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树林生态群落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人类活动及城市环境建设等因素,导致红树林生境的严重受损。而过度引进外来物种的红树林,与沿岸景观造成不协调等现象,利用景观的生态性与美学性特征,构建合理的红树林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红树林;沿岸景观;生态规划
前言
红树林物种常包含真红树林物种、假红树林物种及半红树林物种,分别以生长于海滩、陆地及两者交界,作为一个统称,涵括一百多种红树林物种。由于红树林自身具有的形态特点,可以有效拦截泥沙及保护海岸不受狂风大浪的袭击。瑟纳尔索普渔村海岸上生长的大量红树林,曾经剥夺了 23 万人生命的印度洋海啸中,保住了距离海岸仅几十米远的 172 户家庭,被赋有消浪先锋、海岸卫士的盛名。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重要的生态系统,以草本、藤本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这些红树植物的突出特征是能在海水中生长、具有发达的根系,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防风消浪、净化污染物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一、国内外红树林景观营造的必要性
国内外对于红树林的研究,常涉及红树林生态营造、防洪堤设计、物种多样性、碎片化分布、生态足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但对于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这块,却少有提及。红树林资源在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游憩性及休闲性利用过少。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和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都是对红树林可游玩性新的尝试。尽管其它地区也相继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山口自然保护区、北仑河自然保护区等湿地保护公园及自然保护区,但对于旅游经济的带动能力,还是较为薄弱。
某地区正处于红树林群落保护与规划的重要阶段——保护当地红树林生态群落的同时,将红树林作为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本文主要对红树林沿岸景观的生态设计,旨在有秩序、有目的的对红树林沿岸景观进行生态规划与设计,供今后的城市发展、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及科普教育等借鉴。
二、红树林沿线景观营造
(一)建设原则
第一,风格连续性原则。确保红树林沿线景观的风格连续性及统一:①人工景观与红树林景观连续性;②沟渠景观、围基塘景观与红树林景观连续性;③人工种植红树林与原生红树林景观连续性;第二,生态性原则。①将红树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实现放在一切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首位;②多使用本土柔性材料,少利用钢筋混凝土等材质作为构筑物或防洪堤用材;③少用外来物种,抑制外来物种的使用与种植,最大限度保证本土红树林树种的生存境况;④尽量减少人工干扰,对人类活动作为分类性限制。
(二)分部营造
1.海堤及防洪堤设计
在海堤及防洪堤建设方面,该项目基本情况为:通过人工搭建混凝土海堤,将原属于海洋部分的海滩圈围起来,并开始向内部采沙堆沙,以致形成陆地或养殖塘,并进行相应经济建设。这道人工混凝土堤岸的确能便捷地贯连串通整个海岸,并方便汽车的通行,但仅依据海岸线走向而布置,与海滩如此之接近,距离如此之长,等同于一条人工廊道将原先的海洋基底生硬分割开,未曾考虑到生态方面的影响。海堤的布置,需要保证红树林正常生长的情形下,根据海滩的具体情况来沿线布置。
需要根据近海的几个不同区域划分——海滩、沙丘、丘背以及沙凹等,进行不同的人类活动设计和构筑物布置并进行分类。分类具体表现为:对类型进行分类,按照分类等级,限制人类活动在相关区域的发生(这几个区域中,哪个可以有人类活动,哪个不能有人类活动或者少人类干扰,以及海滩部分应尽可能减少人工的干扰),如何通过人工设桥连接这各区域等都需要加以规划。
在海岸的迁移运动、潮汐影响、海滩土层的介质状况等影响下,皆会导致本土红树林物种无法正常存活,这需要相关防护工程的构建以营造适宜生境。在河岸防护及柔性修复工程等方面,我国自古代起便有相关经验的产生,如都江堰和灵渠,但局限于内河与防洪方面;
在国外,荷兰发展了高度文明的海岸修复经验——在海滩设置三道防洪堤,并且防洪堤结构为上层混凝土结构、下层为泥土与木柴的结合而富有弹性;甚至在越南,也有将当地白千层属灌木用做防御工程以促进红树林的生长以及淤泥堆积的相关经验;对此,在防洪堤及海堤的设计上,在红树林保护过程中融入海岸修复工程,应对我国古代以及国外优秀经验进行借鉴及启发,充分将本土材料的运用及现代技术结合到当下红树林生境的建设之中,通过柔性生态工程的构建,为良好的红树林生境创造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栈桥、汀步、亭设计
栈桥与汀步等,作为连接内陆与海滩的主要形式,是人类通行的重要通道。对于栈桥的布置,必须在材质、形式、走向等方面加以限制,在立面形式上应尽可能保持栈桥中空,以不隔断栈桥两边生态隔绝;汀步也应布置成可浮动式,随着潮汐现象的变化而高地不同,并且汀步下方为空心,保证海水的正常流经以及维持生境完整性。由于红树林常年受周期性海水淹浸,而处于厌氧环境中,淤泥在潮间带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味道较臭的硫化氢,所以味道会引起不适。对此,需要考虑到臭味影响,在相关景观设计中,应尽量避开此类环境。亭子是红树林景观营造中的点睛之笔,通常作为海滩沿岸的制高点及标志性构筑物存在,拥有较好的视野及休息功能。作为红树林场地中为数不多的人工构筑物,此形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场地美学特征的好坏。对此,应对亭子的布置位置、立面形式、材质的选址、朝向等统一考虑,最大程度地满足休憩、观赏等需求,实现防腐、保证空旷视野等功能需要。
3.植物设计
①真红树、半红树、假红树的结合。根据物种的分布范围、生理特征及生态习性的不同,常将广义范围上的红树林物种分为真红树、半红树及假红树。陆地与滩涂的植物景观构成了整个红树林生态群落,只有在真红树、半红树及假红树物种的统一规划下,需要滩涂景观与陆地景观的统一,才能在实际意义上对红树林群落进行生态景观的营造与维护。
由于红树林物种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周期性淹浸于海水中的真红树林物种亦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特征,如不同形式的呼吸根(秋茄板状根、白骨壤指状、木榄膝状呼吸根等)、不同环境下不同物种的树干颜色(白骨壤白色、桐花黑色、红海榄红色等)及胎生种子(桐花月形、秋茄剑形、海茄冬卵状蒴果等),都是独具特色的可观赏性特征。半红树林树种具有旱生结构和抗盐适应性形态,开花植物如二叶鼠李、海滨木槿、黄槿等,攀援绿化如二叶鼠李、海刀豆等,特色植物如卤厥、露兜树、芦苇等。对于无人看管的红树林群落地区,一些野生野长的植物如鬼针草、八宝等,乔木如木麻黄、乌桕等也同样是场地生态性突出的重要部分,在生态防护及美学方面有重要价值。
②外来物种的抑制。由于原生红树林物种的破坏,相关政府开展了沿岸造林活动——大量引进无瓣海桑,已达到恢复红树林面积、抵御台风等目的;但在浩浩荡荡的造林活动的背景下,却抑制了乡土红树林物种如桐花等的正常生长与繁衍,破坏了原有的红树林生境。
尽管未有相关科学研究可证明部分外来物种如无瓣海桑的正负面影响,但普遍而言,无瓣海桑等外来物种有着适应性强、生长速率较快、易繁殖及极耐抗性等优点,对于红树林面积的恢复、短期生态生境的构建有所帮助,却也给当地红树林生境带来以下困扰:1)侵蚀原有破碎的自然红树林斑块,破坏当地自然生境;2)人工种植品种过于单一,易导致病虫害频发及大面积感染;3)环境卫生问题难以保证,滋生鼠菌;4)高大乔木(如无瓣海桑)的快速生长,导致低矮品种在林下无法生存;5)滩涂土层沉淀物构造发生改变,原有螺类、鱼类生物数量减少等。对此,在外来物种未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灾害性后果的情况下,应抑制无瓣海桑等外来物种的引进与种植,加大力度扩种白骨壤、桐花、秋茄以及木榄等原有红树林物种,以维持原有红树林生境,促进当地生态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三)沟渠与基围塘布置
海堤向陆地方向的沟渠与基围塘,都是在人工或半人工活动的影响下形成,同样也是白鹭、池鹭等鸟类的栖息地及觅食处,作为半生态栖息地而存在。红树林沿线景观的营造,势必要对这二者进行生态景观营造及设计。沟渠可依据陆地上的溪流加以鹅卵石、砾石等进行布置,可突出如滩涂鱼、招潮蟹、毛蟹等两栖动物在此场地的活动,以突显海边风情。
三、结语
一切的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都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红树林景观对内陆的生态保护功能毋庸置疑。故此,本文提出以下解决途径:①对类型进行分类,按照分类等级,限制人类活动在相关区域的发生;②在红树林保护过程中融入海岸修复工程,通过柔性生态工程的构建及本土材料的运用,为良好的红树林生境创造条件;③将红树林沿线景观中重要的景观元素,如海堤、亭子、栈桥与汀步等在保证生态功能的实现下进行规划与设计,而沟渠与基围塘,作为红树林沿线景观附属的存在,在不能恢复原生态群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处理好与红树林沿线景观的关系并保持与红树林景观的同一性;④将滩涂与陆地生态群落相结合,将真红树林、半红树林以及假红树林物种相统一,共同营造一个大的本土红树林系统,将会对当地生态群落的构建、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以及村落安全等起到重大作用。而对于本土非红树林树种,同样也应该选择性保留,如江芦具有保土固堤之用,但此类植物往往在海岸建设活动中被破坏;⑤本土物种的运用、抑制外来物种的繁衍:扩种白骨壤、桐花、秋茄、老鼠簕以及木榄等原生红树林物种,减少外来物种如无瓣海桑的人工种植;⑥加大对红树林物种其他价值的利用,如民族药用价值、可使用价值以及回收价值,以建立完整的红树林利用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保瑜,宋悦,昝启杰,等. 深圳湾近 30 年主要景观类型之演变[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5):86 -92.
[2]李怡婉.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经验借鉴[C].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3804 -3809.
论文作者:江静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红树林论文; 物种论文; 生态论文; 景观论文; 生境论文; 红树论文; 群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