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俐伶
衡阳市衡阳县中医院检验科 湖南省 421200
摘要:目的:探讨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 topentic purpura ITP)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院诊治的ITP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分析仪,对ITP患者的MPV(血小板平均体积)、Plt(血小板计数)、PDW(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CR(大血小板比率)的参数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MPV、PDW、P-LCR血小板指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的Plt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Plt、PDW、P-LCR在不同病变程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MPV、Plt、PDW、P-LCR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为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平均容积;诊断价值
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体液免疫异常及机体自身的细胞有关,在II型超敏反应作用下,血小板破坏增加,体内巨核细胞受到损伤,阻碍了巨核细胞的成熟[1]。在ITP诊断治疗中,往往临床医师只注重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忽略了MPV、PDW、P-LCR等血小板参数对其诊治的重要意义。由此,本研究对ITP患者的MPV、Plt、PDW、P-LCR血小板参数变化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院诊治的ITP患者52例,均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修订的ITP诊断标准[2]。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2±1.3)岁;根据血小板计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组15例(50×109<Plt<100 ×109/L)、中度组20例(25×109<Plt≤50 ×109/L)、重度组17例(Plt≤25 ×109/L)。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6.9±1.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检测
所有患儿抽取静脉血 2 ~3ml,并置入 EDTA(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上清液。采用日本 SYSMEX XE -210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各样本MPV、Plt、PDW、P-LCR血小板参数变化进行检测,试剂盒由日本希森美公司提供。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激素治疗,口服强的松(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27)1mg/kg,待血小板数量上升至200×109/L时,药物剂量逐渐减量,直至6~10mg时,药物维持2个月后停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数据包对本组收集的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单位均值±标准差( )来表达,P<0.05时,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比较
观察组的MPV、PDW、P-LCR血小板指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的Plt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比较( )
注释:*与轻度组比较,*P<0.5;#与重度比较#P<0.05。
3 讨论
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儿科中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以血小板数目暂时或持续性降低,伴有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免疫介导的获得性疾病。临床上可通过骨髓穿刺检查进行诊断,但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骨髓穿刺容易给患儿带来痛苦,且反复的穿刺操作,不仅会加重患儿病情,也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骨髓穿刺检查不易被患儿所接受。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可直接反映出体内血小板的增值动力学变化。
近年来,随着全自动化分析仪的快速发展,对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的测定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认为,MPV、PDW、P-LCR与血小板计数对ITP的诊断有着同等重要意义。与骨髓穿刺检查相比,血小板参数检查更为方便,其在多种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已得到临床上认可[3]。现已证实,MPV是血小板生成的一个重要参数[4]。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血小板的减少,刺激骨髓反应性增大,会产生新的血小板,MPV会增大,而Plt会越小,Plt与MPV呈负相关。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Plt指标随着病情加重逐渐降低,MPV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说明Plt与MPV呈负相关,与文献报道一致[5]。当骨髓代偿功能良好时,会代偿性地产生大小不等体积的血小板,并混合循环于血液中,使得PDW、P-LCR[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MPV、PDW、P-LCR血小板指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的Plt指标较对照组低,且MPV、PDW、P-LCR指标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表明PDW、P-LCR与MPV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
综上所述,MPV的检测,对ITP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为ITP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江,张然蓉,李钢等.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71-73.
[2]陈俐丽,文飞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5):1201-1204.
[3]瞿文,伍星,王珺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T细胞免疫状态[J].天津医药,2012,40(4):389-391.
[4]何志旭,金姣.儿童常见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5):401-404.
[5]王国兵,李成荣,杨军等.白细胞介素6/STAT3信号活化在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中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3):1005-1008.
[6]李白,吕艳琦,曾利等.病毒感染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1):1687-1688.
论文作者:鄢俐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6
标签:血小板论文; 紫癜论文; 患者论文; 血小板减少论文; 参数论文; 儿科论文; 骨髓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