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6100万党员的管理工作_党员责任区论文

做好6100万党员的管理工作_党员责任区论文

抓好6100万党员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工作论文,党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我们党的党员已经达到6100多万。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要管理好不容易。如果疏于和放松管理,肯定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如何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这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重大问题。

一、加强党员管理要重视党员的素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党强调必须提高党员质量,特别是要解决一部分党员“不合格”的问题。1980年初,邓小平尖锐地指出:“现在,我们的党员有了三千八百万。如果这三千八百万都合格,那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问题是有一部分党员不合格,要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整顿。”(《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9页)

党组织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的素质如何,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健康发展和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提高。

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6月提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 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同年他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党的组织工作,要重视党员的素质。发展党员要重视质量,千万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不能搞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党员放在党内比在党外更危险。如果党员队伍质量很低,数量再大也没有用。”

在面向21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一次强调,必须切实管好6100多万党员,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无疑有着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是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如何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表明,党的先锋队性质,既表现在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表现在党作为一个整体对于国家和社会所起的领导作用上,同时也表现在每个党员的素质和作用上。因此,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先锋队作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之成为合格党员。

其次,这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需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需要很多条件,但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归根到底,要靠党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把这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做好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党就能始终坚强有力地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第三,这是保证党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需要。当今世界处在重大而深刻的变动之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千方百计地企图用它们的那一套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我们。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不可避免地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这样那样一些影响,包括一些消极影响。从总体上说,我们党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是合格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但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也有少数党员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吃了败仗。有的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分不清大是大非,跟着错误思潮跑;有的长期消极落后,根本不起党员作用。还有极少数党员蜕化变质,堕入犯罪的泥潭。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也有个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但如果数量过大,不能保持统一的品质,就会影响到质量。党员队伍过于庞大,必然会增加管理上的难度。1949年,我们党的党员数量是449万,占总人口的0.83%;1998 年底已增加到6100多万,占总人口的5%多。有大量的新生力量加入党, 当然是好事,但同时必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条件。

二、建立和健全加强党员管理的制度和机制

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是个大问题,涉及许多方面。根据这些年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关键是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和健全能够使广大党员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制。

一是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形成党员队伍“吐故纳新”、保持活力的机制。

做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基础。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把好“入口关”。为了党的事业发展,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必须经常地吸收优秀分子入党。但是千万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而要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第一,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决不能降低要求。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员标准可以降低,凡是现行政策允许的也就是党员标准允许的以及“能人”标准等主张,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第二,发展党员必须按照党章规定,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党组织对每一个申请入党的人,必须在实践中、在群众中进行严格的考察了解,看他是否已经符合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只有具备了党员条件,才能吸收他入党。第三,要从基础工作抓起,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第四,要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制。有些单位的党组织发展党员把关不严,入党手续很不严格,甚至违反党章和有关规定,弄虚作假吸收党员;个别的还拿“党票”送人情,拉关系。对这些搞不正之风、违反党章规定发展党员的,应当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发展的党员一律不予承认。

同时要疏通“出口”。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目前党员管理效果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出口不畅,存在不合格党员“出党难”的问题。据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抽样调查,不合格党员大体占党员队伍的1%—5%,而每年受到出党处理的大约只有0.1%—0.25%左右。大量不合格党员滞留在党内, 必然会影响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严重削弱党的战斗力。因此,坚持从严治党,必须建立正常的党员队伍出口机制,解决好不合格党员能够及时出党的问题。对于腐败分子必须采取坚决清除的方针,一经发现立即处理,有多少清除多少,决不能姑息养奸。有的党员虽然没有明显违犯党的纪律,但不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不起党员作用,经教育又不改正,也不能留在党内。民主评议党员是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加强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处置不合格党员的一种有效方法。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对经评议认为确实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要及时予以劝退或除名,不能再留在党内。

二是做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

从严治党,除了必须把好“进口”、疏通“出口”外,还要加强中间的管理。党的队伍迅速扩大了,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跟上。要着眼于对绝大多数党员经常地进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是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员教育应做到经常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其次,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党的组织生活越来越松懈。有的领导干部不能坚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的生活会质量不高,只谈工作,很少有思想交锋。这种状况不改变,党员就会失去党内正常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党组织就会失去先进性和战斗性。因此,一定要坚持和健全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谈心活动,认真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帮助党员克服缺点,纠正错误。不要平时疏于管理,等到出了事才来查处。要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党员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党员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使党员在积极参与党内事务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建立党员激励机制和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要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区、创先争优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在改革和建设中建功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应该有新的要求。他们应该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不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实绩的先进分子。要大力表彰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同时,对于不能履行党员义务,模范作用不好的,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对于违纪的党员必须严肃查处,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

四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探索建立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成分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党员流动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一味放任自流,必然会出现党员管理的空档,影响党的战斗力;但采取以往的管理方法也难以奏效。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要本着有利于党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来建立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做到管活、管好。近几年,各地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了一些有效办法。如,发放流动党员证;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加强社区的党建工作,等等。总之,要把党的工作扩展到社会领域,使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就落实到哪里。通过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党的基层组织要切实负起教育管理党员的责任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细胞,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主要依靠党的基层组织。没有基层组织,党的自身建设的各项任务就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必须下功夫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基础坚实牢靠,党的整体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我们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如果细胞发生了病变,党的整个肌体就不可能健康,最后甚至可能垮掉。江泽民同志早就提出,要防止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现象。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的就在于健全和发展党的每个细胞,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党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实现具备更加巩固的基础。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关键要建立和健全保证基层组织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如果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松松垮垮、软弱涣散、瘫痪半瘫痪状态,在群众中不起战斗堡垒作用,不起政治核心作用,这样的党组织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而且势必影响党在群众中的作用、声誉和形象。有些基层党组织建设没有搞好,也不能单单责怪基层。从职能上讲,上级党委要负责任,要好好检查一下,我们抓了没有?教育了没有?因此,各级党委必须健全抓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经常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改变一部分基层级织软弱涣散状况。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这些年各地积极研究探索,及时总结了许多新鲜经验。如:基层组织设置的调整,各种工作责任制的建立,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的改进,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的推行,使基层组织增强了活力。当前要用更多的精力,抓好农村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各类新经济组织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党的作用的路子。各类基层组织都要从自己的特点出发,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对党员、干部经常地进行教育,经常地加强监督,经常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地整顿纪律,经常地清除腐败分子和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经常地吸收优秀分子,经常地发扬正气和抵制歪风,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标签:;  ;  ;  ;  

做好6100万党员的管理工作_党员责任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