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更高形态的市场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高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形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方式与计划方式高度统一的新型发展机制。它具有许多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特点。

社会主义者从理论上肯定市场经济,具有两个前提:一是承认市场体制是人类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唯一可取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因而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如果说,服从客观规律的自觉发展是广义的计划发展的话;那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正是社会主义计划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的计划性相一致,而且它的具体形式总是服从社会主义的计划发展的。这就为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统一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一个认识的起点。二是承认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包容多种具体组织形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曾经经历由自由放任的商品经济向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的转变。目前,社会主义国家选择市场体制,意味着它将经历由私有制市场经济向公有制市场经济转变。毫无疑问,两相比较,后一转变比前一转变更加深刻,更加伟大,更具有历史意义,也更需要创造精神。这就为探索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统一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起点。

上述两个结论,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原则区别。

资本主义由自由市场经济起步,依赖所谓“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运行;到后来改信凯恩斯主义,运用国家权力主动干预市场;并进而发展到今天既有市场、又有计划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由统一计划经济起步,依赖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安排一切经济活动;到后来进行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并进而发展到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它们都是在经历实践领域的曲折之后,才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的。但只要深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资本主义自1825年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到1929-1933年大危机过后开始借助国家干预,完成这种认识转变用了100多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到今天,西方经济学界围绕有关问题仍在争论。比较起来,社会主义国家从50年代末经济发展受挫,到70年代末走向改革,前后只用了约20年时间,其间的转变虽也发生过不小的社会震动,有的国家甚至抛弃了社会主义的旗帜,但与资本主义相比仍有许多不同。

可以说,自觉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自发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何方能最终达到客观规律所要求的社会形式,而在于如何达到这种社会形式。从历史进程看,尽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选择了兼容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但它们各自所经历的时间周期有短有长,所采取的转变方式有文有野,所理解的程度有深有浅,从而所造成的发展速度肯定将有快有慢。

既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存在着一致联系;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不是仅仅停留在策略层次上,它不仅仅属于手段,也具有目的的意义。按照这种思路,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应用,将形成一般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使它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从理论上看,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高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高”之处恰恰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多地展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人类发展经济,本来就要求运用集中统一的计划方式,体现劳动组织的社会性,要求运用分散自主的市场方式,体现劳动行为的个体性。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必须兼顾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而真正完善的市场体制,必然同真正科学的计划体制相一致。这同时意味着,作为完善的市场体制,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存的资本主义市场;而作为科学的计划体制,也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

社会主义改革离上述目标无疑还比较远,但目前形成的发展趋势,却朝向了这一目标;并且只有朝向这一目标,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改革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理论成就,就是跨越了计划性与市场性绝对对立的认识界线,从而有可能保证市场方式与计划方式高度统一的新型发展机制的形成。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平等竞争条件的形成,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实现将逐步体现在生产集体的利益之中。这种利益单元的集团化趋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

一般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者的相互竞争为特征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真正参与生产竞争的,只能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即资本家。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竞争,是从属于资本家之间的生产竞争的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在一般情况下,雇佣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依附于资本家的生产竞争状况:后者失败,前者必然失去利益;后者取胜,前者往往不能获得全部应得利益。

在传统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被纳入计划经济之中,从而直接等同于社会利益。其中,劳动者之间和企业之间虽有竞赛,但可以驰骋的天地狭小;劳动者之间和企业之间在利益上虽有差别,但额度极小。一旦改换为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了,企业将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所谓市场竞争,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仍然依附于特定的企业。但是,较之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却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原则上说,企业管理者既是国家的代表,又是全体劳动者的代表。他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方面,同其他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地位。双方一苦皆苦,一乐皆乐。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整体的利益是通过参与竞争实现的,它取决于企业产品本身的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体现的价值之间的关系。而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个人利益取决于联合劳动所形成的生产力水平。就此而言,企业参与社会分配同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分配。如果说,企业是通过产品形式进入社会交换关系,并在商品价值形态上实现自身利益的话;那么,劳动者则是通过活动形式进入企业交换关系,并在劳动力价值形态上实现自身的利益。当然,在一定意义上,这两种分配类型都属于按劳分配;区别在于,企业的分配地位取决于劳动的物化形态,而劳动者的分配地位则取决于劳动的潜在形态。

今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在向适应市场机制的方向转变。其中,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成为真正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此相一致,企业内部人浮于事,赘编冗员仍比较普遍。因此,企业内部还有一个竞争上岗的问题,职工之间的分配差距仍比较大。一旦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真正到位,就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由于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企业之间的利益地位将形成较大差别,而且彼此之间的优劣地位将不时互移。相比之下,企业内部的劳动者在利益分配上则会呈现出差距较小、比例较为稳定的特点。

这意味着,典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着论述的简明,这里暂不涉及公有制以外的经济成分),是以联合劳动为社会单元的。劳动者个人的劳动虽不像在传统体制中那样直接作为社会劳动而存在,却作为直接的联合劳动而存在。与此同时,个人利益也直接寓于集体利益之中。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既有别于传统体制,也不同于以个人为本位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

可以肯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上述方向发展是有条件的。严格说来,形成以联合劳动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单纯表现为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是具有内在的经济合理性,体现着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联合劳动内部利益分配的大体平等状态,无疑适应上述客观需要,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力量,使他们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

不仅如此,从战略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采取利益单元集团化的方式也是积极的。因为:首先,由众多平等劳动者组成的群体组织,虽然把管理者推向代表的位置,但管理者只有在代表全体劳动者时才能行使管理权力。这意味着,企业的重大决策是通过民主机制形成的。它使决策过程增加了理性成分,减少了因个人主观武断而带来的失误。其次,以劳动集体作为社会的基本利益单元,大大增加了社会宏观调控的自由度。相比之下,集体比个人拥有更高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劳动集体是相对的。它可以以企业始,以企业集团终;也可以以区域始,以区域的不断扩大终。在利益关系方面,从个人利益迈向集体利益是关键的一步,具有质变的意义;而从小集团向大集体乃至向更大集团的过渡,则具有量变的意义。

这就是说,社会主义虽然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却不是简单地照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的市场竞争将在相对独立的联合劳动组织之间进行,而不是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直接在个人之间进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仍然是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而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中,竞争只能以个人对一切他人的竞争为形式,它需要也滋长着利己主义。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规则的过程中,市场行为将逐渐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劳动者民主权利的运用将体现出愈来愈多的经济内容。这种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一体化趋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特点。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竞争经济。正因为竞争,它才表现出高度效率,才成为迄今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经济形式。而只有每个人都处在自主支配自身能力状态下的竞争,才是平等的竞争,甚至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但是,在社会关系条件下考察个人行为的自由,是一个包蕴着风险的概念。人们不难发现,一个人的自由很可能会造成对他人自由的侵害。这种以他人的无从自由为代价的自由,显然违背平等竞争的本意。于是,实际中的自由就不像自由概念本身那样,散发着随心所欲的浪漫气息,而必须以关于种种不自由的限定为前提。这种关于不自由的限定就是法律。法制完善的市场经济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应当是同义的。而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法制化的市场经济,是人们实现平等竞争的基本保证。

不仅如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是一个十足的形式上的规定,实质却在于法律的内容。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一个前提条件,即人人平等参与制定法律。如果说前者体现出“自由”,那么后者则体现出“民主”。这样,以法律的制定和遵守为中介,民主和自由才可能共同构成社会平等的局面。这意味着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民主精神和自由精神。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目前人类所创造的最成熟的市场经济形式。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刚刚出道,各方面均显得稚嫩。但是,社会主义生成的基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自身无法根除的弊病。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言,这种弊病恰恰表现在民主和自由问题上。

从形式上看,资本主义民主体制很完善。它实行选民的直接选举,实行最高权力的三权分立,等等。但要进入决策者行列,必须为竞选花费一大笔钱。对此,囊中羞涩的普通劳动者是无从问津的。这样一来,民主所体现的“自由”,就演变成对若干固定对象选择的“自由”,即大不自由中的小自由。从实质上看,穷人只能选择某一位富人作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却无法让穷人代表穷人。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社会主义者批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政治形式上的民主,可以说是切中要害的。

法律制定的“民主”,必然影响到法律遵守的“自由”。就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经济而言,资本主义从法律形式上取消了在种族、出身、性别等等方面对人们的身分限制,同时允许人们自由迁徙、自由择业。这无疑为自由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并不构成自由竞争本身。因为,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形式,自由竞争实质上发生在生产领域。而生产行为除了需要主观劳动条件即劳动者的存在之外,还需要客观劳动条件即生产资料的存在。对于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来说,他们不是去参加自由竞争,而是自由挑选雇主,更何况雇主也不是劳动者可以一厢情愿地挑选的。因此,在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的民主只存在于有产阶级中间。

现实社会主义由于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在民主问题上还面临着许多任务。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民主之所以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是它从一开始就使民主深化到经济领域。如果说,民主是人民的权力意志的话;那么,它是通过政治形式表现经济利益要求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使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得以实现的保证。传统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之所以彷徨在政治形式上面,主要是由计划经济造成的。今天,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有可能恢复社会主义民主的真面目。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着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权利。这种权利以政治形式出现,但内容却是经济的。如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集体将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单元。一方面,劳动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将采取民主方式来决定,这实质上是制定出一系列市场行为规则;另一方面,劳动集体内部的分配关系及决策程序,也将采取民主方式来决定,从而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这种政治形式和经济内容直接统一的民主模式,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

当然,要达到上述局面,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从理论上明确这一方向,则对改革实践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运行将逐步体现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统一,社会的宏观调控重心将从生产关系领域移向社会关系领域。这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再一特点。

市场经济本身就存在对人际关系的要求:一是平等性,二是竞争性。只有平等才能真正竞争,平等是为了竞争。市场经济的文明是通过法制体现的。在法制面前人人平等,就为人们进入竞争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前提。

既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不可能跳出“平等—竞争”模式,否则就不是市场经济了。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现的“平等—竞争—不平等”,社会主义则不必照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就在于它将创造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平等的社会。当代社会主义选择市场体制,是与上述目标相一致的——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平等。那么,社会主义社会有望形成“平等—竞争—平等”的新型市场经济机制吗?

社会主义在宏观思路上,把劳动力使用和劳动力生产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可能运用前一个环节的成果,来促进后一个环节的发展,最终让一部分劳动者先富,去发展共同富裕的条件。这种条件不是平调先富者的财富,而是以先富者的榜样力量去激励落后者的积极性,为落后者展示如何发展的道路。在正常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率先富裕的劳动者,是凭借较高劳动能力获得成功的。这将鞭策落后者努力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也就是说,共同富裕局面所体现的劳动者平等,是以劳动能力的平等为基础的。

问题在于,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是乖乖地按劳分配的。这里存在着两个原因:一是由法制所制约的市场平等关系,总是滞后于竞争实际,从而使现实中的竞争行为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不平等的现象。当然,从人类的发展来看,市场平等关系的进步,正是以克服不断涌现的不平等现象来实现的。但就现实来看,市场平等关系常常伴生着种种不平等现象。二是市场机制信奉优胜劣汰,它的自发的后果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避免重蹈资本主义的旧路,尽可能减少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在一定意义上,这不是要把道德原则用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而是更深刻地体现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要求,更主动地弘扬人类的劳动精神,更自觉地促进人们在劳动能力上的平等化进程。这需要从新的视角去认识劳动、劳动力和劳动者,需要从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认识生产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造就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将造就更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而更为发达市场经济的标志,正是市场性和计划性的高度统一。

标签:;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