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56例急性臂丛神经炎患者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臂丛神经炎患者,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电极刺激法,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则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急性臂丛神经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急性臂丛神经炎;患者;临床分析
周围神经病损的原因有很多种,医学上习惯性将属于炎症性质的病变称为神经炎,而将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病变称为神经损伤。急性臂丛神经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能与感染和疫苗接种有关系。早期患者肩部与上肢剧痛,随之出现肌无力与肌萎缩现象。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臂丛神经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臂丛神经炎患者,依据以下标准确诊:无外伤史;典型的臂与上肢剧痛;没有明显诱因或者有感染史、注射史;剧痛后随之出现上肢相应肌无力与萎缩;进行肌电图检查,臂丛神经上、中干支配肌不同程度出现自发电位,神经传导测定发现潜伏期延长,运动传导速度逐渐减慢。将56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15~60岁。对照组2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16~6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情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对患者采用综合方法治疗。①直流电碘离子导入:采用感应电疗机,衬垫法,将15%碘化钾浸泡过后的滤纸放在阴极上,置于患者臂丛神经区,阳极置于患者肩胛部,电流强度为5~8mA,治疗时间30min/次,每日2次,20次为个疗程。②针电极刺激:选用 KT-90型完全失神经治疗仪。两枚针电极刺入受刺激肌(冈上肌、冈下肌、、肱二头肌、三角肌、伸腕与伸指肌等)的肌腹上,电极相距3cm,阳极置于相邻位置,阴极置于神经肌肉接头处。输出的脉冲电流为矩形波,频率15次/min,波宽>12ms,强度以引出肌肉收缩、患者可耐受为标准,每次30min,每日2次,20次为1个疗程。③经皮神经电刺激:将两个硅胶电极分别置于患者锁骨上区相关部位的疼痛点,在电极下面涂上导电膏,脉冲电流波形为单相不对称的方波,波宽为20~160 μs,频率为100Hz,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来选择强度,每次30~50min,7天为一个疗程。④运动治疗:对患者进行颈部治疗,医生在患者身后以双手扶持患者双侧面颌部,使患者头部位于中立位,让患者颈部放松,然后医生施力于患者颈部,使其颈部轻度前屈、后伸以及左右旋转,每个动作重复10遍,每日3次。对患者进行肩部运动,医生在患者患侧一方,一手扶住患者肩部,一手托住肘部进行肩部被动运动。运动时动作缓慢,避免引起患者关节疼痛,每日5遍,每日3次。此外再借助医疗器具做助力运动。⑤辅助器具的应用:用护肩使肩胛骨和肩关节保持正常位置[1]。
1.2.2对照组
对患者仅采用针电极刺激法,方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标准
患者入院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定。疗效标准分为4个等级:疼痛消失,肌力4~5级,肩关节伸、屈、外展达全范围ROM,EMG检查为正常肌电图表现为优;肩部仍有不适,肌力3~4级,肩关节伸、屈、外展达全范围ROM受限15度以内,肌电图偶见自发电位为良;肩部有疼痛,肌力3~4级,有肌肉萎缩,肩关节伸、屈、外展达全范围ROM受限大于15度,肌电图有少量自发电位为中;治疗后没有明显改善为差[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则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以及检查结果
疼痛(χ2=41.95,P<0.05)、肌力<4级(χ2=19.17,P<0.05)、ROM受限(χ2=23.26,P<0.05)、EMG异常(χ2=20.67,P<0.05)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明显(P<0.05)。说明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肌力、EMG、ROM等指标都有明显的好转。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以及检查结果见表2。
3 讨论
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急性臂丛神经炎,效果要比传统的采用单一针电极刺激的疗法更好,同时,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肌力、ROM、EMG等指标均有显著好转。总之,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急性臂丛神经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玉梅.加减程氏蠲痹汤治疗急性期臂丛神经炎18例[J].河南中医,2013,33(9):1486-1487.
[2]萨日娜,王德杭,施海彬等.臂丛神经相关疾病的3.0T MRI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2):275-278.
论文作者:张海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炎论文; 电极论文; 肩部论文; 肩关节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