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铁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铁

李铁

大庆市让胡路区环保局

摘要:为了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应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实际的环境监测需要以及不足,制定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的方案,实现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强化。本文就环境监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保护;监测;技术

现代社会对环境条件关注度较高,环境保护以及各种生态产在都在蓬勃发展。在生态保护以及生态发展阶段中,环境监测是环境相关工作的重要基础,这项工作不仅对环境进行着有效的监管,同时监测的结果也是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基础。这也就需要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者能优化监测技术,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发展。

1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不足

1.1环境监测指标

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和实际环境状态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使得环境监测工作未能完全满足环境的各项要求。首先,当前环境监测项目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未能让环境监测完全适应环境需要,使得实际的环境监测中出现了对一些污染程度较轻的项目进行重复监测的问题。其次,在环境监测指标方面也存在不足,在检验指标当中漏掉了一些能反应环境实际情况的指标,使得实际的环境监测结果未能全面的反应环境污染状态。当前环境监测中所使用的指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的时候还在使用化学需氧量指标、石油类物质存在量等指标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评判,这也就导致一些地区的环境监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环境条件为良,而实际上该地区已经出现了环境污染,影响了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

1.2监测频次方面的不足

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并且各种因素的出现都带有一定的突发性,这也就导致环境质量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能让环境监测有良好质量,应注意对环境监测频次的管理。但在当前的环境监测方面,受到基础条件的制约,使得环境监测的操作频率较低,这种环境监测操作频次较低的问题还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的环境质量数据被遗漏,影响其他方面管理工作的开展。

1.3监测要素方面的不足

在当前的环境检测工作当中,人们往往会将监测工作重点放在对环境中大气要素、水环境要素的监测。但却在对环境中土壤要素、固体废物要素、环境生物体要素等类型要素的检验方面存在不足,由于在环境监测要素中缺失了对这些要素的监测,这也就到导致最终的监测效果受到了影响。

1.4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

有些环境监测的单位,只要一获得实验室认可,就对后期的管理的工作不管不顾,工作也不落到实处。如由于时间等原因,监测站本身就很少做过实际的监测,对监测任务缺乏一个前期准备工作,很多经验和方法都是从其他的监测站那里借鉴和听取而来,对监测工作的实质没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相应建立起来的很多管理理念都只不过是一大堆的空话,这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建立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监测数据可以充分有效地反映出监测对象的实际的情况,纠正监测中的不合理的因素,从以上的现实的状况来看,自然就发挥不了管理体系最初建立的相应作用,这给监测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决策

2.1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分析设备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对于环境监测的分析设备不断引进,成为各个企业和部门重要的内容。在环境监测分析设备方面,更多的先进技术从研发阶段到投入市场的步伐逐渐加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们对于环境监测的技术需求不断上升。例如,雾霾天气让人们对空气的质量关注度大幅提升,对PM2.5以及其他的污染的指数监测需要更先进的相关仪器进行监测,在雾霾天气的监测与治理技术设备研讨会上,为了提高对空气质量的进一步监测力度,国家已经投入了上千万人民币,从美国购置相关仪器和设备,虽然,国外的仪器设备比较先进,但是,这些设备由于缺乏一些加热系统,在使用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为了获得更好的监测效果,我国开始自主研发一些新兴的立体幻境空气监测技术。

2.2人员上加强管理培训

要在全国范围内一下子全面输入新鲜的高效的高质量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就要对现有的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业务素质全面搞好质量管理。加强培训管理让现有监测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监测业务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掌握监测工作相关的其它学科诸如管理学、心理学、计量学、物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积累监测工作经验改变落后的监测工作方法是目前全面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最具体有效的举措。

2.3加强突发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技术的研究。

分清应急监测工作重点。环境污染事故初期首先需要快速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再判别污染物的来源,此时要求快速显示分析结果,反映事故的动态变化和处理处置效果。在事故平息后,为查明原因,常常采用多种手段取证,此时注重的是分析结果的精确性而不是时间,应加强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应急仪器包括流动监测车,应在应急监测“实战”之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建立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法标准,或掌握应急仪器所出具数据与经典标准方法的差异性,以提高实际应用时对报出数据的把握性。

有研究实力的环境监测站可以联合企业开发价廉实用的快速测试仪器,有经济实力的环境监测站可以购置进口设备,但加快引进国外技术和国外仪器国产化是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出路。

2.4监测方法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内部和实验外部质量控制,要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既要加强实验内部质量的控制,又要加强实验外部的质量控制。出了在实验室内对样品分析进行质控外,还要对整个监测的全部部过程和细节进行质量监控。采样点位的优化布设监测上是从监测点位的布不设开始的。按照方法规范的要求,应对布点进行优化。

采集环境样品过程,监测应建立严格的采样管理制度,规定对采样人员的基本要求、采样程序、采样质量保证、要求采样人员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储运记录和送样记录。并确定正确的采样频率。在采样的过程要建立定期对采样容器检查的制度,以消除采样过程间的污染。环境样品是复杂多变的,必须加强环境样本的采样技术管理,执行各类环境样品的采集规范和统一的采集、保存方法,才能保证环境样品的代表性。全程质量控制要求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由质控人员贯彻实施,并定期组织检查。应加强对报告时效性的质量控制。项目采集分析后要及时出具报告。

3结束语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工程开展的基础,环境监测的各项结果能对各项环境管理相关工作进行指导。需要工作者不断完善监测技术、引进新型设备,实现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强化。

参考文献:

[1]黄斌.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水能经济,2016(11):380-380.

[2]邓伟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9):2-2.

[3]林静銮.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6(24).

[4]田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0):129-129.

[5]李常平,施建平,何敏.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11).

论文作者:李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