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的对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乳腺癌临床诊断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功能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和对照组(实施常规超声诊断),两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9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在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降低诊断失误,以便及时医疗。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影像学、乳腺癌、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女性身心健康的“头号杀手”(属于恶性肿瘤)[1]。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乳腺癌发病率以0.5%-3%的增速上升[1],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目前,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方法众多,均为乳腺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基于此,本次调查以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乳腺癌临床诊断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乳腺癌临床诊断的50例患者(均为女性),且由于这50例患者所选用的临床诊断方式不同,便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25例患者功能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她们的年龄为(27-58)岁,平均年龄为(41.3±2.8)岁;给予观察组25例患者常规超声诊断,她们的年龄为(28-57)岁,平均年龄为(41.7±3.0)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超声诊断。利用常规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的病变部位,观察记录患者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并且超声诊断影响学显示:患者的病灶病变程度不同,且呈环形强化,但是与周围病变组织分界不清晰,,另外,边缘处不光整或者带有毛刺,而且由于分界不清晰,临床诊断医师的自身综合技能,如分析、判断能力差,导致误诊或者漏诊。
观察组:功能磁共振影像学诊断。利用功能磁共振诊断仪平扫患者的病变部位,采取全方位扫描方式,不遗漏任何可能病变的部位,检查影像学显示:患者的肿块呈不规则状态,并且大多数患者呈低或者等信号,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扩散速度比较快,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快,,且细胞水含量比较高。另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病灶内多伴随液化、囊变、纤维化、坏死、出血等症状,另外,存在混杂信号,典型的表现为结节形态,与边缘形成明确的分解,能够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患者的病变实际情况,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具有高分辨率、界限分明等应用优势。
1.3统计学意义
分析、总结、归纳(采用软件SPSS20.0)本次调查所有数据,所有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9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6%(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n %)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相关研究报道称[3],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多站的比例非常大,位居第3为,是女性的重要“杀手”, 据相关数据调查,乳腺癌发病率在整个妇女肿瘤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1%,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死亡率位居第二(仅次于肺癌)[4]。因此,及早的临床诊断、临床医疗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方式众多,最常用的为常规超声检查诊断,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优势在于:安全、无辐射,对乳腺癌的定性检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检查对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但是由于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影像学的分界不清晰,在工作人员不认真或者缺乏耐心的状态下,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5],因此,逐渐的被功能磁共振影像学检测所取代。功能磁共振影像学检测诊断乳腺癌,主要利用了功能磁共振影像学独具特色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全面的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实现乳腺癌的定量定性确诊。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功能磁共振影像学诊断)25例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92%(23/2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超声诊断)76%(19/25),充分的证明了功能磁共振影像学技术诊断乳腺癌的高效性,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诊断方式。
总之,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在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降低诊断失误,对乳腺癌的临床医疗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承中,李康安.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1):1-5.
[2]郭媛,魏新华,丁汉军等.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6):2981-2986.
[3]彭玉兰,黄娟,苏鸣岗等.功能影像学技术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1):823-827.
[4] Wen Li, lu OuYangZuBin (review), Lv Furong (review).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and the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J]. Journal of chongqing medicine, 2014, (22) : 2945-2948.
[5]莫彩琴.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的乳腺癌化疗 相关认知障碍的前瞻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32(11):1247-1248.
论文作者:邱艳兰,,莫景雄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乳腺癌论文; 磁共振论文; 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影像论文; 功能论文; 准确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