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电力配网方面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都有了很大提升,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在电力配网方面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提出并解决。电力配网改造问题是电网继续发挥电力功能的关键,加强对电力配网的改造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居民电力的使用质量和水平,而且还可以为我国电力配网方面的建设节约资金和材料,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加强对电力配网改造对我国电力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就电力配网改造的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配网改造;改造技术;配网管理;
1 配网改造现状
1.1配网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电网线路,多是采用的架空线路,这种线路虽然有着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故障,使得供电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电力配网结构不合理,致使很多的电网线路中出现许多故障,严重影响到电力配网的灵活性,甚至影响到电力配网的安全运行,为维检人员的工作也增加了难度。因此,在对配电网的改造过程中,电力部门要进行合理布局,使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1.2 电力配网线路结构
网络结构不合理也是电力配网出现的重大问题,网络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给故障复电和检修工作带来困难。同时,由于运行方式不灵活,往往是造成配电网卡脖子的原因之一。辐射状电源结构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双电源,但是由于双电源的造价高、投资高、改造量大,所以目前还不大适合县城和乡镇供电设施的应用。还有一种可以满足客户供电要求的方法,就是从电源点出两条不同的配电线,在结尾处用联络开关进行连接,而中间用分段开关。正常运行的时候把分段开关闭合,联络开关断开;当发生故障时,分段开关可以切除故障段,无故障段可以继续工作。分段开关的数量可以自行控制,主要依据线路的长短和配变多少来判断,分段的开关越多,发生故障的时候停电的用户越少,但是要切除故障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造价越高。
1.3 电源布点不合理,供电半径过长,线损率高
在电力配网方面出现的电源布点不合理现象仍很常见,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与早期规划不合理有关。早期规划不合理,使得电力布点不足、分布不合理,致使供电半径过长而导致线损高问题。同时,早期规划不合理还增加了在电力配网方面的材料和资金投入,降低了电力配网整体的运行水平,甚至使局部出现电力负荷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加强电力配网的早期规划至关重要。
1.4 线路故障率高,供电可靠性低
现时配电线路尚多采用架空线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使得线路故障频率高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网络结构不合理,运行方式不灵活给事故转供电或检修转供电工作带来困难,同样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提高供电可靠性,除了在供电电线路方面加大改造的力度外,还应解决网络结构不合理,运行方式不灵活的问题。
1.5 现场情况复杂,测控点多
配网系统的测控对象一般都是较大型的110kV以上变电所以及少数35kV和10kV变电所,因此站点少,而配电 自动化系统的测控对象为进线变电所、10kV开闭所、小区变电所、配电变电所、分段开关、并联电容器、用户电能表和重要负荷等,因此站点非常多,这不仅会给系统的组织带来较大困难,而且在控制中心的网络上,要处理这么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在图形工作站上,要清晰地展现电网运行方式,困难将非常大。另外如此众多的终端设备,一但可靠性不够高、或不方便维护,则将会使电力局陷入大量烦琐的维护工作中;此外点多量大,系统造价也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配网改造的技术
2.1提升设备选择和质量控制
在配网改造时,应该加强对自动化系统应用设备的选择工作,这不但能够降低系统的搭建风险,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设备的选择上,如开关设备、控制终端等,应该选择知名度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充分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系统应用设备在满足技术和性能要求的同时,应该尽量地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防止由于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现象发生。
2.2选择合适的杆塔及杆塔的基础
杆塔的选择可根据实际经济条件和线路的重要性进行相应调整,砼杆可以选择预应力砼杆和普通砼杆两种。我们在假设通讯线路和低压线路的时候可以选择普通砼杆,18m左右即可。杆塔的基础及钢管塔可以分为浅埋式和深埋式两种。浅埋式需要挖开的面积比较大,在有些施工地点会有一定的限制。而灌注桩在施工的时候宜采用人工挖掘,经过大量的实践可以证实,这种方法不需要大型设备,而且噪音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经济又安全,所以在城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 应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由于我国缺乏丰富的操作经验,密封效果较差,在选择技术参数时经常会出现失误。在金属氧化物的应用前期,安全事故的发生较为常见,造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对损失。但是,随着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经验的日益丰富,其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得到空前提升;伴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城市电力配网中的应用得到长足发展。
2.4 选择适宜的接地形式
城市电力配网在改造过程中,对低电阻接地形式的运用,需要以电缆线路为基础,在电力配网的改造过程中加以实施,尽量将架空线路改造成电缆与绝缘性导线,实现电力配网的高效运作。现阶段,我国城市电力配网中性点普遍会应用不接地,以及消弧线圈的接地系统,经常会出现铁磁谐振的现象。因此,需要配置相应的消谐装置,并配置可以快速发现单相接地安全隐患的相关设备。在电缆线路出现安全故障时,能够迅速断开。一旦城市电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变化,要对其脱谐度进行合理调整。结合相应条件,采用可以自动跟踪且调谐的消弧线圈,保证城市电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保持良好状态。此外,要提高对与居民安全关联紧密的接地电阻值的重视程度,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出现时形成的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进而提高我国城市电力配网的安全运作。
2.5 构建配网运行管理机构
(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2)定时定期的对工作人员做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文化修养;
(3)成立监督班组,建立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每组都需要配备业务技能人员;
(4)有效的提高人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使运行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配电网络的知识和运行情况,保证电力配网的平稳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网改造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如果不重视配网升级,那么后期发生事故,不仅会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还会给电力企业乃至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相关人员应提高供电可靠性,根据我国电力配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以此更好的推动配网改造,进一步提高配网稳定性,从而为电力企业和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华勇.关于县城配网改造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2).
[2]韩荣.如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率[J].宁夏电力,2003(03).
[3]任娴婷.简论加强县级配网无功管理的重要性[J].浙江电力,2010(03).
[4]李家全.配网建设项目工程量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
[5]康智瑞.配网典型故障分析与预防[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1).
论文作者:余云波1,张运龙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电力论文; 不合理论文; 线路论文; 可靠性论文; 故障论文; 变电所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