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婵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邮编510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领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下微创、可视化技术的出现,使得胸腔镜心脏手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近些年,世界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管理在胸腔镜心脏手术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管理进行了简单探究分析,望为后续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引言
与其他手术相比,胸腔镜心脏手术具有多种明显优点,如:手术创面较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该技术对麻醉处理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全胸腔镜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术也逐渐区域完善,但是现阶段下,大多数胸腔镜心脏手术仍选用的传统胸骨正中直切心口的方式。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身体机能伤害较小,虽然相关研究表明,长时间进行体外循环可有效提升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但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不管是患者恢复速度还是住院时间都有明显优势。
此种情况下,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都选用快通道麻醉方式。此种方式可有效加快患者苏醒时间、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出现几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1]。此种麻醉方式主要是应用一些显效较快但见效时间较短的阿片类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将吸入气体为辅助方式来实现符合麻醉,在麻醉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提升麻醉安全性能,在对患者麻醉完成后必须要监测实际麻醉深度,进而更好地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是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开展的主要部位。如若当前导管官腔过小,就会加大血液不流通几率,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脑血管堵塞。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大对其关注程度。在治疗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患者上腔静脉入口处插入食道超声引导股静脉插管,进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静脉流通顺畅,同时,此种方式还可在第一时间发现治疗中存在问题,降低医疗事故出现几率。
2.麻醉管理重点
2.1有效控制麻醉深度
与传统胸骨正中直切口心脏手术相比,应用胸腔镜心脏手术和资料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各个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心源性死亡以及手术死亡率方面,两种方式差异较小。甚至如若胸腔镜心脏手术转流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出现中风、血管损伤几率加大,同时其出现后续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大。
与传统胸骨正中直切口心脏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备手术视野小、静脉插管等明显特点,所以在手术正式开始前,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可利用多普勒心血管超声进行引导在患者上腔静脉入口插入静脉插管,以免插管插破静脉及右方,加大患者后续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下,临床治疗中大都以舒芬太尼作为主要麻醉药物,在麻醉过程中应选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对患者实施麻醉,进而更好的对当前麻醉深度进行有效控制。
2.2做好呼吸管理
在胸腔镜手术麻醉过程中,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双肺隔离、单肺通气,进而更好的为胸腔镜手术加大手术视野,这也是整个麻醉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根据相关实践表明,插入双腔器官插管是当前实现单肺通气与双肺隔离效果最好的手段之一。但是纤维支气管镜可在极短时间内明确导管实际位置,且实际操作简单便捷,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学者在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分别对患者使用了上述两种方式,根据结果表明有效的通气方式可有效提升最终麻醉质量,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2.3加强患者肺部保护
对患者实施切实有效的肺部保护可有效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保障,这也是影响患者恢复速度的直接原因。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为了获取到更大的手术视野,大多数一生都会选择对患者右肺进行牵拉,但如若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以及导致患者肺部出现直接损伤,同时由于大多数应用胸腔镜治疗的患者都或多多或少存在一些心脏疾病,因此会对其后续治疗恢复造成直接影响。甚至,严重情况下,还会因重度急性肺损伤而导致患者直接死亡[3]。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患者肺部的保护程度,进而更好的保障最终麻醉疗效,对其预后进行有效改善。一般情况下,保护患者肺部的基本措施有以下三种:首先,在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持轻柔,不对患者肺部进行过力牵拉,进而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肺部出现机械损伤的几率;其次在CPB期间,应尽可能降低左房与肺部血管之间的碰撞程度;最后,治疗过程中的所有患者应在心脏恢复跳动前实施吸痰,进而更好地保障其后续治疗效果。
3.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总而言之,随着微创、可视化等多种医疗技术的出现,使得胸腔镜心脏手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麻醉管理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麻醉管理必须要进行自我审视,发现自身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实时优化,进而更好的满足当前临床治疗需求,完善当前麻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同时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恢复,为患者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毅萍,杜耘,乔欣,杨洪军,张小飞,席文佳,祝文秀,姚小平.胸腔镜单肺通气心脏手术与开胸心脏手术肺损伤比较[J].重庆医学,2017,46(29):4057-4059.
[2]雷宇,陈文敏,冯雯娟,张敏,刘晓宁.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分析与对策[J].云南医药,2017,38(02):202-204.
[3]徐雪影,梁毅.强化护理干预在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1):59-61.
论文作者:段慧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论文; 胸腔镜论文; 过程中论文; 肺部论文; 方式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