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儿童医院设计论文_王昵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批新型的接近国际水准的儿童医院,但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随着赣州市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有效的医疗资源也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加上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享受医疗服务的人群越来越多,尤其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将释放出更多的医疗需求,进一步加剧医疗资源的紧张度。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也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儿童“看病难”问题和提高全市儿童疾病诊疗水平,科学规划布局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支持推动南康区建设发展,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赣州市儿童医院。赣州市儿童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它担负着儿科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和儿童医疗保健等重大任务,是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医院。

关键词: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患儿需求与环境设计、人性化设计

项目概况

赣州市儿童医院是赣州市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儿科医院。也是赣州市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基地。项目位于赣州市南康区龙岭针,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医院规划病床800张(第一期:500张,二期300张),日门诊量3000人次。 儿童医院由综合楼、住院楼、传染病楼、高压氧舱、后勤保障用房和一层地下停车库组成。同时,用地东侧设计了地面可容纳近500辆的停车场。

综合楼由急诊、门诊和医技三部分组成。包括急诊急救、普通内科、内外科专科、中西药房、综合科室、特需门诊、儿保康复、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功能检查、手术中心(11间)、供应中心、微创腔镜中心、病理科和血库。

住院楼由9个护理单元、静脉配置中心、中心药房、NICU(60床)和ICU(25床)组成。

设计理念

由于患者特性及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儿童不能被视为“小成人”,因此儿童医院的建筑设计理念也不同于普通医院。对此,我们从以下两个角度开展设计:

1.从患者的角度

儿童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均未成熟,他们在住院期间不仅需要更多的护理,更需要家庭般的温暖与呵护。

很多儿童患者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特别需要学习与游乐的场所。

儿童患者天真无邪,但对就医和诊疗充满恐惧,因此在空间、环境、色彩的布置上要做到既提升生活情趣,又有利于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

2.从医护人员的角度

护理单元的规模不宜过大,且须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来降低管理成本。

医技部的布置需简洁、高效。

儿童医院的门诊量虽小但因科室众多,门诊部宜采用区块化的设计方法。

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

为了适应大型医院的系统要求和提高各功能单元间的高效,本项目采用综合式组合方式,通过充分结合水平与垂直集中式的优势,更好的体现节约用地,提高综合医疗效率和应变能力。内部空间组织模式上采用了“生命之树”的概念,营造出全新的建筑空间组织和模块化功能布局。对医院的功能单元进行系统化梳理简化,明确功能分区,将急诊急救、门诊、医技区、住院部自南向北依次布置,通过医疗街连接,多层的主街内不仅可以通过不同层次去合理组织,分导人流、物流,也可以合理布置各类设备专业的系统管道。使医院获得清晰的功能结构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依据资源共享原则,各功能区紧凑布置,使其成为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整体。同时,“枝状生长式”和功能模块化布局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拟建规模的基础上,预留病房、医技等用房的发展空间。

就诊流程采用日间患儿就诊由家属带领进入门诊主入口,经问询挂号后通过问询或空间指引到达科室外的候诊区域,听从医生的诊疗安排。

图3 赣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功能关系流线图

门诊部人流波动性较大,在挂号、取药时间易形成高峰。儿童门诊人流具有相当的复制性,据统计门诊就诊患儿人次与门诊内出现人次为1:3(不含医护人员)。儿童的陪护者众多,造成患儿、前来体检的健康儿童、陪护家长、医护人员大量聚集。所以在设计中通过流线设计,单独设置儿保、医护出入口等措施,尽量避免所谓“三长一短”的就诊现象,即排队挂号时间、候诊候药时间、等候检查时间长,诊病检查时间短。在设计中尝试电子信息化管理方法,将设远程数字和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与医保中心网连接,要求采用综合布线技术,满足医院信息系统(HIS、PACS、LIS、RIS、CIS、OA等)的要求。通过网络挂号,在每层单元科室的候诊区设置挂号、收费区,减少对首层大堂挂号收费区域的排队等候所形成的人员聚集交叉的难题。

图4 赣州市儿童医院首平面图

图5 赣州市儿童医院二平面图

图6 赣州市儿童医院三平面图

图7 赣州市儿童医院四平面图

患儿需求与环境设计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颜色、形状、大小、质感、气味、声音等)的反应,在心理学上称为感觉。根据刺激物的不同,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的外部信息,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以该项目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上述的几种感觉反应,在以“儿童健康乐园”为理念的医院设计中,我们应用设计去激活儿童视觉之外的感受,恢复儿童的活力,这样的空间设计才能具有童趣的特质,具有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视觉包括对物体的色彩、明暗、大小、形状、距离、粗细等多方面的感受。在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各种视觉因素,采用孩子们喜欢能激发换了情绪的鲜艳色调,在儿童病房走廊、候诊室、门诊诊室内、输液室等装点彩色画片和动物模型,减少白衣、白墙、白口罩等容易产生“白色恐怖”的心里反应,让患儿心情放松愉快。

不同的声波对患儿的心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项目设计中注意控制噪音,在地面、墙面等有可能被摩擦或碰撞的地方选用软质材料。

儿童医院中的消毒水和各种药物的气味、尘埃等常会引发患儿不良的生理、心理反应。所以利用自然植物来减轻、舒缓患儿紧张害怕的心情。

根据罗杰S•伍尔瑞克对医疗环境对病人影响的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病人可以从窗子中看到园林中的树木,比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减少30%,康复速度提高30%。符合儿童审美的医疗绿化环境可以克服患儿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有助于患儿的生理恢复和就诊期间的心理治疗。在自然亲切的环境中忘却就医的可怕和烦恼,缩短患儿从温暖的家和快乐的幼儿园到医院的心理距离。

图9 适合儿童的不同外部感官信息对患儿的生理恢复和心理治疗都能帮助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空间设计、以人为本是本项目的指导思想。除了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儿童的心情与情感需求的医疗环境。让儿童彻底放松下来,把医院从一个医疗机器变成为儿童寻找欢乐和希望的场所,就医环境如同在家中一样舒适。

1.空间形态和组织上。

人对事物看法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即心理学上的“初始效应”。儿童取医院多事紧张恐惧的,而陪同的家长也往往是怀着忧虑、急迫的心情。这时患儿和家长对医院的初始印象和感受,直接影响对医病的信心和对医院的信赖度。儿童医院的入口是患儿踏入医院环境的第一步,是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开始。所以在门诊入口大厅的比例和尺度上采用了宜人的尺度,入口大厅的墙壁上都涂有儿童喜爱的彩画。并在门诊与住院楼之间的空地上设置了室外游戏场地。候诊空间采用大面积玻璃窗,将室外天井的绿色引进候诊区,用各种可爱的动植物作为装饰主题。在护理空间的护士站,采用了合乎儿童的心理需求的颜色和材质,并在每层的护理单元内设置了一间儿童玩具游玩室。病房和走道的设计也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地面采用橡皮地板,窗户位置均有防护装置,考虑到成人的陪护较多,病房开间和进深采用了与普通单元一致。

2.细致的分类设计

由于相当数量的病人是躺在病床上推来推去的,他们的眼睛朝天花板,高照度的白织灯很容易让患儿感到炫光,所以在人工照明的光源和色温的设计上克服使用单一色温光源,而是搭配冷暖光源,多路控制的方式。

3.儿童的无障碍设计

护理单元的走廊两侧墙面都设计了患儿行走的连续扶手,为防止患儿滑到,地面使用的是塑料橡胶地板。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儿童医院在医院建筑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尤其在我国人民医疗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创造良好的儿童就医环境,满足患儿生理、心里需求,把医院变成“健康乐园”。

论文作者:王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赣州市儿童医院设计论文_王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