代性变迁,都是造成中国近代手工业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手工业是一种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间经济层次,中间经济既是对手工业经济形态变更所处阶段的定位,又是对手工业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中间所起作用的规范。我们认为,从手工业经济形态变更上分析,首先,在生产力上出现了中间技术取向,表现为手工工具的趋新、“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并开始了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转化;其次,在生产形态上也出现了近代性变迁,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与业主制下自主经营的手工工场成为中国近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式,分工协作在手工工场甚至部分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者中成为主要的劳动形式,管理形式也开始了微变,但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形态的变迁都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手工业生产形态还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转化之中。手工业又是一种介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间的中间力量,因为近代手工业不仅解决了一部分早期工业化过程中民族机器工业所无法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既对传统农

彭南生, 上官定一[5]2008年在《执著治学,探寻真知——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生彭南生教授访谈》文中提出上官定一(以下简称上官):彭教授,您能否结合个人求学经历谈谈您是如何走向现在的学术道路以及学术道路上的体会?

严鹏[6]2008年在《对本土工业化道路的新探索——读《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通过对《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解读,探讨了"半工业化"对于"中间经济"的拓深、近代中国半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以及"半工业化"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关系等问题。

定光平, 饶晓青[7]2004年在《一部反映近代经济转型特色的力作——彭南生教授《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读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彭南生教授《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读感定光平1,饶晓青2(1 咸宁学院人文学院 历史系,湖北 咸宁 437005;2 赤壁一中,湖北 赤壁 437300)  手工业作为近代中国在时间上长期存在、空间上广泛分

佚名[8]2009年在《彭南生 教授》文中研究指明彭南生教授,男,1963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1985年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职攻读并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张苗荧[9]2004年在《中间经济组织在温州的发展形式与演化趋势》文中认为中间经济组织作为“第三种组织形式”,在温州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它代表以中小企业组织形态为主的温州经济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中间经济组织在温州的具体发展形式,并分析了它的未来演化发展趋势。本文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温州企业组织模式向合作竞争型中间性经济组织的演化趋势研究》的研究成果。

苏全有, 常城[10]2011年在《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的三大突破——以彭南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彭南生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主要贡献在于三大突破:一是整体、宏观基础上的"中间经济"研究;二是"半工业化"理论的原创探索;三是区域、行业视角下的乡村手工业史研究。同时,通过对彭南生学术历程的探讨,可以窥视出整个史学特别是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的创新趋向及突破所在。

参考文献:

[1]. 民国后期的武汉手工业与同业公会(1940-1949)[D]. 田艺. 华中师范大学. 2005

[2]. 组建农村中间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启示[J]. 宋飞. 唯实. 1988

[3]. 用贴息贷款促进计生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探索——北京市大兴区计生贴息贷款项目运作调查[J]. 陶鹰, 赵志国.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4]. 中间经济[D]. 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 1998

[5]. 执著治学,探寻真知——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生彭南生教授访谈[J]. 彭南生, 上官定一. 社会科学家. 2008

[6]. 对本土工业化道路的新探索——读《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J]. 严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

[7]. 一部反映近代经济转型特色的力作——彭南生教授《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读感[J]. 定光平, 饶晓青. 咸宁学院学报. 2004

[8]. 彭南生 教授[J]. 佚名. 理论月刊. 2009

[9]. 中间经济组织在温州的发展形式与演化趋势[J]. 张苗荧.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0].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的三大突破——以彭南生为例[J]. 苏全有, 常城.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标签:;  ;  ;  ;  ;  ;  ;  

中间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