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的飞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国论文,年代论文,世纪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一反19世纪晚期以来长期相对落后之常态,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飞跃发展,向全世界展示了法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对此,本文试图作一肤浅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法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据统计,大战中,法国经济损失达2000亿法郎。工业受到致命打击,农业生产急剧衰退,对外贸易也相应恶化。战后,法国立即着手重建和恢复国民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迎来了20年代经济的飞跃发展,其主要特点有二: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快,不仅大大超过了本国以前的发展速度,而且也快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19 年, 法国工业生产指数仅及战前1913年水平的57%,1924年已比1913年水平高9 %, 到1930 年提高到1913年水平的140%。而同一时期,德国工业生产指数只增长20%。 1901—1913年,法国国民生产净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6 %, 而1920 —1929年猛增到5.9%。20年代,法国工业发展速度更快,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2%,远远超过英国(3.4%)、意大利(4.3%)、德国(4.5%)和美国(4.6%),一反过去长期居第四位之局面, 跃居世界第一位。1929年与1920年相比,法国工业生产增长了77 %, 而英国只增长了15.6%,美国只增长了39%。
二是工业生产空前高涨,尤其是重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法国工业的发展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但自19 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直到20 世纪20年代前,法国工业生产长期保持着自己的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轻工业,特别是那些生产精美服饰品和高级奢侈品的工业部门,在法国工业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1926年它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仍占51%,重工业只占49%。这是造成法国经济长期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初,法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半工业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从德国手中收复了东部资源富饶、经济发达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并以国际管理方式取得了萨尔煤田的开采权,为法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年代法国工业发展主要表现在重工业部门。汽车、航空、化学、电机、橡胶等新兴工业部门获得迅速发展,一些大的汽车厂、飞机厂、冶金厂、化学厂和机械制造厂在巴黎等地纷纷建立起来。1929年,法国生产汽车25.6万辆,比1919年4.5万辆增长4.7倍;生产飞机3200架;产煤5497.7万吨,比1913年增长34.6 %; 生产生铁1030万吨,比1913年增长95%;生产粗钢971.6 万吨, 比1913 年增长100%。1929年与1920年相比,电机工业的产量增长了5倍。1930年,橡胶工业的生产指数为1913年的9倍。其他如机械制造、冶金、 建筑和采矿等传统工业部门也有较大的发展。
工业的高涨,提高了法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1920年,法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为5%,到1930年上升到8%。1924—1929年与1911—1913年相比,法国煤、钢、铁的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中的比重,分别由3.2%增长为4.6%、6.2%增长为8.7%、6.7 %增长为11.4%。工业的高涨,也促进了法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0年代,法国出口贸易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1924—1927年连续四年出现贸易顺差,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法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进口中原料成倍地增加,在出口中扩大了重工业产品和制成品的比例。
工业的高涨,使法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首先,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1926年,法国工业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人口。1930年,法国生产总额中,工业产品的比重为56%,而农业产品的比重降至44%。就工业内部结构而言,重工业的比重扩大了。其次,人口就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1926年,法国工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6.6%,农业就业人口占32.5%,商业、服务性行业就业人口占30.9%。这表明,法国已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为工业国。再次,工业的高涨,加速了法国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进了法国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20年代,法国中小企业数目大大下降,而大企业数目则迅速增加。1906年,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为207个,1926年增加至397个。这些大企业主要控制在200家垄断财团之手。国内垄断组织的发展, 使法国在国际垄断组织的地位日益加强。据统计,到1929年,法国已参加了34个国际卡特尔或关于规定价格、生产和分配销售市场的协定。
二
20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获得飞跃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法国所处的国际背景和国内一系列有利因素促成的必然结果。
就国际背景而言,2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使法国从过去长期的国际竞争和战争困境中暂时摆脱出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发展国内经济上,从而为法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而这种国际环境,对法国又特别优待。因为,法国凭借主要战胜国的资格,在参与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肮脏分赃中,捞到了可观的好处,正是这些有利因素,成为促进法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法国从德国手中收复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并以国际管理的方式取得了萨尔煤田的开采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法国原料、燃料问题,为法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法国从德国获得了81.5亿金马克的巨额赔款,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必需的资金。再次,法国从德国手中夺得了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扩大了法国的粮食和原料基地以及工业品销售市场,增加了对外掠夺的来源,从而加速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20年代法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还得益于一系列重要的国内因素:
第一,重视在遭受战争破坏地区的重建和恢复工作。据统计,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11000个工业企业,1500座桥梁,265000 所住宅和7500所学校被毁。特别是被占领地区的工业,几乎全部被毁。战后,百废待举。法国政府大力进行重建和恢复工作,这就引起了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大大增加了对建筑材料和消费品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国内市场,刺激了经济的高涨。到1924年,重建和恢复工作基本结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第二,适应工业高涨和垄断组织的需要,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在法国,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有着较早的历史。但由于受高利贷帝国主义特征和长期的“自由创业”理论的影响,国家干预经济进展缓慢。直到20世纪最初20年内,国家干预经济的现象才逐渐加强。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和适应战争需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管制经济措施。战后,法国政府为了迅速重建和恢复国民经济,继续采取战时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1919年实行了国有化政策,采取不固定的法律形式,将一些工业部门实行“国家管理”,建立“管理处”、“国营公司”;还规定了国家管理水力的原则。1921年建立了国营罗纳公司。与此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全国氮气工业局、国营阿尔萨斯钾盐管理处等一批行政机构性质的“混合”经济组织。国家还参与了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航运公司的活动,开采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修建新的国有铁路,建立了国家勘探和开采殖民地资源委员会。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有利于从宏观上和全局上把握全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步调,对20年代法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三,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生产合理化”运动的推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是19世纪晚期以来法国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府痛感科学技术的落后。于是,在重建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地推广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推行“生产合理化”运动。20年代,法国获得迅速发展的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石油加工工业、电气制造工业、橡胶工业等等,都是科学技术推广和运用于生产的结果。
三
翻开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篇章,最引人注目者当首推美国的“柯立芝繁荣”,其次恐怕要算法国的经济繁荣了。20年代,法国抓住时机,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国内积极因素的作用,使国民经济获得了飞跃发展。我们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史上的必然现象。它表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并不排除个别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可能。
然而,在经济发展史的漫漫长河中,十年繁荣毕竟只是短暂的一瞬。“贝壳银行”的破产,宣告了20年代法国经济繁荣的结束。紧接着,法国陷入30年代大危机的深渊之中。因而,20年代法国经济繁荣未能持续下去。表面看来,这令人十分遗憾。但繁荣的结束,正如繁荣的出现一样,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为20年代法国经济繁荣的大厦是建立在不稳定和脆弱的流沙基础上的。
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是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20年代,法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而轻工业发展缓慢。1924年,法国工业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1913年水平提高18%,而消费资料的生产却比1913年水平低13%。轻工业中传统的纺织工业在整个20年代始终未达到1913年水平。二是工农业发展不平衡。法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处于慢性危机之中。整个20年代,法国农业无多大起色,农业总产量除了个别年份(1924年)之外,一直低于战前水平。落后的农业,使法国不能象美国一样,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市场,从而增强了法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其次,通货膨胀严重。20年代,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约有2/3 的时间是在通货膨胀中进行的。被破坏地区大规模的恢复工程和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起初,法国将这一希望寄托于剥夺战败国德国身上,但因遭到德国的强烈反对和英、美等国的干扰而落空。因此,法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动员国内资金来进行恢复工作。据统计,截至1931年3月31日,法国投资于恢复工程的资金1000亿法郎, 而德国赔款仅占9.25%。为了筹集如此巨大的资金,政府一再增加预算。1919—1925 年,预算赤字达1750亿法郎。为了弥补预算赤字,政府大举国债和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上持续不断的殖民战争,使法国财政危机更加恶化。“左翼”联盟政府因无法解决财政危机,被迫下台。普恩加莱政府上台后,虽然通过采取增加捐税、降低公务员薪金、限制消费、缩减机关人员等办法来健全财政,稳定货币,并大力推行“生产合理化”运动,解决了“左翼”联盟政府未能解决的财政危机,促进了经济繁荣。但上述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处境日益恶化,从而加深了阶级矛盾,造成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影响了经济正常稳定地发展。
再次,工业缺乏能源,技术设备不足,使法国商品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强大的竞争力。诚然,战后初期,法国依靠德国的赔款和一部分燃料,加之德国经济尚未恢复过来,欧洲大陆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这无疑有利于法国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德国工业在美国垄断资本扶植下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法国经济面临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为了降低商品的价格,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法国政府对内极力降低工人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对外发动殖民战争,掠夺原料和市场,从而引起国内外人民的极大不满。内忧外患交相袭来,法国短暂的经济繁荣当然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正是由于20年代法国经济繁荣建立在极不稳定和脆弱的基础之上,所以当法国卷入30年代大危机的漩涡中后,经受不起强大的冲击,十年繁荣的经济大厦,随之崩溃。法国经济现代化,只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